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边境之外的冷漠,是我们真正的战争

泰柬边境再度陷入战火,平民百姓有可能逃难至马泰边境前,我国首相安华,作为东盟今年的轮值主席,履行自己区域领袖的责任,提出调停与协助难民的倡议,这本该是马来西亚身为区域一份子的基本作为。

然而,当我滑过《八度空间》新闻贴文下的留言时,我看到的不是支持,不是理解,不是基于人道的怜悯,而是一句句冷言冷语:“关我们什么事?”“管那么多干嘛?”“自己国家搞不好还想去救人?”

泰柬边境再度陷入战火,平民百姓有可能逃难至马泰边境。(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我不禁想问,这些留言的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公民?我们的教育与公民课,究竟教会了我们什么?当邻国动荡、人民受苦、人命关天时,我们作为相邻国家,不但没有一丝关切,反而讽刺自己的首相“多管闲事”,是否已经习惯了将世界与自己割裂?

你是否知道,若今天我们袖手旁观,明天可能流入的难民潮、跨境治安问题、人道救援责任,依然会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不是“闲人”,我们是地缘政治的参与者,是和平维持者,若安华不出面,谁来做?难道你要等美国出声,还是等中国派人,才肯说那句“我们也应该参与”?

当邻国动荡、人民受苦、人命关天时,我们作为相邻国家,不但没有一丝关切,反而讽刺自己的首相“多管闲事”,是否已经习惯了将世界与自己割裂?(图片来源:Freepik)

我们不是世界的旁观者,我们是这片区域的一份子。马来西亚过去在东南亚和平事务上,扮演过多少次调解者的角色——无论是菲律宾、还是缅甸,我们都曾是和平谈判桌上的可信一方。这不是“多事”,而是一种外交资产,一种我们应该引以为傲的软实力。

而当我看到留言区那种狭隘、无视人命的冷漠,我真正感受到的,不是“泰柬边境的动荡”,而是“我们公民意识的崩塌”。在资讯泛滥的时代,我们的知识没有增长,我们的视野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习惯于苟且偷安、自扫门前雪,甚至连门外的哭喊声都要说“关我什么事”。

在资讯泛滥的时代,我们的知识没有增长,我们的视野没有扩大,反而越来越习惯于苟且偷安、自扫门前雪,甚至连门外的哭喊声都要说“关我什么事”。(图片来源:Freepik)

公民意识,不只是投票的那一张票,而是你愿不愿意为比你远一点、苦一点的人,说一句话、伸一只手、承认我们活在同一片天空之下。
而今天的安华,无论你喜不喜欢他,他在做的事,至少比我们这些在留言区自鸣得意的键盘侠来得高尚得多。

冷漠是另一种战争,而这一场战争,我们早已溃不成军。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授权分享之原创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叶添鸿

流浪讲师、自由撰稿人,涉猎社会的一些人家可能看不到的事情。也是“硬塞智库”的创办人。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