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追星星的哲学家——董惟森的星象与宇宙哲学探索之路

“研究星象似乎就是我今生要完成的使命。” 董惟森笑着说。

这位年过八十的学者,用超过半生的时间研究了星象学和宇宙哲学,花白的头发,声音却依然铿锵有力,说着说着,眼角弯弯,喝着热茶,听他娓娓道来……

董惟森是个爱读书之人,即便是远从台湾抵达炎热大马,依然带着一箩筐书籍作为回程收获。早就记不得那是什么时候,一次逛书店的经历,无意中与一本星象学有关的书籍邂逅,于是打开了西方星象学的大门。

一番了解之后他发现,这是一套与东方学者一般接触的紫微斗数、易经等中式命理学有极大的差异,在往后不断验证中,董惟森越是发掘了更多其中奥秘。

董惟森出生于书香世家,在星象与宇宙哲学领域中研究了超过50年。(摄影:朱家怡)

董惟森于1941年出生在福建长福建长汀县的一个书香世家,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的企业管理系,是台湾重量级的星象学家和资深的宇宙哲学家。在他超过50年的星象研究经验中,一直致力于阐释宇宙与人类命运的奥秘。不仅是西方星象学,董惟森也努力将《易经》、《道德经》等中华文化瑰宝与西方智慧结合,主要著作包括《星光.石光.智慧光》以及《遇见百分百幸运星》。

董惟森著作《星光.石光.智慧光》以及《遇见100%幸运星》(图片来源:受访者)

要怎么理解星象学?

“星象学和宇宙哲学密不可分,它们无时无刻都在影响人类的生活。”

若是难以理解,不妨把视角转移到生存在地球各个角落的每一物。

每一朵花,或是植物,都有它们合适生长的土壤,而随着周遭自然环境的变化,植物的样貌和品种也会产生差异,生于大自然中,它们都不一样。从石头、小虫、植物、动物到人类,没有一个物质不受宇宙影响。而它们同样接收了来自大自然的光,这些光,就是董惟森口中让每一个物质产生变化的关键。

眼睛是灵魂之窗,也是摄入能量的入口。(图片来源:pixabay)

董惟森把这些光看作宇宙能量,从中所产生的光、电、磁效应,影响着每一个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站在地球上的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收大自然的光能,这些能量产生的光电效应,最终对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人的诞生、到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工作、结婚等等,这些影响的整合,就叫星象学。

在忙碌中喘口气的午后,仰头迎着阳光,是大自然赐予的能量;进入休眠时刻的宁静夜晚,也可以抬头看看穿梭8.6光年而来的点点星光,和宇宙做连结。眼睛是灵魂之窗,也是摄入能量的入口,“眼睛接收的光,就是我们的肉体和精神体最终极能量的入口。”董惟森耐心解释。

是科学也是哲学

星象学有三大状态,分别为科学性、艺术性、以及哲学性。

若要分析宇宙中不同行星,必然离不开星体运行的逻辑,通过这些逻辑中的思考获得的启发将之传播,这一切都囊括了宇宙科学、通过思考引发的哲学、还有传播的艺术三大元素。

宇宙中的每一颗行星都有自己运行的逻辑,从太阳、月亮、到不同的行星,甚至每一颗小星星,都在遵循着自己的轨迹运行着。既然宇宙中的行星运转会对每一个生物造成影响,那研究运行方向以及位置的学者们,也因此得到了一些规律,从而得知宇宙尝试带给我们的“讯号”。

宇宙中的每一颗行星都有自己的运行逻辑。(图片来源:pixabay)

“这些星体带给我们的提示,都是道法自然,即是一种生活的方法,而根据宇宙天体运行的位置所产生的作用力,这叫哲学。”

若是能利用这些所谓的“提示”,董惟森坦言,这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星象学不是突然被创造的一套逻辑,早在很久以前,东方的古老智慧就有了观天星象,后来有了紫微斗数、易经等命理学知识;而西方有了占星学、星座、星盘等等一套逻辑。无论是东方的“天人合一”理论,或是西方所流传的“as above, so below”的概念,本质上都一样,只是两者表达的方式不一样。

在以前,东西方之间的星象学互不通,董惟森形容,这像在世界两头各自矗立的山头,两者之间无法达成连结,后来在各个学者的努力之下,世人才慢慢看见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和互操作性 “所以我努力几十年,就是要把这两个鸿沟连结起来。”

董惟森在广州为学生授课。(图片来源:受访者)

近年来因为科技的发展,让人类通往各个领域之间的通道变得更加便捷,同样也帮助了星象学与宇宙哲学研究学者们的研究之路。这样看来,科技的进步,让学者们能够通过更精进的技术得到更精确的数据,因此两者并不存在破坏关系,反而是和宇宙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惠关系。

未来要担心什么?宇宙也不知道

无论是东方命理或是西方占卜,人们下意识都更想知道“未来”,我们总是会忍不住问:“未来有没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

董惟森却告诉我们,宇宙从未告诉过我们明天应该担心什么,反而是我们自己下意识地想要“迎难”,与其把专注力放在对自己不利的困难上,不如将之视为宇宙带给我们的机会。

2024年11月,董惟森来马授课。(图片来源:受访者)

那些社会上出现的问题,和我们生活中出现的挑战,都要靠我们自己想办法克服,而不是担忧。所谓预言,理应是我们从未来的提示中找到更好的机会,而不是专注于负面的单一面向,反而应该全方位分析,从未来中找到转机。

董惟森总是强调,要理解星象,和哲学密不可分,若是了解了星象其中运行逻辑以及对每一个人的影响,似乎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星象与哲学的思考迎刃而解。

一路上面对无数问题,想处理复杂又混乱的情绪却无从下手,董惟森说,先关门。

董惟森指出,凝视天狼星有助于人们更好进入“入定”状态。(摄影:朱家怡)

停止思考,不让一切的情绪进入脑袋影响自己,才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的第一步。董惟森还解释,当门关上了,人才可以开启“入定”模式,这是打坐冥想成功的关键,再尝试感受宇宙能量的波动,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是,通过让自己沉静下来的方式,找到问题所在之处,让我们能更好地针对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董惟森把打坐冥想视为通往右脑潜意识的途径,他解释说,右脑是潜意识的仓库,其中储存了许多前世记忆与数据,“很多人投胎时都忘了,就像银行卡无法使用一样。”通过打坐冥想,再次“激活”许久未用的银行卡,重新调动被隐藏起来的智慧。

“我们的命运早就注定好了。”他总是这样提醒着。

回顾几十年的研究人生,董惟森在做的,不过是和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心得,既不创立自己的门派,也不存在所谓的徒弟,多年来,他也仅仅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分享者,去传播自己的所见所闻。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3 / 5. 评分人数: 1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余坤恬

kuntian.er@theinterview.asia

访问网实习生,努力把故事写好,也想要写好故事。

朱家怡

jyforwork20@gmail.com

影像是一种力量,传播是一种责任。 拉曼大学中文媒体新闻系毕业,曾任职于TV2《前线视窗》,现为访问网影像记者。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