人力资源部长拿督斯里沙拉瓦南表示,根据就业保险计划系统的资料显示,有逾62%的失业人士是青年,而目前青年的失业率已经达到9%,这样的数据令人担忧。
这不是政府第一次提到失业问题。早在十月底,马来西亚社会保险机构便指出,马来西亚新增9万名失业者,并预期到了年底将突破10万大关。此外,根据大马公司委员会提供的数据也指出,从三月实施行管令以来,截至九月共有3万多家公司和商家宣布倒闭,而其中超过七成为微型企业。
因为疫情而流失的工作机会大部分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有别于行动管制期间可以在家完成的工作,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是必须要亲临岗位才能完成的工作,且由于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产业,而服务业也要接触大量人群,于是在如今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距离的情况下,这两大产业所受的冲击可想而知。由此可见,疫情已经严重冲击马来西亚经济和民生中最薄弱的部分,而若是破口持续扩大,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无奈的是由于马来西亚的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不仅许多青年在大学毕业后找不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而必须投身制造业和服务业,许多中年失业的人口由于缺乏其他领域的专业能力,也只能投身对专业要求相对更低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业缺口本来就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如今还面对疫情的冲击,更加剧了失业问题,而仅存的工作机会也可能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而必须降低薪资福利,员工也会因就业困难而只能被动接受公司的剥削,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疫情也带来消费和企业经营的巨大改变。根据《2020全球消费者洞察报告》的调查,许多消费者开始通过网络平台购物,而购物的内容也从一些不常见的消费品扩大到生活中的必需品、电器、生鲜食品等,而且就算是行动管制取消之后也仍然保有通过网络平台购物的习惯,等于是能不到商场购物就尽量不到商场购物,以免受到感染。而“幸存”的业者一方面努力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努力经营自己的网络平台,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和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这样的现象也宣告了实体店面相关的就业机会将大量流失,且就算经济复苏恐怕也很难恢复如初。
而制造业者也被迫要加速转型。除了经营网络行销之外,制造业者最大的转型恐怕是加快生产自动化的速度,以减少依赖员工。以往企业大量依赖本地及外地的廉价劳工,但如今疫情迫使工厂必须减少人数,而生产自动化是维持产能唯一的方式。甚至有些商家会推出自动贩卖机的服务,服务业者也可能会在店里设置点餐及送餐机器人,推动更加自动化的商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一旦成功将不可逆转,带来的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压缩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而底层劳动力就算在疫情结束后也将等不到就业的春天。
以上种种现象都证明,疫情将大幅改变我们的生活和产业结构,而且带来的冲击将是深远且不可逆。事实上,尽管疫苗的研发已是捷报频传,但根据权威期刊《科学》的研究表明,就算疫苗能成功惠及所有人,要让全球半数的人获得免疫力也需要五年左右,更何况马来西亚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获得足够的疫苗。马来西亚的产业正遭受严重的冲击,失业人士更是等不到疫苗拯救全人类的那一天。若马来西亚政府只是沿用派钱的方式,寄望能就此一劳永逸地解决失业人口的民生问题,则无疑是怠政的表现,不仅没有看到失业人口真正面对的问题,也没有祭出强有力的措施。
面对如此深远的课题,政府最应该执行的是如西方国家的再培训与再就业政策,不仅要为提供再就业机会的公司企业提供税务奖掖,还要带头提供大量的员工再培训计划,保证底层劳工能在新形态的就业市场中站稳一席之地,获得稳定且长远的收入和保障。政府也不应著眼于创造多少的就业机会,而是努力创造好的就业机会,以满足大量有志青年的需要,才能使失业人口免于自动化浪潮所带来的就业威胁。疫情将加速企业转型已是事实,未来的人力资源将面对来自自动化及疫情的双重冲击,若政府只是在预算案中拨出一点点资源就宣称能解决目前的问题,无疑是痴人说梦,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长远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曼在巡视某项为了创造就业机会而推动的政府工程时曾回应:“为什么要给工人铲子,何不干脆给他们汤匙!”创造就业机会和解决失业问题可以很方便,只要增加大型基建项目,雇佣大量短期劳工即可解决。
但若想要长期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力资源的能力水平,推动更多产业投资,创造更多难以替代的就业机会,才是上上之策,也是身为政府的高官们真正应该努力的方向。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Ult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