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疫起走过】新冠病毒肆虐两年未消失,疫情下的父母如何当?

2020年3月,马来西亚为了抑制大流行的传播,实施了行动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简称MCO),而在行管令期间诞下的宝宝,也因此有了一个特别称号——“MCO宝宝”。一转眼,最大的MCO宝宝也已经2岁了,然而大流行带给人们的威胁,依然没有消失,如何在疫情下照顾孩子一步步成长,对父母来说,也成了一大挑战。《访问》找来了两名同样都是在行管令期间升格当父母的父亲与母亲,且听听看在疫情的威胁之下,他们是如何把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在病毒仍未消失的今天,他们又选择了哪种育儿方式——是以降低孩子感染病毒的几率为首要考量,还是宁愿承担一定的风险,也要让孩子走出家门,与世界接触?

来自吉打的巫伟忠是一名药剂师,也是一名业余作者,喜爱创作推理故事。平时工作忙碌的他总是利用放工后的夜晚时间创作,但自某个时候开始,他的夜晚写作时间大幅减少,并被顾娃、喂奶替代了:2021年5月,巫伟忠与太太有了孩子。

“我太太怀孕的时候是MCO期间,那时我住在吉打双溪大年那边,可是我的私人医生在槟岛。”他无奈苦笑:“如果非MCO,我可以通行无阻,但MCO时我们不能跨州,要去警局得到通行证才能放行。”

疫情时期光有通行证是不够的,巫伟忠分享道,去到诊所后他与太太都得做快速抗原检测(RTK-Ag Test)以证明自己并未确诊,才能获准进入。

“医生说如果是Positive也不会拒绝你,只是会穿上比较完整的一次性隔离服。”

巫伟忠(左一)与太太和孩子的合照。(图片来源:受访者)

考量到政府诊所的需求量高,聚集的人自然比较多,而感染风险也相对会增加,因此不论是怀孕时的检查或分娩生产,巫伟忠都带妻子到私人诊所。尽管如此,不论私人诊所或政府诊所,在防疫上都不马虎,也都需要做检测,他称赞这是可以保障安全的措施。因此,在让孩子施打破伤风、B型肝炎等常规疫苗时,他便带孩子到政府诊所施打。

MCO时期到处都设有路障,若没通行证便不允许跨县跨州。(图片来源:马来邮报)

孩子三四个月大时,巫伟忠不幸确诊冠病。庆幸的是,那时孩子在娘家,每隔一星期才与孩子见面一次的他,并未将冠病感染给孩子或他人。

巫伟忠身为药剂师,也是医护前线人员的一员,工作时存在着感染风险,为此当他要找保姆带孩子时,会因自身从事医护工作而被拒绝。

“那时候也是小无奈一下啦。”他苦笑,表示能理解保姆的顾虑。保姆会同时照顾好几个小孩,这意味着保姆若不幸感染,会影响很多小孩。

现在他们夫妻俩外出工作时,会把孩子交由邻居帮忙照顾。他还分享道,他姐姐的孩子三岁了,曾在保姆家确诊过冠病,因此也不放心送去安亲班,最终姐姐只好辞职照顾孩子。与其赚钱,孩子的健康更重要,而这也是一种取舍。

“不是每个工作都适合居家工作。”身为药剂师的他感到很无奈。如果居家上班,又哪有药物能够处理?即便是MCO时期,他仍然得出门工作,而出门时的防疫措施即便做至极致,也仍存在感染的风险。

我们做这个保护措施,无愧于心就好,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

保护孩子不容易  大人比小孩更顽皮

疫情时代,外头潜伏着病毒,父母们对带孩子出门这件事都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时候究竟能不能带孩子出去外面的世界呢?这是个充满争议的问题。

“我是比较保守的心态。”巫伟忠直言,“像是过年期间,有很多人带孩子回乡,但我没有,所以我和太太的父母都没见过孩子。我担心路途遥远和有感染的风险。”

巫伟忠与太太也曾带孩子出门,到公园散步,但对出远门或到人潮较多的地方则有所保留,暂持观望的态度。在是否带孩子出门这点上,巫伟忠与太太也曾有过分歧,甚至争论。

疫情比较缓和时,巫伟忠与妻子曾带孩子出去公园散步、接触大自然。(图片来源:受访者)

“我和太太属于两种类型的家长。她主张应该带小孩子出去外面接触别人,我主张小孩应该待在家,因为外面很危险。”

巫伟忠会这么想,是因为孩子曾因肺部感染而住院。那时医院的病床间隔很近,就连厕所也是几十个人一起共用。这样的卫生条件让他担忧孩子可能交叉感染,所以很快就让孩子转去了私人医院。可无论如何,医院都是个感染率较高的地方,让他们非常担心。孩子在疫情时期生了几次病,让太太也有所顾虑,因而才妥协:两人决定暂时先不让孩子太频密接触外面世界,而是等观察后再说。

“不能太冲动,只是大人比小孩更顽皮。”对于部分大人不遵守秩序与防疫标准作业程序,他深感无奈。

巫伟忠的孩子曾因肺部感染而入院。(图片来源:受访者)

疫情是新手妈妈的挑战

联系上陈韵传时,她人在月子中心坐月子。2022年2月2日生下“宏孩儿”的她,就在月子中心以视讯方式接受采访。正在产后修复的她气色很好,甚至笑言坐足42天月子的她,回家就能“1个打2个!”

所谓的“1个打2个”,其实是指照料小龙女与宏孩儿两个孩子。她打趣的比喻带出了父母照顾孩子的辛酸,脸上的笑容却洋溢着幸福。

在采访结束后的两天,陈韵传(右一)与宏孩儿就离开了月子中心。(图片来源:陈韵传官方脸书)

2019年7月怀上小龙女的陈韵传,与肚子里的孩子一起见证世界从不必戴口罩的“过去”慢慢迈向了与病毒共存的“现在”。

“#全民一起坐月”是陈韵传坐月时所想出的标签(Hashtag)。生了小龙女后,原本就必须关在家里坐月的她,恰巧遇上卷席全国的疫情,她幽默地形容:“那时候全民关在家,全民陪我一起坐月子。”

那段时期,很多的月嫂或中小型月子中心都没有营业,恰巧她找的月子中心获准营业,但基于防疫考量,月子中心人手有限,如按摩师、哺乳师也没能正常上班,而这对那时身为新手妈妈的她来说是个挑战。

“中心也很严谨,担心外人进出会有病菌。”陈韵传对月子中心严谨的安排表示理解,因为这都是为了降低感染风险。相较于自己,她认为没能到月子中心的妈妈们更不容易。月嫂来不了,有经验的长辈也不一定同住,在不能跨县跨州的情况下,很多在MCO时期坐月子的妈妈们只能靠自己。

一直等到疫情比较缓和的2020年7月,宝宝的百日宴时,长辈们才终于见到了孙子。陈韵传人在新加坡的姐姐则一直到侄女2岁了才相见,她的家人甚至也没见过她怀孕的样子,再见面时她已经生了2个小孩了。

尽管科技发达,她与家人们能以视讯等方式联系,但隔着屏幕,仍是少了一份触动与温暖。

手心的温度与新生命的心跳,只有面对面触碰才能感受。(图片来源:陈韵传官方脸书)

离开工作了10年的新闻平台并转战网络媒体后,陈韵传的工作时间变得弹性,有较多的调动空间。因为条件允许,她没打算将孩子送去保姆家。她会和先生讨论彼此的工作时间,轮流在对方工作时照顾孩子。

“2个人的沟通非常重要,默契也因此更多了。”

陈韵传与先生还有个共识,即疫情时期,由先生独自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的,这是MCO时期的防疫规定之一,而陈韵传与先生一直将其沿用至今。

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一个人确诊,另一个人还能照顾小孩,而不是全家一起确诊。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默契。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陈韵传会带孩子去公园、购物中心或在外堂食,并注意避开人潮与高峰期。早前允许跨州时,她还曾带孩子回去家乡槟城,去海边走走,感受草地与海滩。

“这回到父母对教育孩子的看法。我不希望孩子是电视宝宝。”

她认为让孩子去见识外面的世界、接触大自然是很重要的。尽管宝宝看电视就会安静下来,父母也能因此有自己的时间,但这并非她理想中的教育模式。

“我觉得大自然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教材了。”孩子在都市出生,但陈韵传不希望孩子因此而怕脏、怕沙,因此未来她仍会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身为疫情宝宝的小龙女,每次出门都充满期待。(图片来源:陈韵传官方脸书)

会叫大人戴好口罩的MCO宝宝

很多的小孩会抗拒戴口罩,陈韵传却说:“MCO Baby很厉害的,我的小孩一岁左右就会戴口罩了,看到大人没戴口罩,比方说我的先生可能只是出去丢垃圾,没戴口罩,她就会对爸爸说:爸爸,Mask!”

她指出,孩子出生时就处在疫情时代,在他们看来,出门不戴口罩或许就如不穿衣服一样。

“她会比较多词汇后,她还会叫你Adjust Mask,很好笑的!”陈韵传比划口罩戴在鼻子下的模样,并佩服自己的孩子:“Adjust Mask哦!真的是疫情宝宝,我们小时候哪里知道什么是口罩?现在快2岁的小朋友就是有这个意识。”

有很多的小孩都不爱戴口罩,陈韵传就指出小孩喜欢模仿大人,如果大人都遵守防疫措施,戴好口罩,小孩也会模仿,大人要做的就是多加监督。

小龙女戴着口罩,这是陈韵传一家四口第一次的“合照”。(图片来源:陈韵传)

小孩究竟几岁才能戴口罩,配合防疫措施?对此,同善医院的小儿科医生杨子豪就给出了一些建议。

WHO(世界卫生组织)是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不用戴口罩,CDC(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是建议2岁以下。”杨子豪指出,2岁以下的孩子较难正确使用口罩,尤其只有几个月大的宝宝戴口罩会有窒息的风险。呼吸困难时,也因为力气太小,无法自己拔掉口罩。有的小孩会把口罩摘下来又戴回去,而这是不卫生的。

目前在同善医院任职的杨子豪是小儿科医生。(图片来源:受访者)

除此之外,他提醒含有酒精的消毒液应尽量避免给年纪太小的婴儿使用,在家里也得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要让小孩配合防疫不简单。杨子豪就分享道,家长可以尝试和孩子解释疫情与病毒的关系,或是透过一些图文动画的媒介,以说故事的方式来让他们了解。此外,有的口罩也会设计得富有鲜艳色彩或印有卡通图案,这些元素都能吸引小孩。

卡通图案的口罩深受小朋友的喜欢,甚至也不乏大人使用。(图片来源:Pixabay)

孩子的疫苗打不打?

谈起孩子的疫苗接种,巫伟忠是赞同孩子打疫苗的。目前政府所允许最低的疫苗接种年纪是5岁,如果政府降低孩子接种疫苗的年纪,他会带孩子接种疫苗。

“我觉得政府做任何决定,一定是有研究的。我本身也是政府药剂师,要处理疫苗,分发给疫苗接种中心。换言之,我们是第一个拿到疫苗的人。我觉得如果连我们都无法相信这个疫苗能够帮人,那我们做这个工作也力不从心吧。

巫伟忠还指出,政府并没有太冲动,而是逐步行事,经过几年时间研究,以外国数据作为参考后才做出决定。因此,他对疫苗是有信心的。

目前马来西亚所允许的最低疫苗接种年纪是5岁,未来是否会调低仍有待观望。(图片来源:Pixnio)

另一边厢,陈韵传同样鼓励父母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她的孩子还没机会接种,但如果有机会,她义不容辞。她分析道,尽管近期的确诊数仍不少,但死亡率却降低了,她认为疫苗发挥了作用。

2021年5月,陈韵传怀上了第二胎,并在胎儿比较稳定的3个月后接种了第一剂疫苗。后来,她陆续于8月31日接种第二剂疫苗,最后在今年的1月,也就是生产前3个星期接种了加强针。

“很多妈妈会担心有没有副作用,我觉得既然研发出来了,这么多人接种了,我们就相信科学吧。”

巫伟忠:拿捏保护与成长的平衡

“有余力的话,买一些儿童保险。”巫伟忠给出了一个务实的建议,并指出,买保险可视作一个预备的保护。疫情影响各行各业,连带物价也会受影响,家庭经济除了日常开销外,还包括了疫情时期无法避免的支出,如口罩、消毒药水、自助检测仪等等。他的孩子曾生病入院两天,花了五千令吉。因此,他开始给孩子买医疗保险,每个月百余块钱,为的也不过是求平安。

被巫伟忠拥在怀里的孩子。(图片来源:受访者)

巫伟忠坦言,孩子在短时间内未能接触父母之外的家人,在家庭纽带的部分或许会比较薄弱,对家庭的概念可能也不深入。尽管这是较为长远的后话,但他已经开始思考并重视这个问题。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反对带孩子出门,倘若一直让孩子在家面对着电视、平板等3C产品,而孩子对此习惯并沉迷其中,也会变成网络成瘾,对心理和眼睛都有影响,这同样也不是巫伟忠乐见的。

他指出,这两年来很多孩子因为长期在家,只和家人或保姆交流,导致了他们有无法和别人沟通的倾向,甚至需要语言治疗师的帮忙,而这是对小孩较为严重的影响。

你让他待在家可以保护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反而控制不了,这也是蛮大的问题。

巫伟忠仍在拿捏其中的平衡。他的孩子未满一岁,若贸然让孩子戴口罩,孩子可能会抗拒,甚至有呼吸困难的风险。他认为,至少得等到孩子能安全戴上口罩再计划下一步,否则就等同于让孩子赤裸裸去面对充满病毒的世界,这是很危险的。

即便疫情面对再多挑战,家人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图片来源:受访者)

陈韵传:未曾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

在疫情时期有两个孩子对陈韵传来说是很特别的经历,但其实这从未偏离过她的人生规划。前十年在新闻前线奉献了青春、泪水与血汗后,如今的她赶在迈入40岁前生下了孩子,完成了自己赋予自己的任务。对她个人来说,这阶段的过程是一个人生节点,如今的她能在自己的人生清单上打上一个小勾,完成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为完整。

“我还是会回归工作,我觉得女人需要站在自己的脚上,要有事业。”这是陈韵传对自己的要求。曾在新闻前线全力拼搏的她,接下来要挑战的就是在事业与有家庭间拿捏平衡。

2020年5月,陈韵传结束坐月后就马上开工,对工作的热忱让人敬佩。(图片来源:陈韵传官方脸书)

“我们是很幸运的,也很感谢,因为我们可以24小时、一星期7天、一年365天都看着孩子。”

访谈接近尾声时,她感慨一笑,聊及自己和先生经常做一个假设:如果身处非疫情时代,仍得朝九晚五的上班,就不可能有这么多机会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成长了。

我们从她第一声叫爸爸妈妈、第一次爬、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来、长了第一颗小乳牙、第一次学会走路……没有一个阶段是我们错过的。

疫情影响很多,但世界仍旧运转,陈韵传感恩此时的自己得以见证孩子每一刻的成长。(图片来源:陈韵传官方脸书)

很多人因为工作、距离等等考量,会将孩子交给家里长辈或保姆照顾。这是无奈之举,却无可避免地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阶段性地缺席,且可能错过一些风景。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我们只能陪伴孩子的前半生,孩子只能看见我们的后半生。”

陈韵传并不清楚未来的疫情会有什么发展,但她放宽心态,坚守做好该做的本分。她的身后,有着她所爱的家人在守候。

就现阶段来说,巫伟忠与陈韵传在教育孩子的方针上有不同的想法,尤其是这时候究竟适不适合带孩子出门?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任何决定都是父母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出的选择。他们所期望的,都是共同的一件事:宝宝能够健康成长。

你也可以看: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家旸

《访问》特约记者。喜欢文字、咖啡、音乐与故事;喜欢生活里的小确幸,希望能记录与把握住微小的幸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