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活化建筑与空间,把人留在山林里——南峇山脚的Te’mola生态园区

位于柔佛居銮的Te'mola生态园区,改变了南峇山脚入夜便人迹罕至的常态。闲置的建筑被重新改造成通透、融合山林景色的设计,除了让游人停下脚歇息,也让艺文活动得以进驻,让原本荒芜的山脚在活化利用中获得全新生机。

提到柔佛居銮的南峇山,绝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登山好去处。这座海拔510米高的山,距离市区不到10分钟车程,刚好提供了在地人每日所需的运动量,也吸引了城市旅人和游子前来挥汗抒压,短暂逃离钢骨丛林。

最近,山脚下多了不少生气。过去鲜少在下山后停留的本地人,会留下来喝杯咖啡,享用一顿典型马来西亚早餐。店外,许多被雨林结合文创的氛围吸引后精心打扮来逛市集的青年男女走在土地上拍照;还有家长拉着刚玩水出来,头发还湿漉漉的小孩。

南峇山脚在十多年后,又有了一个休闲园区。过去荒废的旅馆、陈旧而脏乱的小型水上乐园如今被改造活化,成了提倡生态旅游的Te’mola园区。

原本的室内礼堂重新翻修成采光通透的传统kopitiam,吸引山友运动后用餐。(摄影:叶蓬玲)

Te’mola园区最引人注意的,是依山而建、与深绿色景观融为一体的建筑设计。没有拆除废弃的旅宿、亭子与设施,而是在原本的建筑根基上重新改良,搭建更适合这座雨林的空间。

放眼望去,大部分的建筑大多明亮、透光而通风,使用的建材和颜色也与森林的色调和质地互相呼应。比如,入口处的kopitiam是由一个闲置礼堂改造而成,四面墙现在是通透的百叶窗;沿着斜坡而建的一整排玻璃小屋,是给市集摊主存放商品或摆摊的基地。

吊桥下的河边还建了一家咖啡厅,坐在里面用餐,就会发现一棵大树恰好从它的屋脊上窜出。

树干穿过咖啡厅屋脊。(图片来源:Te’mola 提供)

生活→空间→建筑—— 反过来则行不通

规划园区的两名建筑师——阿纳斯(Anas Suhaib)和阿米鲁(Amirul Hakim Jamil)说,他们严格遵守生态旅游的信念,在设计时发挥最大创意,就是为了不砍树、把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行为降到最低。

主要负责改造现有建筑的阿米鲁告诉访问,他们主要透过改变功能和类型,重新利用大部分的现有建筑。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将园区入口处的礼堂改造成一家Kopitiam(咖啡店)。

Te’mola建筑师阿米鲁(图片来源:Te’mola 访谈影片)

此外,园区还增加了出入口、改变原本水上园区的入口处,让河边的小亭子、夜市广场和咖啡厅之间有个重要的中心点,方便人群聚集。同时,他们将两座小别墅连接起来,以便更多人一同入住和使用。

“这里许多活动现在都和户外的大自然结合,所以我们把一些凉亭和小屋改造成存储空间和基本设施。Kopitiam的墙面用百叶玻璃来设计,是为了促进自然通风,并让空间与大自然有视觉联系。”

阿米鲁说,吃、喝、坐、读是优质的生活空间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当人们聚集在一起,就会吸引更多的人靠近。

“如建筑师Jan Gehl所说,首先是生活,然后是空间,最后才是建筑——反过来的话,是行不通的。”

阿米鲁也希望,Te’mola会成为一个改善访客精神健康的好去处。毕竟,简单地在大自然中步行五到十分钟就可以获得血清素,它有让人们冷静、抒压,降低抑郁情绪的功效。

“走出户外,与大自然连接,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一环。在大自然里,我们不会做比较。无论贫穷或富裕,在山里我们同样脆弱。”

闲置已久的建筑正被改造成亲近大自然的旅宿。(摄影:叶蓬玲)
改造后的水上乐园,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玩水。(摄影:叶蓬玲)

Te’mola园区虽位于南峇山脚,仍需行走一小段泊油路斜坡才能抵达。在不封路下进行翻修,有时需要罗里载原材料上山,其实是一件大工程。

但阿米鲁说,重建工程较大的挑战,其实就是灌输人们利用原有物件的永续观念。

“比起寻找廉价劳工,我们可以让在地社区、本地人参与进来,分享有意义的愿景、增进团结;比起付费使用水供,我们可以从山上采集,这里的河水会由我们的自动过滤系统净化。”

“比起要求超干净的建筑形象,我们可以适度地再造和再利用物品。美是主观的,再利用物品,也可以让它变美。”

修建中的旅宿,绿意盎然。(图片来源:Te’mola Park 提供)

与自然共生,而非与之对抗

作为一个提倡生态友善的旅游区,Te’mola总建筑师阿纳斯深知部分绿色旅游景点卷入“漂绿”(greenwashing)的争议。他强调,实现低影响的发展、保护自然景观是园区的责任。

“我们尽可能不砍树,只清除原本不属于这里的入侵物种,比如阿卡夏(Acacia)。我们也维持先前发展所形成的土地等高线,以免进一步影响斜坡土地,引发土崩或过度水土流失。”

Te’mola总建筑师阿纳斯(图片来源:Te’mola 访谈影片)

阿纳斯也提到,南峇山生态多元,人与野生动物或昆虫的互动、访客的安全,都有赖于双方对待大自然的态度。

“我们要与自然共生,而不是与之对抗。”

“这些互动可以是正面或负面的,取决于如何管理。我们需要教育和引导访客如何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友善对待大自然,并提倡保育的习惯,以及落实永续的废料管理。这些都必须结合在园区的每日运作中。”

吊桥下的小溪边有个活动场地“The Lush”,目前由“Hill & Heal”咖啡厅营运。(图片来源:Te’mola Park)

Te’mola开张的前几个月,位于较高处的吊桥下咖啡馆并没有生水供应,因此它只能在星期五与周末试营运、由工作人员携带净水上山制作餐饮、并提供纸制的免洗餐具,再自行把垃圾带下山回收。

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阿纳斯与团队如今正在研究如何继续使用并改良南峇山先前留下的滤水系统,调整水的酸碱值,除去水中有害的微生物,来保障访客的饮水安全。

“我们需要安全的水供来维系各种活动,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水源,确保滤水系统不干扰河流的自然流动和水循环。”

市集摊贩下午便开始准备晚上开摊所需的物品。(摄影:叶蓬玲)

此外,阿纳斯和阿米鲁目前也正在Te’mola园区设立共享工作室,在园区里打造一个艺术空间,让艺术家来到这里,与有兴趣者相聚、对话。

“我希望访客可以来工作室聊天,一起喝咖啡,我们也有咖啡摊位。或许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本质,通过艺术来表达我们对自然的热爱。”

Te’mola = “你会喜欢它的全部”

实际上,Te’mola园区是本地商人王立达主导的计划。他于2020年从市议会手中接过这个项目,中间却因为冠病疫情,导致园区迄今才慢慢成型。

Te’mola这个洋气的名字,其实源自西班牙语,意味着“You will like it all”。这是王立达一名职员Tyka给予的灵感。当时,王立达要蒂卡提供一个听起来能感受到绿色、大自然、让人感觉好玩的名字,Tyka在找寻了多个语言后,偶然给出这个词。

王立达正在受访。(摄影:叶蓬玲)

王立达一听就觉得对味。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词刚好与他的公司Teras Living同样以Te开头,也因为这个简短的词能够表达更深层的涵义。

“我觉得很贴切。我们想重新定义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邀请你来探索大自然和雨林的美,并相信你也会喜欢它的全部,爱屋及乌。”

王立达也是居銮默迪卡酒店的拥有人。生长于居銮的他对南峇山特别珍视。

“即便本地人没有时间来到南峇山,也一定可以在小城各地,不管是中华路、甲必丹阿末路或其他路段,呼吸到南峇山释放出来的空气。它跟居銮的关系太密切了。”

山脚下的露营区(摄影:叶蓬玲)

一般上,到南峇山爬山的访客只会停留两小时,运动完、下山后直接开车到居銮市区吃饭。

但王立达认为,南峇山不应仅仅陪伴人们短短两小时,也不应只是山友才愿意到访之处。他希望Te’mola园区可以让人们在山林里停留更久,吸引有创意、爱护大自然的年轻人一同聚集到山脚下。

因此,园区是根据三大目标来分阶段建设:首阶段的目标是留住访客四小时、次阶段是八小时,最后阶段则是希望访客留下来小住三两天,让山林治愈身心灵。

艺文组织Pacak每逢周末都会在园区内放映电影、球赛或邀请音乐人现场演出。图片来源:PACAK脸书

目前,Te’mola的首阶段目标已经达成。登山完毕后,人们开始在园区内逗留较长的时间,除了吃东西和逛市集,也可以到访小型动物园,或单纯在公园、亭子坐坐聊天。到了周末晚间,温暖的黄色灯火闪闪烁烁——夜市开摊了。人们坐在露营椅或野餐垫上观看露天电影或音乐表演、许多父母带着孩子来野餐—— 这些都是过去不曾见过的南峇山风景。

6月底,第二阶段的三栋旅宿就会建成,即访客开始可以在山里住宿。不过旅宿只接受家庭或多人成团的订位,三栋预计可容纳30到50人。至于第三阶段,园区将规划户外瑜伽营等结合大自然与身心疗愈的活动。

王立达相信,“南峇山本来就有这种能量。”

“很多人会想在这个地方住上三两天,进行养生活动。所以我们保留了部分空间做这类对接,我也有跟一些保健公司洽谈,希望这个项目在旅宿完成后就会到来。”

“The Lush”活动空间将用来举行瑜伽营。(图片来源:Te’mola 提供)

过去宁静的南峇山,如今多了不少商业活动。在地居民关心的,恐怕是更为实际的垃圾问题。

对此,王立达立下比废料管理更高的目标——他希望把Te’mola打造成无垃圾园区。

首先,他不会广设垃圾桶“方便”访客丢垃圾,因为他发现,垃圾桶可能会变成“万恶之源”。

“我一开始买了十几个垃圾桶,但我后来发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这里原本可以没有垃圾,因为我先假设会有垃圾,所以去园区周边设了垃圾桶。结果我们管理层都来不及收拾,猴子就去翻垃圾了;也有人明明看到垃圾桶满了,却继续往那里丢,结果垃圾桶周围全都是垃圾。”

“然后我了解到,这座山其实应该是鼓励无垃圾的,所谓的垃圾是创造出来的。我们必须给访客一种概念,就是山上本就不该有垃圾,带进来的东西,就自己带出去,它不属于这座山。”

Te’mola 园区傍晚和晚上人潮。(图片来源:PACAK脸书)

王立达坦言,无垃圾旅游需要长时间推广,而园区的经营者也将付费让政府部门协助收垃圾,但平日的废料收集和处理仍会由业者自行管理,并与志愿者合作清扫。

期许访客能够“爱屋及乌”,在碧绿山林间充电、消除疲劳和烦躁,也不要给山林留下任何负担。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叶蓬玲

叶蓬玲是《访问》特约记者。出生于柔佛居銮,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曾投入政治新闻,但依然心系风花雪月,期许以报导写作,探讨人的故事和情感,拼凑那些鲜为人知的生活肌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