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fting是一种新解压方式
然而,簇绒之所以从年初至今还这么受欢迎,当然也有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很多人都把它当成一种解压的方式。
对此,Tuft Second的创办人杨晓盈解释道,簇绒枪是有一定的重量的,所以握在手中较有实感,而把毛线用枪刺进去的时候,也会产生后座力,会让人有种类似于开枪一样的快感。

透过簇绒枪把毛线一枪一枪地扎进去,再加上看着原本空白的底布逐渐被五颜六色的毛线给填满,形成一幅毛茸茸的图案,着实会让人在心灵上感到无比的满足。

“它的概念有点像之前很流行的填色书《Secret Garden》,有心理学研究说,填色可以治愈人心里一部分的烦躁心情,Tufting也是一样的原理。首先你要选择你想要做的图片,选好后用投影机投射在白色的底布让你自己画,画完了就用Tufting的方式来填色。”
她也分享了自身经验称,将底布填满颜色,确实有让人释放压力的感觉,而看到自己做出来的完成品后,则会有加倍的满足感。

杨晓盈表示,会以簇绒作为解压方式的,以女性占多数,多数男性则会选择需要一定运动量的活动来释放压力,而且女性也比较喜欢手作,在手作时还能享受一个人的独处时光。
“让手作融入生活”
若跟国外相比,手作坊在马来西亚较不流行,但其实国外早有许多手作坊,让人们去体验制作香皂、陶艺、木工、首饰等。
对此,杨晓盈提出,马来西亚对手作以及艺术的包容度并不高,还是有许多人都会觉得“不值得为这些东西花这么多钱”,反观其他国家的手艺、手作工作坊,却可以发展得很成熟。
她表示,国人自身就对这一方面并不注重,并不认为手作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艺术,然而在国外,能将一项手作的技能做得好,就足以成为匠人。“或许大家可以尝试给手作一个机会,让这种艺术融入我们的生活,”杨晓盈如是说。

Tufting会否只是昙花一现?
对于Tufting在马来西亚会不会很快就退烧这件事,陈欣怡持正面看法。她认为,簇绒其实就如画画、陶艺等,属于一种艺术,是可以持续发展下去的,喜欢这项艺术的人,自然会继续做下去。
“它可以是一个很好的享受独处的方式,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爱好,而不只是一阵吹过的风,”杨晓盈道。
她表示,许多顾客在尝鲜后,还会再来第二、第三次,也还会想再尝试做不一样的图案或挑战更高的难度,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经验,让簇绒的技巧更纯熟,进而做出更精致的作品。
而且这些作品是被珍视的,顾客会把他们的作品像画一样挂在家里,并把它当成一个艺术品来看待。

也曾经有顾客告诉她,簇绒和纹身的感觉很像,有些不能纹身的人,能够透过Tufting体会到这种“一枪一枪把图案刺出来”的感觉,并用来纪念某些事物。
“有些人或许会觉得Tufting的兴起是网红效应,一下子就会过去了,但是我觉得这取决于你用什么角度来看待它,我自己是把它当成一种艺术来看,所以我觉得它是可以持续下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