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以来,金马奖逐渐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地区,挖掘出具有潜力的华语作品。在这一背景下,马来西亚导演张吉安与廖克发的作品相继获得提名,标志着东南亚电影的复兴与多元化。两位导演的作品不仅展现了独特的文化视角,还在政治与社会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反映出这一地区电影创作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本文将探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其他东南亚电影在金马奖中的重要性。
自2019年起,由于中国、香港商业电影的缺席,金马奖开始从其它地区挖掘具有潜力的华语作品。马来西亚导演张吉安的《南巫》(2020)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受益,而他的第二部作品《五月雪》(2023)也在金马获得风光的提名成绩。而同样出身马来西亚的廖克发则以史诗纪录片《由岛至岛》在2024年金马奖获得大奖。
经历去年东南亚华语电影的相对低潮后,今年两位导演不约而同地推出新作,并双双入围最佳剧情片奖。加上新加坡的新生代与中生代导演也有作品获得提名,显示东南亚电影的能量再度于金马舞台上汇聚。
张吉安与《地母》:回归巫术的叙事世界
《地母》是张吉安的第四部剧情长片,也可说是他的阶段性的完熟之作。他的首作《南巫》对南洋巫术有深刻着墨,魔幻写实风格得到不少推崇,而过去两部作品《五月雪》与《摇篮凡世》(2024)则侧重于社会、文化、民族面向,评价显得褒贬不一。这一回则是开门见山地以巫术为叙事背景,可说是回到了张吉安的擅场。
片中由中国女星范冰冰主演,她在片中白天是农妇、夜里则化身为解降师。由于范冰冰的明星形象过于鲜明,剧组特意在妆容上进行彻底改造,成功消弭了距离感。最终,她以极具说服力的演出,实现了从“巨星”到“角色”的蜕变,也成为本片的最大亮点之一。

尽管作品本身聚焦民俗巫术等超自然现象,但作品本身仍触及政治面向,从开头字卡的1909年的曼谷条约造成吉打州、吉兰丹州、玻璃市州和登嘉楼州被迫脱离暹罗开始谈起,再连结到世代变迁之后造成的土地划分问题。张吉安藉由民间巫术(如下降头与解咒)展现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寻找存在感的方式;而远方的大城市则正爆发“烈火莫熄”(Reformasi)运动,形成强烈对比。
《地母》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双重奇观:范冰冰的演技转化与南洋巫术的视觉再现。但在奇观之上,张吉安也建构出政治、历史与信仰交错的史诗性结构,使本片成为他生涯中最具整体视野的作品。
廖克发的《人生海海》:家庭与身份的张力
廖克发执导的《人生海海》相对之下,就是相对平易近人、形式单纯的家庭戏剧,只是一样脱离不了政治性的影射。相比叙事晦涩的前一部剧情长片《菠萝蜜》(2019),廖克发找到了新的创作语言,且力道非凡。
故事描绘老父骤逝,在台工作的阿耀返台奔丧,岂料宗教局却以其父亲生前已皈依穆斯林为由,要求以穆斯林的方式安葬。性格刚烈的阿耀不从,哥哥却希望息事宁人,在种种冲突之间,穿插了马来西亚华人自迁徙而来的史诗往事,这些穿插却不让电影显得笨重,反而赋予作品深度与厚度。同时,本片也展现了廖克发难得的幽默感与节奏感,令观众在凝重与轻盈之间自由呼吸。

《人生海海》与《地母》都获得最佳剧情片、导演奖提名,也都具有赢面。除此之外,还有两部新加坡电影入围金马奖,带来了别开生面的影像视野。
新加坡导演的新视野:从校园到国家
曾以《血色草莓起士蛋糕》(2021)入选金马影展观摩单元的旅美新加坡导演陈思攸,以首部剧情长片《核》提名本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延续陈思攸过往创作,一样聚焦在新加坡女子学校的保守环境,剧中三位女同学相互结盟,誓言打破专制教条。但学校终究只是缩影,当作品将新加坡鱼尾狮的传说真伪纳入母题之后,作品从校园隐喻上升为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质疑,展现导演敏锐而勇敢的创作态度。

过去以《男儿王》(2020)在金马奖掀起一阵炫风的资深导演王国燊,在新作《好孩子》之中延续变装皇后主题,不过这一次的剧情走向出奇动人。过去不被家人接纳的变装皇后阿好在母亲失智之后回家协助照养,当她被母亲当作女儿之后,她也顺理成章地以女儿之姿现身。这个误会意外创造了和解,但这个和解的背后却存在更复杂与沉痛的真相尚待揭示。作品虽以娱乐为包装,却潜藏对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呼吁,显示王国燊始终以流行形式推动社会变革。
可说《核》与《好孩子》以不同角度映照新加坡体制对个体的塑形,但共同指出社会变迁的必然性。

上述两部电影都触碰了LGBTQ议题,还有一部由新加坡出品、以中国为背景的《不可能女孩》则是直接描写女同志的爱情故事。中国导演胡嘉颖以尖锐的语法,将女性之间的妒忌、相爱相杀表现了出来,也对父权进行直率控诉,独立制片最生猛的活力尽现其中。显然这部片的性尺度与同性叙事,难以找到中国出品方担保,讽刺的是,最后却是由新加坡出品方协力让制作完成。
多元化的东南亚电影景观:金马奖的新气象
今年金马奖的东南亚电影,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从民俗巫术到性别议题,构筑出一幅多元而丰饶的创作图景。张吉安与廖克发持续深化对土地与历史的凝视,新加坡导演陈思攸与王国燊则以不同视角冲击社会体制。当政治、信仰、身份与性别交织于光影之中,东南亚电影不再只是金马的补位角色,而是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气质与文化重量的全新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