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做小众音乐就像在沙漠种花 青菜音乐节发起人王子慧与郑旻洁:总要有人把因先种下去

in collaboration with 青菜 Mini Fest
后疫情时代,马来西亚大小音乐演出相继恢复。如果要说充满新鲜感的存在,就是即将举行的《青菜Mini Fest》,这是一场以本土中文音乐人为主的迷你音乐节。“青菜”一词,是马来西亚人跨种族的日常用语,源自福建话(CinCai),蕴含着浓厚本土精神,更体现一种自在、灵活、应变的生活态度——主办方以它命名音乐节,足够引起群众对这场活动的好奇心。

《青菜Mini Fest》阵容齐聚九位大马中文音乐人,而两位音乐节发起人——王子慧(Jay Wang)和郑旻洁(Yuki)本身就来自大马原创音乐厂牌“万发(大马)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发”)。他们认为,在大马做小众音乐就像在沙漠里种花,无论有没有果,总要有人把因先种下去。《青菜Mini Fest》,就是团队这次种下的因。

专访的开端很自在。踏入“万发”位于公寓顶楼的工作室,王子慧(Jay Wang)和郑旻洁(Yuki)说:“坐地上吧,我们喜欢坐地上。”

三人就这样围着茶几,从《青菜Mini Fest》的起点聊起。

“办音乐节的起点就很随性。”王子慧解释,“管启源有一个场地,想找我办个人演出。我拒绝了,因为今年已经有其他计划,但提议可以一起搞个拼盘演出。”

既然筹办演出的开始那么随性,不如取名“CinCai”。一切就这样决定下来。

这一次合作,实则是把想象中的画面搬进现实。每个音乐人的个人演出都很帅,何不将大家轮流聚集在同一个舞台?拍案决定后,省略掉常规音乐节的头痛程序,隔两天便看好场地、定好演出日期。找好答应表演的音乐人,马上联系视觉合作单位腐烂天堂(Rotten Paradise),一切两个星期之内搞定。

郑旻洁(左)是“万发”厂牌团队成员,平日也是独立音乐乐迷。王子慧(右)艺名为Jay Wang,是“万发”厂牌音乐人。(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突破厂牌舒适圈  拓展多样化小众音乐

王子慧和郑旻洁并不是第一次担任演出发起人。此前,她们所处的厂牌“万发(Ban Huat)”经常举办大小演出,包括厂牌大型巡演“Ban Huat tour”。两人在厂牌内累积了一定的演出主理经验,但这是第一次邀请厂牌之外的艺人,以迷你音乐节形式举办拼盘演出。

突破舒适圈的她们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期待,在于早就想做这件事情,只是必须先打好自身厂牌基础,才找来其他单位的艺人做合作性质演出;忐忑,则在于办一场全本土中文音乐节,没有案例和数据借鉴。

放眼望去,一切充满未知。

王子慧和郑旻洁拥有演出主理经验,《青菜Mini Fest》则是她们首次担任迷你音乐节发起人。(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万发”90%的时间都在举办硬核嘻哈(Hardcore Rap)演出,这次希望跳脱出来,办一场偏向indie pop(独立流行)类型、风格较为多样化的演出。

发起人希望通过《青菜Mini Fest》,证明“万发”并非只做嘻哈的音乐厂牌。尝试跳出同温层的同时,从根基上慢慢拓展更多元的小众音乐。

聊及目前大马中文音乐较为活跃的演出场域,便是品牌活动商演和嘻哈音乐演出。前者厂商倾向于流量高的网红歌手,后者的主场则属于嘻哈歌手。Indie pop歌手比较安静以及被动,由音乐人自主办活动的比较少,没太大音乐上的交流。

王子慧指出:“我找的每一个音乐人,都是在任何资讯还不确定的情况下就一口答应,可想而知大家平时也缺乏这种更为直接的音乐交流机会。”

除了《青菜Mini Fest》发起人,王子慧也是《青菜Mini Fest》歌手之一。以音乐人视角出发,她乐见于演出平台的拓展。(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所以,音乐节目前的首要目标是“用有限资源为本地优秀的音乐人搭建舞台”吗?顺着话题抛出这个疑问,两人大笑澄清:“也没有那么伟大!”

“目前没有‘搭建舞台’那么大的愿景,但是如果做起来,真的会有这个希望。”郑旻洁补充。

王子慧想了一下,接下去说:“像这样的小型演出,能办一个是一个。办演出就是这样,很冒险,但如果不去做,我们也无从得知这种形式能不能发展。

我觉得我们需要一点领头羊的精神。不是指我们是领头羊,只是必须要先做出一个样板。有没有人继续做无所谓,先把它做出来,就能给大家一些暗示和信心。

阵容风格各异  场地出其不意

问及筹办《青菜Mini Fest》遇到的挑战,王子慧和郑旻洁指出两个难题:演出顺序排列以及票房。

参与演出的九位音乐人分别是曾源伊(JEANTONIC)、杨素珊(Su San Yong)、郑昱颀(Yeekee)、HOW1E林丽谦(Eiva)、刘汉杰(Madison)、王子慧(Jay Wang),王思涵(Colbie Ong)及黄淑惠(Aki Huang),他们风格上各有差异,演出顺序的排列要做到符合节奏,听众才能够消化。如果前一个歌手的作品能量很激烈,下一个歌手的作品又需要沉淀下来安静听,就会造成体验感割裂。主办方以消费者角度思考,希望确保演出完整与连贯,端出好看、协调的表演。

票房则是从联办单位的角度出发考量。如果是主持自家厂牌活动,无论票卖得多差,心里对数字都有底,一切在可控范围之内。这次和不同的音乐人合作,自然也会面对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听众群,假如购票人数太少,对表演者和听众都难以交代。

策划一场演出,场地也是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这一次,大茶饭经纪娱乐的管启源找到“Mō PAC PJ”,有别于“万发”经常采用的演出场地“双囍”或“哭房(Cry Room)”。发起人对于场地的初印象是什么?

人、空间、活动将作为一体,塑造音乐节的氛围。场地也因此至关重要。(图片来源:Mō PAC PJ面子书专页)

王子慧将“Mō PAC PJ”比作台北的live house(指以现场演奏为主的小型音乐表演场所)“河岸留言”——就像新鲜唱作人发迹的地点

“这次选择场地,以音乐场地角度出发。‘双囍’和‘哭房’属于次文化艺术空间,不是专门做演出的场地,‘Mō PAC PJ’则是一个专业音乐场地。走进去时,空间的氛围真的很酷,相信对我们的听众来说也会是新鲜的体验。”

郑旻洁则以演出类型视角说明:“平时办嘻哈演出很吃氛围,需要冲撞、推挤,制造皮肤与皮肤之间的接触。如果唱比较软的风格,不太适合走这个路线。这次找‘Mō PAC PJ’,里面有现成的音响,唱抒情歌曲也比较适合。”

交谈间隙,郑旻洁从手机相册找出“Mō PAC PJ”的影片,递到我们面前。这是一个完全的地下室,和一些台湾live house使用空间的概念相似,实实在在符合“underground”一词。新的音乐形态在封闭的地下空间里,如何生根发芽?听众可以带着无限想象步入场地。

大家都来办自己的“CinCai”!培养听众自主性、增进音乐市场流动

假设《青菜Mini Fest》给马来西亚中文音乐大环境带来一些新的震荡,从而延展出不同的精神与风气,王子慧和郑旻洁希望推动大环境下的音乐类型变多,进而培养一群懂得自主选择“听什么音乐”的听众。

当天延伸出来的话题,包括时下流行的短影音文化对于音乐之影响。短影音音乐或许是即时满足时代的证明之一,两人认为短影音音乐并非一无是处,重点在于平台推送机制导致用户自主性缺失。等待大数据喂食,不利于养成个体选择音乐的习惯。

郑旻洁作为独立音乐厂牌团队成员,相信本土独立音乐的潜力,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一点。(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听众听歌的习惯是重点。大家需要养成习惯发掘自己喜欢的音乐,也需要知道本土音乐人做的音乐不输国外歌手。不要习惯性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一群把握听歌自主权的听众,可以给大马音乐环境带来良性循环。建立健康的市场,与听众的选择息息相关——听众聚集了,才能够带来后续金钱资助。

谈一种文化的促成,必然少不了金钱因素。郑旻洁希望《青菜Mini Fest》由小做起,让本土传媒公司看见其中商机与潜力。

遥望国外音乐环境,《青菜Mini Fest》发起人决定在本土由小做起。无论结果如何,都为这片土地的中文音乐环境种下一颗种子。(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访谈间,她提到台湾《大港开唱》、《浪人祭》、《浮现祭》等音乐节,这些主办方的合作单位都是政府、银行。国外音乐环境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相较之下,《青菜Mini Fest》目前仍处于非常草创的初期阶段。厂牌把手头上的资源拿出来办活动,能到达的范围有限,她希望更多人加入,把事情一起做大。

要促进发展。有发展是最好的,环境健康,大家就都有饭吃。一个原野只有一朵花的话,没有人要去看;如果整个原野开满花,就有人要涌上去。

“要做到百花齐放,群众觉得很热闹,商家也会看到商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希望这一次演出能够带来比较好的效应。如果反响正面,大家就会看见希望。”

王子慧和郑旻洁也希望同行多去举办类似的活动,一个健康的市场不能够是一滩死水,大家都要走进这滩水里激起一些水花。只要大家各自举办各自的“CinCai”,无论是音乐节或是专场演出,都会在产业中做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厂牌做好演出平台、音乐人有了舞台,既可以唱自己的歌,也不需要担心没有商演机会找上门。

无论专场或音乐节,每个人举办的演出都为音乐的原野增添光彩。(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环境是有一些问题,但把问题讲出来不代表就很‘好料(厉害)’。我们要上手去做,一边做一边解决。

聊到马来西亚的中文音乐演出环境,两人提出马来音乐演出的现状,将两者稍微做了对比。在马来音乐演出场域,本土歌手、本土听众的连结深刻且纯粹。听众的能量给得很满,也非常支持自身族群的演出;相较之下,中文音乐演出在这一块发展得较慢。

提起“万发”的听众,两人都非常自豪——表演者和听众的能量是双向的,厂牌曾经邀请国外艺人到来演出,他们也会讶异于台下听众给出的能量与支持。

如果《青菜Mini Fest》也让音乐人直观感觉到听众的正面能量,进而得到动力继续做音乐,就很有价值了。对创作者来说,培养一群听众的意义也在于此。

发起人对演出阵容有绝对信心,也希望《青菜Mini Fest》能让听众觉得“抵到爆(非常值得)”。(摄影:傅译萱)

无论针对厂牌自身或大马目前的中文音乐环境,《青菜Mini Fest》都是一次充满实验性质的尝试。两人希望通过这次尝试,给予音乐圈的大家一些信心,但也认为“慢慢来比较快”:“这种东西不能拔苗助长,你一拔苗助长就会觉得累了,不值得。大家平时都是做创意产业的,我们不能够因为办音乐节而压榨到自己。”

访谈进行到最后,脑海中向往的图景完全展开,两人笑着调侃:“哇,这是什么理想世界啊!”,“越讲越理想国度。”很多事物在开始时,根本无从得知会走到何处,却也因此留下更多等待开拓的理想空间。

“小”有“小”的生命力,“CinCai”有“CinCai”的好玩——如果你也好奇《青菜Mini Fest》会端出怎样的演出,或即将在产业中孵育出什么样的文化形态,欢迎一起走入这个过程,购票聆听音乐节。

活动详情👇
【青菜Mini Fest
日期:2025年6月28日(六)
时间:下午三时至晚上11时
地点:Mō PAC PJ
票价:早鸟盲盒 RM99|预售 RM109|现场购票 RM119
点击购票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傅译萱

00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在读生。喜欢新诗、摇滚乐和睡觉。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