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历时4年终于见《光》 郭修篆铤而走险拍冷门题材

在马来西亚,一部本土出产的电影本来就很难获得大马人的青睐,加上在大马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多不胜数,都一样是花钱,民众一般都会选择观看外国大片,鲜少会买票观赏本土电影。

既然大马人对电影的口味这么刁钻,要在大马拍一部卖座的电影可谓是挑战非常大的一件事,尤其在题材的选择方面。然而过去只接触过广告的导演郭修篆,在他第一部决定搬上大屏幕的自编自导作品,竟选择了风险极大的自闭症为题材,难道票房不会是他的压力吗?

《光》导演郭修篆接受《访问》专访时表示,他非常明白这是一个大风险,尤其是明知道观众特别钟情于恐怖片、动作片等,而且以自闭症为题材的电影通常都不卖座,但其实,《光》并不是一部以自闭症为主轴的电影,主要还是环绕在兄弟情义的部分,比较容易引起共鸣,让观众感同身受,所以还不算是冷门题材。

电影《光》将于11月29日正式在全马上映。(图片来源:MM2)

“其实拍摄《光》的手法并没有着重在自闭症这一块,不会让你有需要同情自闭症人士的基调,它更偏向于是一部家庭片,一个关于患有自闭症的哥哥和一个正常的弟弟,两人能擦出什么火花的故事。”

郭修篆“秀恩爱”:哥哥一直是我的好朋友

电影改编自郭修篆和哥哥郭修锴的真人真事,电影中哥哥和弟弟感情十分要好,虽然偶尔会小打小闹,但在弟弟心中,哥哥就是最重要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哥哥从小到大都是郭修篆的好朋友,即使妈妈一直提醒他哥哥是自闭儿,他也没有因此跟哥哥的关系疏离。

“哥哥怎么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睡同一个房间,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我只有他一个哥哥,跟他的关系真的很要好,毕竟我大部分时间都是跟他在一起。”

郭修篆说,自懂事以来一直到上大学,他都是跟哥哥一起生活,所以自然有一套跟哥哥的相处模式。但虽然跟哥哥感情好,遇到难以沟通的时候他还是会发哥哥脾气,而且哥哥跟电影中的角色一样,真的很记仇,幸好哥哥不会生气太久,所以关系一直都保持很好。

郭氏三兄妹自小感情都一直很好。(图片来源:郭修彧面子书)

图为郭氏三兄妹,左起为妹妹郭修彧(歌手)、哥哥郭修锴,以及弟弟郭修篆。(图片来源:MM2)

比起14分钟的短片版《光》,电影版《光》中的哥哥角色定位较为不同,对白比较多,而且在智商方面显得弱一些。郭修篆解释,短片中的哥哥不需要怎么说话,靠的是眼神的演绎,但电影中的哥哥不可能一直不说话,所以电影版哥哥的人设是情绪起伏比较大的,这样故事看起来就会比较丰富。

“其实电影中的哥哥和小时候的哥哥非常相似,性格比较简单。但是长大后的哥哥像是进化了一般,变得越来越复杂,已经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对他,要骗他已经变得不容易了……”

剪辑遇瓶颈陷入低潮期 “妹妹的歌激发了我!”

在短片版《光》获奖以后,郭修篆决定将《光》搬上大荧幕,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自闭症。但他一开始的打算,是在2015年写剧本、开拍;2016年剪辑;2017年贺岁档上映,岂料在2016年中电影初剪出来后遇到了瓶颈,郭修篆陷入了人生低潮,以至电影差一点腰斩。

导演郭修篆曾经历一段低潮期,所幸他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才有今天的《光》。(图片来源:MM2)

在几个月的颓废和沉淀以后,郭修篆才终于重新面对拍电影的挑战,花了一共4年时间才得以让电影顺产。

“那个时间我经历了一段低潮期,我也不拍广告,我的电影也就这样放着不管,每天只是呆在家。可是几个月后我再重新审视电影的第一个版本,那时才终于发现我们的问题在哪里,也终于知道该怎么去着手解决,让影片变得更好。”

郭修篆明白,他当时不能就这么放弃,因为《光》是所有剧组人员花了很多心血去拍摄的,而他们都对《光》十分有信心。在走出瓶颈后,郭修篆认真地筹备和安排重拍的一切事宜。

郭修篆仅利用了4天时间把所有需要重拍的场景拍摄好。他说,重拍的部分就是妹妹郭修彧的歌《抽象图》播出时的场景,而她的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启发了他如何加强补拍的画面,才有今天的《光》。

“妹妹的歌太好了,我感到很有压力,我觉得我怎么样都应该要配得起她的歌,因为是妹妹的歌让我看到了那些场景的潜能,让我知道该怎么拍才能配合到那首歌。”

电影《光》将会在11月29日于各大电影院上映,这一部由郭修篆自编自导自剪的电影,是由庄仲维(Kyo)领衔主演,陈子颖(Emily)、张顺源主演。历时4年多精心制作,导演郭修篆终于可以将他和哥哥的“恩爱”故事搬到大荧幕上,你又岂能错过呢?

图为电影《光》的主演,左起为张顺源、庄仲维,以及陈子颖。(图片来源:MM2)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彭薇均

《访问》编辑兼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喜欢以语言与文字感染他人,认为话语不是要表达得华丽而是诚恳,不需要天花乱坠而是中肯,说得多不如说得对。

我有话说
1 条评论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