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之下,今年已经随着时间推进到7月份。你的生命路线有没有比较清晰,或是仍踱步于迷雾中?走向未来的路上,人生有毒,有意外,也有理想。本月书榜仿佛人生注脚,对生命的观照、建设、感悟并存于一本本著作中——这些书籍不一定能够给予直接的答案指点迷津,却能够成为引起思考的载体,一字一句地帮助迷茫的人们转念。有的人摊开手掌算既定的命数;有的人观望局势,用双手做出行动、逐渐掌握方向。或许我们都能够在深刻的纹路之下,开拓一条自己的路。
中毒、解毒,再拥抱生命中的爱
“每一次中毒,都是人生给的提醒;每一次解毒,都是重新出发的契机。”
鲜活的人,总是对生命有所期待。期待爱情、期待成功、期待人生的答案某天突然浮现在眼前——可是,活着活着,我们难免发现甜言蜜语是包着糖的砒霜、成功携带漫天飞舞的是非;而向他人索求的所谓“答案”,也许压根不是自己需要的解方。如此,眼看毒性慢慢发酵、包裹全身,却不知道如何去开解。
由不忘文创出版的《人生毒来毒往》,双双登上城邦、诚品排行榜。脱口秀演员李欣怡写这些年来“深中剧毒”的经历,她从失重中醒过来,在一次次犯蠢之后找回清朗。处境是流动的,不要让会伤害你的剧毒在身上停留太久。“毒来毒往”,或许就是谈及人生时,必修的第一门智慧。
为何处境是流动的,或许因为生命的流逝轻盈如叶,在仍能活着创造些什么时,就不把重量聚焦在曾经执着的事物上。
《我讨厌猫》同样登上城邦排行榜,在生死思考中,揭露一段闪光与脆弱并存的生命旅程。色彩丰富的绘本,画铁汉柔情的爸爸与黑猫之间的互动——十五年前,女儿带一只小猫回家,爸爸嘴上不停说着“我讨厌猫”。随后,与这只小猫共同度过十五年岁月,却建立起深厚感情。
小黑猫短暂的生命走到尽头时,爸爸流着泪,依然说着:“我讨厌猫。”心里的台词却是:“我讨厌猫,更讨厌和猫说再见。”一段最深刻的爱存在于两个生命的羁绊中。
将视线专注在所爱之物身上,哪怕只是一只小小的、松软的猫咪——投注的爱终将逝去,却往往比伤害怀揣更大的力量。
【城邦阅读花园7月畅销榜】
- 《红眼意外调查公司之八:鬼牌》/ 黑洁明
- 《我讨厌猫》/ 横田大助
- 《生命之梯:治疗教育的七个生命历程》/萝冰‧布朗
- 《犹太商法:日本麦当劳创始人──藤田田的不朽商战名著》/ 藤田田
- 《ONE PIECE航海王 111》/ 尾田荣一郎
- 《人生的五种财富:设计你的梦想人生》/ 萨希.布鲁姆
- 《世界的UNIQLO:优衣库的崛起、挫折与成功》/ 杉本隆
- 《人生毒来毒往》/ 李欣怡
- 《你好,我是书店员:今天想找哪本书?》/ 森田惠
- 《启示路》/ G.E.M.邓紫棋
为生活注入方向感:了解公路法律课题,也关注世界宏观局势
无论身处繁忙都市或相对平静的小镇,我们都会开车上下班、步行到超市购买生活物资、搭乘计程车与朋友见面……大家在生活中都会使用公路。当马路意外发生时,如何第一时间保护自己,并争取最大权益?
大将文化出版的《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到》上榜大众书局7月排行榜。本书为车祸律师陈劲晖最新力作,融合多项真实案例与法律知识,带领读者认识马路使用者权利以及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本书不仅是一份交通法律指南,更是写给所有马路使用者的安全提醒。无论司机、录入、家长或外送员,书中内容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无法预知明天与意外哪一个先到,只能提前做好准备,以防万一。
除了平日生活中与自身相近的课题,放大来看,生活也和全球局势息息相关。世界政治局势动荡、后疫情经济模式转变、全球暖化形成资源不平等——我们正处于一个变动的世代。
哈密斯‧麦克雷是资深国际新闻工作者,常年研究全球经济与政治变革,而他所著的《2050全球政治新局势》上榜诚品书局7月榜单。这本著作带领读者了解当前的人口结构、天然资源、贸易、科技、政治,如何塑造下一世代的世界。
与灵性上的预测不同,作者聚焦政治、后疫情、全球暖化等逻辑视角出发,盘点当今全球五大洲各区域现状,提出世界的希望与隐忧,开启洞见未来的宏大视野。
人们的隐忧与期盼,都将勾勒成一幅大蓝图,引领世界走向未知的明天。或许阅读相关著作能够减轻人们的不安情绪,在未来三十年中的生活和生存中,掌握多一些方向感。
【吉隆坡诚品书店7月畅销榜】
- 《流俗地》/ 黎紫书
- 《朝一座生命的山》/ 李惠贞
- 《治愈之书:人生不会完蛋,自愈后的人会长出新的自己!》/ 万特特
- 《马来西亚华人史》/ 廖文辉
- 《今天的你是最棒的:接受自己、包容他人》/ 谷川俊太郎、枡野俊明
- 《2050全球政治经济新局势》/ 哈密斯‧麦克雷
- 《你愿意,人生就会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课3》/ 蔡康永
- 《人生毒来毒往》/ 李欣怡
- 《别让每件事都烦到你:看漫画学禅智慧》/ 枡野俊明, 夏江まみ
- 《宇宙不是没有安排你,只是安排得比较晚》/ 老杨的猫头鹰
理想并存于现实:成为自己的唐吉诃德
小说是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却也直接反映出现实世界人们的愿望。上榜大众书局7月排行榜《寻找唐吉诃德》,以寻人故事为主轴,提醒人们坚守心中对世界的想象,只因为——当一起相信梦想而活得闪闪发光时,“那时的我们,都是主角。”
小率原先怀抱电影梦,返乡之后却被高速运转的世界抛弃。她在老家巷弄闲晃,看见曾经一起看电影、读杂书的伙伴;彼时奉行追梦精神的唐吉叔不知所踪,只留下往日时光在启蒙小率电影梦梦想的“唐吉诃德录影带店”。
随着心头悸动,小率碰见唐吉叔的儿子,答应帮忙找出失踪的唐吉叔。她再也不顾打击,与世界冲撞,却也有忧虑——会否真的有找到唐吉叔的那一刻?或者这个时刻就和梦想一样,会是永远追寻不到的目标?
故事中的“追”与“找”,已然呈现一种理想主义式的浪漫——无论渴望找到的是梦想还是一个人,敢于为了未知做出行动的那一刻,我们已经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唐吉诃德。
【大众书局7月畅销榜】
- 《神兽之约:凰鹰归来》/ 刘宇斐
- 《超正经凶案调查·都市篇》/ 法医秦明
- 《呼吸》/ 特德·姜
- 《停止过度努力后,整个人生都好多了》/ 谢敏怡
- 《去做自己的山》/ 刘思远
-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老杨的猫头鹰
- 《寻找唐吉诃德》/ 金浩然
- 《如此岁月,如此幸福》/ 陈文茜
- 《脑健康指南:一份科学与生活的智慧》/ 陈伟阳
-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到》/ 陈劲晖
本月书榜打卡:厦大马校中文系助理教授黄美冰
一、什么趋势?为什么流行?——书籍类型与主题
心灵治愈、自我成长类居多,约占三家书店书榜单的三分之一。焦虑社会的“疗愈书热”说明社会情绪,读者寻求慰藉、心理健康、自我提升与重建的需求显著。三家书店一致反映“疗愈共识”。佛学与禅语类书籍,也应答浮华以静定。
其次,文学与小说长居书榜不下。从极富文学张力的轻阅读绘本到青少年小说、科幻小说、励志小说,及至严肃小说与生死札记,面向且满足着不同阶层的文学爱好者。
此外,IP热与大众流行文化也带动销售,一再说明实体书店榜单多受动漫、影视与联名效应推动。日本文化与企业/品牌具一定影响力,也见读者对商业模式、策略、财经的关注。《马来西亚华人史》和《2050全球政治经济新局势》,一历史,一趋势,则见读者关注在地历史文化与全球未来趋势,其他则放眼健康与生活。
二、谁是大热门?——重复书籍、作者与跨店现象
本地作者李欣怡《人生毒来毒往》同登城邦和诚品榜单;枡野俊明作为日版监修的《今天的你是最棒的:接受自己、包容他人》和文字作者的禅语漫画《别让每件事都烦到你:看漫画学禅智慧》也同上诚品榜单;老杨的猫头鹰两本著作则各登诚品与大众榜单。重复与跨店现象说明该书或作者在多个渠道均受欢迎,也都关乎心灵治愈、自我成长与禅语漫画。
三、趋同以外,三店如何相异?
城邦阅读花园上榜书目类型多样,涵盖商业、文学、治愈类,指向其读者群体较为广泛。商业与品牌类比重较其他书店显著,也见更多“工具型成长书”。诚品书店榜单包含马来西亚本土主题书籍,也保持一贯的人文与国际化视野,同时也有疗愈类和文艺类作品。大众书局的榜单书目更贴近大众与青少年,符合其“大众”定位,其中,文学与小说类比最高。
四、从何而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什么?——繁简体中文书世界的软实力
从出版社看来,虽然本地与中台出版社并存,3店书榜上却见更多台版书与繁体字出版品。本土出版社只见6家:不忘文创、有人、SIRD、七彩书屋、星洲日报、大将文化。中国大陆出版社也屈指可数:北京联合、中信、江苏译林、江苏文艺。易言之,余下约三分之二皆为台版书。以上,我们如何解读——书籍作为文化与意识形态传播的软实力?
五、还凭什么大卖?——书写及出版营销的用心与策略
多见出版社利用限量策略,以赠品强化价值与吸引力。《红眼》限量套书特制大书衣、封面画卡三张、调查员名片一张。《如此岁月》限量赠祈福签。《生命的山》更见心思,封面内嵌种子,小菩萨像可撕下作护身符/书签/藏书票。在书写与编辑上,许多疗愈、成长类书名直奔主题,每一条目录也如同箴言,读者往往即时受用,得启发;或原地被接住,得安慰。
综上,我们或可以持续关注书店与书市的潜在读者,延伸探讨:谁在花钱推书上榜?会不会——压力较大的都市人群偏好治愈、自我成长类书籍?文教界与学生多消费历史、文学与小说?年轻群体受IP热与流行文化裹挟,多倾向漫画、轻小说和娱乐性强的出版品?反之,不同书店的背景、定位与面向如何决定其消费群体与书榜单,发挥着其不显然而巨大的文化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