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特写

电台DJ、新闻主播、影视演员……原来他们都来自大同韩新学院!

企划内容 Business Cooperation  
如果你对大众传播系有兴趣或正在从事媒体行业的话,相信你对这所学校已略有耳闻——大同韩新学院。成立于1988年的韩新学院,以大众传播系闻名,该所学校的毕业生也几乎“遍布”本地媒体界,无论在哪家电台或电视台,几乎都会听到有人说“我是从韩新毕业的”。

作为一个“占地不大”(一开始学院只建在店屋)的私人学院,韩新却是人才济济,所栽培出来的学生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尤其是在新闻或媒体机构,更是业者翘楚,信手拈来的便有现任《中国报》执行总编辑林明标,988电台总监胡碧爱,Astro担任中文制作部制作人林恒正……而荧幕前亦有不少“韩新代表”,包括在八度空间主持时事节目《环球透视》杨于羲、在国营电台Ai FM担任电台主持人的梁金龙黄敏明,以及最近在八度空间电视剧《守百年之约》饰演“泰禾”一角而积攒了高人气的新晋演员原腾等。

究竟念大众传播系是否有出路?媒体这一行又是否如大家想象中光鲜亮丽?《访问》采访了三名毕业自大同韩新学院的校友:Melody电台主持人Anson阿晨、网络新闻平台《热点》主播关萃汶以及大马演员兼导演张顺源,由他们亲自告诉你,他们是如何从一名大众传播系学生,摇身一变,成为DJ/新闻主播/演员/导演,而他们又是否后悔自己踏入了媒体这一行?

Anson阿晨,担任电台DJ长达12年

因参加988电台举办的“公鸡新丁”比赛而成功当选DJ的阿晨,从2007年开始担任电台主持人,当时还是新人的他,就已经跟“大咖级”DJ陈峰、大宝以及Jeff一起主持早班节目;一晃眼过了12年,阿晨的主持搭档依然是大宝,节目时段也依然在早上,不过已换了东家,如今在Melody电台主持《I Love U早晨》

阿晨与大宝主持的《I Love U早晨》经常会邀请嘉宾上节目,当中也包括不少政治人物与艺人,因此关注时事已成了阿晨多年来的习惯。(图片来源:Anson)

“我是从国中二、三开始听电台,当时就觉得电台主持人这份工作很好玩,以前听节目,主持人讲一个话题,听众的回应是fax(传真)进来的,就你可以听到背后一直有传真机‘哒哒哒’的声音,很过瘾,很即时。我大概15岁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我要进入媒体界工作的话,我应该会做DJ,而且那时候我是学Architect(建筑)的,但是学得不好,因为它需要很多很细节的东西,就是你画一张图要‘度’很久的,所以我不能,因为我是定不下来的,我会闷,会睡着……哈哈!”

由于家境不允许,阿晨在中学毕业后,先花了2年时间工作,直到存够了钱才继续念书,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最终选择了学费“特亲民”,使用华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大同韩新学院。

“其实我第一次去做调查的时候,有点想放弃,因为它蛮简陋的。之前的校舍类似店屋,就是你看了会觉得,好像不太专业,后来我发现里面的师资很好,所以就决定试一个学期看看,报读了广播电视电影系,结果就这样念完了2年的课程,直到2005年毕业。”

毕业之前,阿晨在学校的安排之下,成功获得到八度空间实习的机会,也因为这个实习机会,让阿晨在毕业后顺利到八度空间工作,担任了2年的摄影师。而就在开始工作的第二年,988电台刚好举办了“公鸡新丁”的招募比赛,阿晨成功在比赛中拔得头筹,换得一份聘约。

“其实在这个征选之前,我还有参加过大宝那一届的比赛,不过当时我只有17岁,就是介于‘够岁’和‘不够岁’之间……那个时候的我,没有读过广电,也不知道做DJ到底是怎样的,所以是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去比赛,反而是我读了广电后,再去参加比赛时,更容易明白他们是怎样操作的,最后成功进入电台。”

历经DJ“踏出广播室”的转变,惟初心不变

在过去,电台主持人只需要拥有一把好听的声音,坐在广播室里播音即可,但随着时代演变,电台主持人逐渐成了电台的“形象担当”,不只要把节目做好,还要把外型“搞好”,偶尔还要走到镜头前拍摄视频,有空时经营社交平台……跟从前“电台DJ只需做节目”的时代早已大不相同。

“突然间整个环境就变了,就是我们不只要做广播,也要做幕前、要拍东西等等。也还好我之前在学校学了摄影,知道镜头怎样运用,知道怎样剪辑视频,所以还能够适应。不过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比起以前,现在做DJ比较辛苦,因为以前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那就是做好节目,现在还要兼顾很多,包括建立自己的人气等等。”

虽然感叹如今当DJ不易,但阿晨强调,现在的电台主持人不能因此“反其道而行”,只把心思花在经营社交平台上,还是要回归到DJ的“本质”——做节目。

“其实我有想过当初为什么会进去韩新念书,好像有点浪费时间……到最后原来没有,因为一些基本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懂,比如:我们为什么要做媒体?这个问题现在听起来好像很傻,可是媒体其实是有一份义务,有任务的。现在的时代,DJ可能会把他们自己当作一个主角,走的是网红的形式,但在我受训的那个年代,DJ是一个中间人,我们是嘉宾和听众之间的桥梁,要帮忙把嘉宾的讯息带出来之余,也要帮忙去监督任何一个单位所讲的东西或他们要实施的一些措施,这些是我在念书的时候就已经被灌输了的观念。我觉得它(指韩新)影响我比较多是这一块,媒体伦理和媒体的社会责任。”

阿晨每年都会抓紧机会出国旅行,一方面是放松心情,一方面则是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不让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空间,变成自大又不思进取的主持人。(图片来源:Anson)

尽管当了12年的电台DJ,阿晨却从来不认为这份工作“闷”,因为自己每天所做的东西都不一样。

阿晨表示,访问的嘉宾不一样,故事也不一样,而“挖料”的方式也因为受访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他非常享受其中。比较“痛苦”的是,因为要主持早班节目,所以十年来几乎每天早上4时就得起床。

“我觉得这份工作最大的成就感是,把欢乐带给听众吧!当听众告诉我们,觉得听节目很开心、很好笑,同时又吸收到资讯,这就够了。对我来说,做DJ最重要的是,第一带来欢乐,第二提供正确的资讯,第三就是给听众思考的空间,这三个是让我觉得,做到了就很有满足感的事,如果这三件事都做不到的话,我会觉得很枉然。”

关萃汶,担任新闻主播10年

2011年,关萃汶首度在Astro《新闻报报看》亮相,之后亦担纲主持《八点最热报》,如今则是在网络新闻平台《热点》担任新闻主播,若加上早前在常青台播报新闻的经历,年仅33岁的关萃汶原来已当了10年的新闻主播。

7月22日,关萃汶宣布加盟Melody,成为节目《女王驾到》的主持人之一。目前关萃汶除了在网络新闻平台《热点》担任新闻主播,也在Melody担任电台DJ。(图片来源:关萃汶)

然而,她却直接坦荡地告诉《访问》,她其实是为了“当DJ”才报读了广播电视电影系。

“我基本上是在幼稚园就已经立志要进电台当DJ了(笑),可能我很小就有听电台的习惯,以前每到晚上做完功课或要温书的时候,我就会听电台放松。对我来说,电台DJ这份工作很有吸引力是因为,我喜欢音乐,而且可以在空中跟其他人交流心情,是很奇妙的一件事,所以我就对电台和播音特别有兴趣。到了中学的时候,我就去问老师,到底要念哪一个科系才可以当DJ,老师回答我说‘大众传播系’,所以我就一心往这个方向去。”

确定了报读的科系后,关萃汶并非直接选择了大同韩新学院,反而是在另一家私立学院就读后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毅然转校到韩新。

“我原本是念学费很贵、学校很美的私立大专院校,但念了一个学期后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因为一个学期就只念四个科目,我觉得很浪费时间。后来我偶然知道有韩新这样一个学院,是很专注在媒体、大众传播这科的,我就毅然决然转过去了。”

关萃汶说道,当初她并没有提前告知父母转校的决定,因此还跟父母吵了一架,但事实证明,她的决定并没有错。

“我完全没有后悔,因为我在韩新学到的东西,是其他学校学不到的。我一直觉得韩新给我一种已经踏入社会,开始打仗的感觉。那个时候它可能看起来很简陋,但所有老师都是在线的媒体人,当时的师资包括张吉安、蒋佩佩、关瑞琼,还有Astro的节目制作人等等,所以他们给我们的指导,我觉得是很实在的。另外就是我们在念书的时候,经常要在资源短缺、预算很少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其实这跟你未来在职场上是一样的,当你面对资源不够的情况时,你要怎样去发挥?我觉得这是我在韩新最实际学到的东西。”

从韩新毕业不久后,关萃汶就进入了附属在星洲集团下的网络平台《常青台》担任新闻主播,直到2年后才到Astro《新闻报报看》面试并成功获录取,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

“在常青台报新闻的时候,整个形式是比较简单的,新闻只是在网上找,自己再改写,然后直接录。后来有朋友跟我说,《新闻报报看》要请新闻主播,你要不要去试试看?我就直接去试了。我觉得可能也因为之前在常青台播报了2年,相对我的口条,对新闻的掌握度还算OK,所以那次的面试也比较顺利,就被录取了。”

“从事新闻工作,让我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有些误打误撞的,关萃汶一开始并没有实现儿时梦想、当上电台DJ,反而辗转进入了新闻行业,成了新闻主播,且一待就是十年。

关萃汶(右二)与《新闻报报看》“战友”们的合影,左起为庄文杰、王钶媃、梁宝仪以及颜江瀚。(图片来源:关萃汶)

“其实我对新闻行业没有太多的想象,对新闻主播这份工作的热忱也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在我接触这份工作后,我慢慢找到做新闻的乐趣,它教会了我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事情。譬如同样一件事,如果你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它可能是这样,如果站在加害者的角度看,你可能会去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或者从一个社会层面来看的话,这件事又勾起了社会的哪些其他问题等等。如果不是因为新闻,我在待人处世方面,很多观念和想法肯定会跟现在不一样。”

她继续说道,把自己所看到的“角度”分享给观众,就是作为一名新闻主播最有满足感的事。

“制作人经常会灌输我一个观念是,其实做新闻是可以有立场的,不一定只是中立报导。所谓立场就是,在你播报的新闻里,你可以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想法,那些你觉得好的,应该宣扬的观念或你认为对的东西,也可以放在新闻里面。当然尺度要自己拿捏,我觉得不应该偏激地倒向一边,而是要让观众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Astro与其他电视台挑选新闻主播的方式稍有不同,录取者不一定要具备采访新闻的经验,而是可以先学习当主播,再学习如何当一名记者。

“可能其他电视台,你要先从底层做起,先去跑新闻,当了很多年的记者,才有机会坐上主播的位子,但我们在《新闻报报看》的顺序是相反的,也就是说我已经开始在播报新闻了,一方面我才学习怎样当记者、采访新闻。以顺序来讲的话,我不觉得一定要这样才能那样,因为它是互相吸收的,对我两方面的工作都有帮助。因为我有报新闻,所以我知道去采访新闻的时候,什么点,什么新闻角度是观众想要看的;因为我有在现场采访,所以我在播报新闻时,也就可以更生动。”

?由关萃汶担当主持的《关主播什么事》,是以轻松解说新闻的方式,让观众能在短短的几分钟里更了解世界大小事。

虽然自己是大众传播系出身,但关萃汶并不认为一定要念相关科系,才能踏入相关领域,而是念自己有兴趣的科系最重要。

“我觉得只要你做你喜欢的东西,你就会把它做得好,然后就可以去到一个你想要的领域或走向你想通往的路。”

张顺源,走了15年的演员路

如果你经常看本地电视剧,相信“张顺源”这个名字对你来说并不陌生,他在20岁时就已在舞台剧上崭露头角,以优秀表现入围戏炬奖最佳男主角;2010年打败温绍平、辛伟廉以及李铭仲等资深演员,以《独家追缉》的“陈木松”一角赢得最佳男配角;2018年则凭借在电影《光》的精湛演出,入围第30届马来西亚电影节的最佳男配角一奖,演艺事业可说是达到了新高度。

张顺源19岁就已经开始演艺之路,如今已入行第16年。(图片来源:张顺源)

19岁就进入大同韩新学院就读广播电视电影系的张顺源,几乎一进学校就开始担任演员,接连参演多部学长姐的毕业制作,更因此有了正式进入剧组演戏的机会。

“我也没有一开始就演重要的角色,我还记得我第一次演有对白的戏是,有个毕业了的学姐刚好在附近拍摄,临时找不到演员,所以叫我过去演一场戏,是要去调戏在酒吧的女主角,而且导演原本还很生气,因为女主角已经20、30多岁,但我才19岁,就骂学姐说为什么找了个‘靓仔’来‘撩’女主角。后来导演临时改了对白,让整场戏变得合理,也是演完了那场戏过后,导演就觉得,诶,这个靓仔OK,所以过后他也找我演了很多戏,都是蛮重的角色,我就是从那时真正开始演戏。”

尚未毕业,张顺源的演艺之路就已经非常顺遂,工作邀约不断,因此从韩新毕业后,张顺源亦顺理成章地继续往幕前发展,但没有想到的是,真正踏入社会工作后,演出机会反而减少了。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张顺源曾当过签唱会主持人,也做了不少幕后工作,包括服装、道具、买饭、开车、当演员保姆等,但即使什么都能做,自己依然“没有工开”。

“大约到了25、26岁的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转行,所以就去考了保险执照,但我还记得第一天去到保险公司时,一看到公司的氛围,我就心想:完蛋了!这真的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我有一个不知道算好还是算坏的性格,那就是我不会骗自己,做不到就做不到,不会骗自己能够做,所以最后我又走回演艺圈,慢慢从特约,也就是只有一两句对白的演员,到演配角,最后当主角。”

除了出演多部本地电视剧,张顺源亦会参演新加坡电视剧。图为张顺源第一次去新加坡拍摄电视剧 《美味下半场》的画面。(图片来源:张顺源)

原本怀抱“记者梦”,读了广电系却向往当导演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中学时期就加入戏剧学会的张顺源,之所以会进入大同韩新学院就读,其实是因为抱持着“记者梦”。当时热爱写作的他,并不知道记者的工作内容,单纯以为“喜欢文字”就应该当记者,但真正进入韩新学院就读后,张顺源反而爱上了导演这份工作,在毕业十年后重新执起导演筒、拍短片的他,还一举荣获了多个奖项。

“进去学院读书之前,我完全不懂导演是做什么的,后来才知道导演是要做很多东西,有很大影响力的一个岗位。念书的时候,老师才教我们怎样用不同的角度来看电影,包括镜头语言、对白逻辑、导演手法等等,当你用导演的角度看回同一部电影的时候,你会发现导演真的很厉害。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我很想把自己变成一个这样的人,而且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想讲的故事和讯息,所以如果我可以把我想讲的讯息透过影片带出来,而你又明白我想讲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事。”

2015年,张顺源执导的短片《妈妈》,不仅在马来西亚Finas MDFA影展荣获最佳短片、最佳编剧、最佳美术三个奖项,更在亚美尼亚的《SOSE国际电影节》荣获了最佳导演一奖,让张顺源更坚定了自己要往导演路发展的念头。

张顺源目前主要从事导演、编剧以及创意发想工作。(图片来源:张顺源)

“以前当演员的回响比当导演大很多,所以我完全没有想过要走导演这条路,但《妈妈》这部短片拍出来后,无论是口碑还是成绩,就连我自己看回这部作品,我都会觉得,OK啦,我是要做导演的。”

目前,张顺源主要从事导演、编剧以及创意发想的工作,而往回看15年前进入韩新学院就读的抉择,他认为始终有其意义所在。

“老实讲,很多东西现在已经用不到了,譬如我们以前念的剪接,如果把那一套拿来用是不行的,因为整个行业已经颠覆了……又或者以前老师跟我们说,什么shot(镜头)应该要接怎样的shot才不会‘跳’(突兀),现在YouTuber那种镜头却是‘跳到爆’的。可是你讲好不好看?它又很好看。”

然而,张顺源认为,如果没有进入学院就读,自己就不会有所谓的“基础”,跟现在的YouTuber也就没有了分别。

“我现在跟YouTuber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那种风格的影片,我剪得出来,但他们应该剪不了我的风格的影片。其实念书是让你能够接触不同类型的人的机会,就是你读书不是只学一套,因为每一个老师教的东西都不一样,同样教编剧,这个老师和那个老师会因为师承不同,教的东西也不同。所以你去念书,其实是同时吸收很多位老师的精华,过后再看自己比较适合哪一个,再融会贯通。对我来说,学院是一个训练你的逻辑、价值观,你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的地方,学的是一门手艺,一个风格,一种方式,而不是像中学一样,老师塞多少东西给你,你就照背出来。”

如果当初没有念韩新,张顺源表示,他就不会是现在的自己。

“可能我还是会念广电系,但我觉得我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学术派的人,也许会当一个编剧?很难说没有读韩新的话会是怎样,但应该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因为我现在很多工作上的伙伴,都是以前的同班同学或学长姐,所以可能生活圈子也会完全不同。”

访问的最后,张顺源也呼吁想踏入媒体这一行的年轻人,不妨先读书充实自己,而不是直接入行。

“读书还是有读书的好,如果家里经济状况允许的话,也可以到外国走一趟,吸收一些国外对影视的想法。不要怕工作经验不够,因为你始终会出来工作的,到我这个年龄,不想做也要做,哈哈!我觉得读书就像是存子弹,可能当下你不觉得有用,当然你也不会突然‘成仙’,但十年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你曾经读过的一些东西,十年后是用得到的。”

编按:大同韩新学院目前共有四个科系,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学系、新闻学系、公关学程以及工业机器人专业文凭(全马首家),下一梯次的入学日期为9月23日,若想得知更多入学资讯包括课程介绍,欢迎浏览大同韩新学院官网www.hanxing.edu.my或发送WhatsApp至017-310 2735查询详情。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2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关家汶

台湾世新大学广播系毕业。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