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开始,曾宝仪就开始不停面对身边亲人患癌的事实,这让她开始主动了解“癌症”,想要知道这个“侵害者”为何三番两次找到自己的家人?而身为家人,又该如何给予有效陪伴,和患者一起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 《交换礼物》是一部耗时四年才拍摄完毕的纪录片,影片中曾宝仪作为主演和旁白,走访不同的专家、病友、在异地奔波...都只是想要探索——癌症,我到底该怎么面对你?
“癌症是一份礼物吗?凭什么?这句话听起来就让人很不舒服…”
拿到纪录片《交换礼物》的资料,故事大纲的第一句话就如此让人琢磨不透,癌症怎么会和礼物相提并论?而纪录片中,主角曾宝仪用一声声“衰仔”来呼唤癌症,更是让人坚信,癌症就是如此“坏到极致”。于是,对于癌症和礼物之间的联系,就在心里埋下了疑问的种子。
由曾国骏、彭幼芳监制,林明谦执导,曾宝仪担纲主演与旁白的纪录片《交换礼物》于9月25日在吉隆坡举办媒体首映会以及记者会。该纪录片是曾宝仪与男友林明谦以及堂弟曾国骏的首次“家族档”合作,团队走访台湾以及美国等地,访问癌症病友、医师等,真实纪录不同的生命故事。
“衰仔”是家里的坏小孩,但小孩不是天生就坏
纪录片一开始,曾宝仪便以“衰仔”来呼唤癌症,也在影片中尝试和癌症进行一次次的“对话”。
从令人绝望的“癌症”到听起来像是教训自家小孩的“衰仔”,仅仅是称呼上的差异,会有什么不同吗?

正是因为许多人对癌症的态度都如临大敌,时常束手无策,于是曾宝仪希望通过《交换礼物》让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如果癌细胞也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呢?换个方式问,如果你家里有个坏小孩,你又会怎样对待他?
纪录片导演林明谦坦言,若是所有人都把癌症当成敌人,那么我们对待和治疗它的方式就会不一样。用“衰仔”来称呼癌症,或许可以让我们有不同的方法面对这个疾病,然后试着和它共处,坏小孩也许就会变成乖小孩。
“癌细胞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它跟你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要救你的生命,但是方法完全不一样。”

《交换礼物》拍摄耗时四年,监制曾国骏坦言,一开始跟着家属听到医生对癌症的解释,大家都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不了解这个“外来物”的源头在哪。那时的他们都认为,癌症的发生,必然和外部环境有关。
四年后再思考这个问题,曾国骏有了不一样的见解,“它一定不是只有外面的事情,还有(很多)你自己需要和你自己和解、放下的事情。”他也发现,疾病不只是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关,那些长时间积累的情绪、纠结感、放不下的事,也和疾病息息相关。

耗时四年的影片,也经历了严峻的疫情时期,林明谦发现到,癌症不仅仅在现在社会中越来越常见,还有越来越年轻化的现象,即便听见了那么多次癌症,但每一次听见身边的人患癌时,心情依然沉重,且带着“想要做些什么却做不了”的无力感。
“疫情在发生,但是实际上癌症也没有减少,只是大家都在讨论疫情而已。”林明谦希望通过这部片子能让大家改变看癌症的角度,就从现在开始。尽管无力感一直在发生,但拍摄这部作品,是让林明谦“看清楚”并解决的过程。
“我觉得如果你不去面对生命中让你觉得很没力的事情,那你不就一辈子都很没力吗?”
以他人为鉴 重新审视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
有人得了癌症从此被疾病打倒、有人历经无数病痛痊愈后很好地继续自己的生活,然而后者却常常被当成异类,这让林明谦感到奇怪又惋惜。“我希望那些得了癌症过了十年仍然活着的人多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癌症就是自己、癌症就是身体的一部分、癌症是身心灵的慢性病…从纪录片的不同领域专家眼中,癌症被赋予了不同的诠释。
曾宝仪发现到,很多人总是有许多事情想做,但总是认为“还有时间”:以后再做吧,等退休、等有钱、等小孩长大一些…可是我们到底在等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还没有得癌症之前,可能你就已经在慢性杀死你自己?而癌症只是一个提醒,提醒你回过头来看看你的生命,是不是你错待了自己的生命?”
“有时候癌症就是等不及了,然后它像一个炸弹一样轰炸了你,敲醒你,让你回过头来看,你是不是走在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道路上?如果是的话,换个角度想,它是不是一份礼物?它是不是想要救你?,想要让你回到人生的正轨?”
如果要问癌症是什么,曾宝仪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她相信只有患癌的人才能准确定义它是什么,“你体验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重点在于,我们是否能能尝试用比较乐观的,对我们的生命有帮助的角度去看待癌症——其实,它是来提醒我们每一个人的。
“只要你在”——是最好的陪伴
《交换礼物》中不只是记录了曾宝仪寻找专业解答的过程,同时也记录了病人接受治疗的过程,而那位病人,正是曾国骏的伴侣,王琦雰(小琦)。当时纪录片已经拍摄了一年多,而曾国骏等人一直没有拍摄正在接受治疗的病患,这时王琦雰便自荐成为拍摄对象。
当自己的亲人变成拍摄的对象,当中的纠结感固然存在,但曾国骏相信,那是老天安排给他们的剧本,也很好地记录了太太在世时最后的时光。
曾宝仪一直在纪录片中用主持人的身份,以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癌症,但当访问对象成为自己的亲人,自己又该以什么身份自处?小琦风华正茂的年纪,从看见她身上对抗病毒的无畏,到病毒不停侵蚀孱弱的身体,作为陪伴者,曾宝仪一次次在问自己: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够多?做的不够好?

“衰仔,你到底想告诉我什么?”曾宝仪在影片中再一次叩问。
每一天面对患者的自我自责和矛盾,都是源自于自己不够了解,也对自己太苛责。同样身为家属,曾宝仪希望这部片子可以给不同的人看到不同面向的内容,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放下对自己的内疚和苛责。
癌症是不是一份礼物,答案可能还会在许多人心中反复琢磨。纪录片的尾声,癌症患者都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予以肯定,但那时的他们早已经交付了自己的健康,才换得对生命的幡然醒悟。
《交换礼物》是一部拍给所有人的影片,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和自己的身体沟通的方式。电影会结束,我们的人生还会继续忙碌,但至少从此之后埋下了一颗种子,不需要等到天上掉下这份礼物后才惊觉——早知道善待自己一些。

【《交换礼物》特别放映场 X 影人分享会】
日期:2025年9月27日(六)
时间:早上10时30分(纪录片放映)下午1时(影人分享会)
地点: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大地影院(Dadi Cinema)
报名费: 80令吉(包含一张特别放映场票,一张影人分享会票,以及限量周边)
报名链接:Cloudjoi网站
编按:《交换礼物》已于吉隆坡柏威年广场大地影院(Dadi Cinema)正式上映,映期将持续至 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