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除了中小学的华乐团表演之外,其实我们很少会看到一位年轻人与中华乐器同框的画面,尤其是中阮、唢呐、古筝等这一类型被认为较“冷门”的乐器;然而马来西亚却有一名年轻女子,偏偏钟爱古筝这个冷门中华乐器,而且她与古筝之间不仅仅是普通孩子在学音乐玩乐器的浅层关系,她的专业就是古筝,她的职业也是古筝。
摄影/剪接:颜祖威
“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这一句话是不是真理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听过这一句话。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性情,不仅有利于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更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艺术气质。冲着这些理由,在马来西亚,很多家长都喜欢送孩子们去学音乐,比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吉他等等,但就是鲜少会选择华乐乐器。
即便是选择了华乐,那也会在二胡、琵琶等人气较高的乐器中学习。在大马,除了中小学的华乐团表演之外,其实我们很少很少机会可以看到,一位年轻人与中华乐器同框的画面,尤其是中阮、唢呐、古筝等这一类型被认为较“冷门”的乐器。
然而马来西亚有一名年轻女子,偏偏钟爱古筝这个冷门中华乐器,而且她与古筝之间不仅仅是普通孩子在学音乐玩乐器的浅层关系,她的专业就是古筝,她的职业也是古筝。
王惜盈(Sara Heng)今年29岁,毕业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年纪轻轻的她,有17年的古筝学龄,从2002年开始,启蒙于本地古筝演奏家赖亚来,而后于2014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主修古筝,师从中国古筝名家吉炜副教授,和著名古筝演奏家袁莎副教授。
如果你喜欢看古装剧,尤其是武侠片,你一定不会对古筝感到陌生。琴音刀气,增加了剧情血气沸腾的节奏,也隐隐地撩动了你的心弦。就好比《新倚天屠龙记》中杨逍弹奏古筝的帅气场面,或是《还珠格格》里面紫薇弹奏古筝的优雅画面。
原来对古筝毫无概念的王惜盈,就因为紫薇弹古筝的样子很优美,就此决定跟随哥哥的脚步,踏上了弹古筝的路。
“起初是因为受哥哥的影响,哥哥先加入了华乐团,而我从小就会很盲目地跟着做任何事情,哥哥做什么我做什么。然后他说他想学古筝,他就叫我一起学……”
“可是那时候的我连古筝是什么都不知,所以还不是很有兴趣,毕竟不认识,后来因为看了《还珠格格》里面尔康的女朋友林心如就是弹的古筝,看了之后就决定也跟着哥哥一起去学古筝这个乐器。”
就这样,一弹便是17年。
然而王惜盈起初只不过是为了兴趣而学,从来也不承想将古筝这个兴趣发展成事业。在自己中学毕业那一年,神使鬼差之下她决定远赴北京攻读古筝专业,不仅完成了本科课程,还顺利地从中央音乐学院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毕业了。
坚持那么久,就为了爽那么一下
在王惜盈的人生当中,唯有古筝这一件事是她从未放弃过的,而一直让她坚持下来的动力很简单:“就是要爽那一下!”,她说。
“其他事情我很容易放弃,比如减肥、运动这种。我觉得音乐上,它给予一个人的满足感很大,一开始你觉得很难,很多挑战,很烦,但做到之后的满足感、成就感,那就是我们一直坚持以来得到的成果……我的人生也只有古筝这件事情是没有放弃过的。”
虽从未真正放弃过古筝,但毕竟学古筝的时候还年轻,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艰难、委屈的时刻,让你想就这么停止一切。
王惜盈在中国学古筝的日子,并不像一般留学生一样有“被关照”的幸福。她经常被严师厉声责骂,也经历过不少的挫败,每逢遭遇瓶颈阶段,王惜盈都会深深地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弹古筝的料。
“因为那时候我的生活基本上就是练琴、吃饭、睡觉,即使出去玩也是会觉得很心虚,会觉得同学都在练琴,虽然自己也是练了,但是同学都在练8小时、10小时,自己就像废柴这样跑出去玩。”
王惜盈回忆说,那时候在中国念书的环境就是这样,非常专注,而那时候和同年龄的朋友相比,别人的留学生活就如同在国外游玩,他们的生活方式跟中国的留学生真的有着天壤之别。
“这让我觉得,为什么我的青春、我的大学时期跟别人有点不一样?我在纠结要不要读研究生的时候,思考了很久,挣扎了一段时间,就觉得要不然就这样算了吧,为什么一定要抓着这个东西?很多人不弹古筝不是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最印象深刻的痛苦记忆,就是在一次在老师家中的训练,由于自己一直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结果被老师臭骂,在回家的路途上又一直不顺心的事,到最后终于崩溃,想要立马放弃即刻回家。
“有一次老师家上课被老师骂完了,外面正好下雪,要搬着很多东西,老师的家很远,准备打车回家,可是一直打不到,最后还遇到黑车,被坑钱,还要跟黑车师傅吵架,顿时觉得人生很烦、很难过……”
王惜盈于Youtube上分享弹奏古筝片段
“那时考试也要到了,歌又一直练不好,回到家后就崩溃了,打给哥哥哭诉,说不想读了要马上回马来西亚,哥哥骂我没有用,一点挫折都经不起。可是就是这样,你不是经历的那个人,你可能已经很努力了可是最后还是被骂,但后来都走过来了。只是这一幕特别深刻,因为下雪很冷,又饿,又没有车回家,真的很崩溃。”
那段时期的王惜盈,一直反复地存在着这样负面的想法。但因为自己不服输的性格,使得自己终究还是舍不得放弃,最后一切艰难都走过了,才换来今天的一片晴朗。
“个性吧,可能我嘴巴一直说放弃、不要读了,或者办音乐会时念叨票很难买,下次不要再办了,可是都是讲讲而已。我发现很多音乐圈的朋友都是这样子,就是可能受挫折了,可是还是不会放弃的,因为你会觉得自己没有完成挑战,死不瞑目,所以到最后还是不肯放弃。”
“我现在回想那8年,其实是值得的,虽然中间是痛苦的。”
搞那么多,她不是想红,只是使命感……
从一开始的为兴趣而学,到后来学成专业,再到现在学成归来,当上了一名真正的古筝老师,王惜盈在古筝的路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演奏家,而是马来西亚的古筝推广人。宣扬古筝,渐渐地成为了她生命的一部分,变成了她人生中的其中一个使命。
在念书的时候,王惜盈的本科老师就曾嘱咐她,让她一定要好好学古筝,因为她到中国学古筝的使命,就是要在马来西亚将古筝的艺术发扬光大。
“他告诉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学,因为马来西亚,在古筝里面没有好的教育,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好的老师,然后很多东西比别的国家慢很多……”
“你不需要弹得多厉害,不要用这个标准,但也不要跟中国的同学比,你自己跟自己比,要一直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因为你的使命就是要在马来西亚宣扬古筝,要教授对的方法。”
那时候起,王惜盈开始朝着在马来西亚宣扬古筝的方向出发。不管是回马之前还是回马之后,她都办了很多很多的音乐会,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更多的人喜欢古筝。
无奈的是,在不懂音乐的人的眼中,王惜盈做的这一切,只不过就是为了让自己“红”。
“身边有一些不懂音乐的朋友会说,我做这么多还不是为了自己想红?想红才更不应该弹古筝吧!在马来西亚你会遇到这种思维的人,你就会觉得……不想聊天。因为他们会认为你在‘自以为很高贵’,以宣扬古筝的名义来捧红自己,很多人会这么想,可是我只是真的想要古筝红,我想要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乐器。”
相比起不懂得欣赏古筝的人,更让王惜盈觉得遗憾的,是有很多人连古筝的名字都不知道。
王惜盈试过扛着装入琴包的古筝时,被询问那是不是一把枪;她也曾被问过背着的是不是键盘乐器;即使将古筝拿出来了,也有人问过她那是不是琵琶。王惜盈学古筝这么久以来,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这乐器叫什么名字?
“很多人对这个乐器很好奇,可是却叫不出它的名字,我觉得这是很失败的事情。这是很需要被改进的,因为在很多国家,古筝就像是钢琴,就是乐器之王,大家都会知道,但在马来西亚,这个却是一个连名字都叫不出的乐器……这是我们的责任。”
王惜盈:大马的古筝教育有问题!
在马来西亚还有一个很可爱的现象,就是学古筝的人很多,而放弃的人更多。身为古筝老师的王惜盈对这样的现象是十分感同身受的,因为她发现,很多人的家里其实都有一把古筝,是从前他们的姨妈姑姐、女儿、姐姐等等学的时候买回来的,但最后都成为了家中的摆设品。
对于学生轻易放弃古筝的现象,王惜盈认为,大概是因为大马的古筝老师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输入,甚至是给不到学生更大的推动力,形成了停滞不前的情况,没有突破,所以放弃。
“比如我的学生告诉我,曾经有老师会用很长时间来只教一个技巧,然后老师抓时间也抓得很准,也感觉老师没有心在教课,我就跟学生说,可能老师只不过是要让你更加掌握这个技巧所以花比较长时间,可是后来我发现不是,而是学生学很快的话,老师没有东西教了。”
虽然说,学生方面也许是个问题,但学生最大的问题关键是“坐不坐得住”,因此追溯到问题根本的话,这些都是教育的问题,所以老师是一个很大的关键点。
王惜盈分享说,在大马的情况,有很多时候或许他们可以弹出一首歌,可是方法全是错的,因此都会弹不好。又或者是,他们弹到某个程度的时候就没有突破口了,这都是因为弹奏的手法有问题,导致弹奏的时候“不科学”了,根本无法轻松发挥,更不用谈如何弹奏到仙气十足的意境。
“就好像你写字很丑,因为你握笔的方式就错了,这些就是从一开始学的时候很讲究的部分。”
“不只是古筝,整个华乐教育都是这样,因为缺老师,缺老师的时候却有人想学,那就形成了很多人是自学的就去教人、或是学长姐教下来然后我再去教人的现象。不像中国的环境,每一个老师都是受专业训练的,哪怕是业余的都好,因为竞争的压力,业余老师也会去上个进修班再教人。”
为什么你自年轻就想要学弹古筝?
身为90后的王惜盈,背负了宣扬古筝的使命,担起了古筝教育的责任,毅然决然地开始在马来西亚开创古筝的一片天地。她知道,大马人对于古筝的普遍认识就是很慢、很老、很古典的音乐。
王惜盈对于古筝的改革之路需要付出很多、承受很多都很了解,但唯一让她很翻白眼的一句话,莫过于有人问她,为什么人那么年轻,却要弹古筝?
这一句话,深深地印证了人们对于古筝的认识和了解,到达了多么肤浅的程度。
因此王惜盈目前最大的希望,便是可以将古筝做到如同二十四节令鼓、舞狮舞龙般的普遍,而要达成这个效果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将古筝打入校园。
“我希望可以在学校办古筝团,因为以前我发现有很多朋友,把爱好变成职业的,很多时候他们的培养就是从中学的社团开始,所以我觉得从中、小学的教育开始是最容易普及化……”
“因为每个人都上学,哪怕你没有加入这个古筝团,你也会知道古筝是什么,比如你没有接触二十四节铃鼓是什么,可是你会懂,因为你中学时候就听过了,也看过他们的表演,所以我一定要从中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普及化,如果加入了古筝团,也能让他的家人认识古筝,我觉得这样的方法是我想要做的第一步。”
也许你知道古筝是什么,也许你听过古筝的文化,但对于这一位花了17年时间专研古筝文化、教育的90后女生,你一定不认识,也不了解。你是否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去认识古筝,是否会给王惜盈一个机会向你重新介绍古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