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热 > 大马

沙巴13岁女生坠楼案是如何发酵的?——扎拉坠楼案时间线回顾(下篇)

13岁女学生扎拉在学校宿舍坠楼身亡一案持续引发全国关注。随着更多录音与指控曝光,舆论不断升温,甚至有传言指涉重要人物的子女,引发社会广泛讨论。访问网整理了从案件曝光至今的完整时间线,带你了解来龙去脉。

8月3日

据《马来邮报》报道,在扎拉去世近三周后,诺莱达再次向警方报案,称在为女儿遗体准备葬礼时,曾注意到她背部有淤青。

代表律师表示,诺莱达自案发以来一直沉浸在悲痛中,直到有人问起遗体状况才想起这一细节。

“她在先前的报案中未提及此事,是因为完全忘记了。”

律师团队认为,这一新发现足以启动对案件的重新调查,并要求立即开掘墓地、进行尸检,以确定死因及是否涉及刑事成分。

此外,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承诺,无论涉案者身份或政治背景如何,都不会在在调查中受到庇护。

“无论他们是拿督斯里还是丹斯里,只要有证据,我们就会调查。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而不是诽谤的国家。”

“如果有人有罪,他们将受到惩罚。但不要仅仅因为他们是部长之子或副首相或副首席部长的亲属,就随意提出无端指控。”

安华证实,警方已将完整调查报告提交总检察长办公室,并表示已与警察总长及内政部长联系,确保调查不受干预、彻底进行。

8月5日

据《大都会日报》报道,一段约44秒的录音在社交媒体疯传,记录了扎拉与母亲诺莱达的对话,显示扎拉对一位名为“Kak M”的高年级学生充满恐惧。该录音被认为是在扎拉去世前几天录制的。

“妈妈,扎拉害怕见到Kak M……她还在那里。那天扎拉请人帮忙问,问问Kak M是否还对我有意见。”

“然后,Kak M说,‘是的,我仍然不原谅扎拉’,妈妈。”

诺莱达追问扎拉是否擦掉了写在设计与技术(RBT)教室中的名字,扎拉答:“妈妈,扎拉擦掉了……然后她又写回来。”

录音还反映扎拉对收到威胁的担忧。

“‘如果我碰你,你会流血’……如果她碰了,会发生什么?”

家属代表律师曾在8月1日的声明中,称扎拉生前曾表示,高年级学生,包括“Kak M”,曾多次骚扰她,并威胁说:“如果我碰你,你就会流血。”

(图片来源:大都会日报)

根据《当今大马》报道,家属代表律师指出,警方的调查“有严重漏洞与缺陷”。

律师指出,扎拉7月16日在宿舍楼下被发现后,警方未曾进行尸检,也未取走她当时所穿的衣物及随身物品以便调查。

“警方直到8月3日下午及8月4日下午,才在实必丹警局录取我方当事人关于扎拉背部有瘀伤的供词。”

“我们相信,警方缺乏有效调查此案的材料,因为他们无尸检报告,也没有扎拉的衣物及个人物品。加上调查时间有限,案件调查报告于8月4日即已呈交布城。”

同时,社交媒体流传所谓“剧情反转”的说法,声称扎拉是因承受母亲施加的情绪压力而死亡,并疑似调查档案内容遭泄露。

他们补充,相关流传的说法据称源自所谓扎拉日记的纸张,更因而被标签为“重要证据”。

“如果这些文件是警方在扎拉去世后从她宿舍储物柜中取出的私人物品,那就意味着有人把调查档案内容泄露给公众,编织恶意叙事,抹黑扎拉及其母亲。此举严重破坏了调查的完整性。”

家属要求退回调查报告给警方,以重新调查;指派来自武吉阿曼警察总部的资深警官接手调查;开棺验尸,以厘清真正死因;召开验尸庭,以判断是否涉及刑事成分。

“因此,我们今天将移交上述扎拉衣物及个人物品予警方。警方已于昨日就此联络我们。”

8月6日

家属代表律师哈密(Hamid Ismail)证实,社交媒体流传的44秒录音确为扎拉和母亲之间的真实对话。该录音已移交给警方,作为调查依据。

哈密呼吁公众停止散布各种无根据的猜测,指这些揣测不仅干扰调查,还可能损害受害者及其家人的形象和尊严。

哈密强调,各方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司法程序上,而不是通过耸人听闻的猜测来制造混乱。

针对社交媒体上称扎拉被放进洗衣机,以去除加害者的指纹和DNA,导致她受了内伤的指控,哈密简短地回应:“别再胡乱猜测了。”

根据《阳光日报》报道,总检察长丹斯里莫哈末杜苏基表示,总检察署已于昨日把初步调查报告退回给警方,并就需详细调查事项给予具体指示。

“我们已提供某些指示,意味着仍有部分内容需进一步整理。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我无法透露细节,但部分事项需完成。”

“我目前也无法确认是否会进行尸检或验尸等程序以调查受害者死亡原因。”

8月7日

根据《每日新闻》报道,扎拉母亲诺莱达被传召至实必丹区警察总部(IPD)录口供,以协助调查其女儿的死因。

同日,诺莱达前往亚庇区警察总部(IPD)将保存着她与女儿通话录音的手机交给警方。

家属代表律师表示,此举是为了协助警方完成调查。

“我们感谢总检察长办公室昨日将关于扎拉死亡的完整初步调查报告归还给马来西亚皇家警察(PDRM),并就采取进一步行动前需完成的某些事项提供了指示。”

8月8日

当今大马》报道,检署发文告表示,已审阅警方提交的初步调查报告。

“检署认为,警方有必要进一步调查,以确保案件各个方面都彻底审查。”

“完整初步调查报告已退回警方,并附上多项指示,包括需要掘出扎拉的遗体,以进行尸检。”

检署指出,此举旨在确保警方获取更多信息和证据,以完成对扎拉事件的调查。

当晚,沙巴多个城市涌现上千人集会,要求当局彻查案件,为扎拉伸张正义。

8月9日

首相安华强调,调查必须透明进行,绝不容包庇任何人。

他表示,不可对此案掉以轻心,因为多种指控浮现,包括受害者坠楼、被推下去,以及遭到霸凌。

“我们的孩子在沙巴去世了,有人说是坠楼、有人说是被推下去,还有人说是因为霸凌。我们不会掉以轻心,也不允许它被政治化。”

“我们的指示明确,绝不姑息,不管是谁的孩子,是部长的孩子还是任何人,我都不会网开一面。”

安华指出,他亲自联系了全国总警长卡立依斯迈、总检察长莫哈末杜苏基,以及内政部长赛夫丁纳苏丁,以确保调查公正进行。

“我问(他们),(扎拉案调查)是否存在错误?如果有,就必须采取行动。这是一条人命,不管是穷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的孩子,在山上、陆地或海上,我们都必须关注,因为调查必须透明。我感到难过,因为这可能是我的孩子或孙儿。”

“由于存在疑点,总检察署已下令开棺进行尸检。”

他说,武吉阿曼刑事调查部总监古玛也已奉命前往沙巴亲自监督调查,以避免出现包庇特定人士的印象。

此外,据《沙巴媒体》报道,沙巴科学、工艺与创新部长莫哈末阿里芬出面辟谣,否认其孩子与案件有瓜葛。

“我从媒体上看到一些指控,说有个叫法里莎(Farisha)的人,她是我的女儿。事实上,我并没有叫这个名字的孩子,我的孩子们也不在那所涉案中学上学。”

“我们正在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我们不会针对这名学生所遭遇的事情妥协,我们要求继续公开调查,为死者伸张正义。”

当局于下午7点15分在实必丹甘榜美沙泊(Kampung Mesapol)的穆斯林墓园完成了扎拉的遗体挖掘工作。其遗体随后在晚上10点30分送至伊丽莎白女皇第一医院

8月10日

扎拉的遗体解剖程序始于早上11点40分,于晚上7点30分结束。解剖完成后,扎拉的遗体于晚上9点30分送回实必丹甘榜美沙泊穆斯林墓园。

8月11日

根据《当今大马》报道,扎拉的遗体于11日凌晨1点15分重新下葬在实必丹甘榜美沙泊的穆斯林墓园。

解剖当天,扎拉家属代表律师沙兰(Shahlan Jufri)全程驻留在解剖室内观察,据其说法,解剖室内仅有七人,即两名在隔壁观察区观察的警员、四名法医,以及他本人,进而否认有相关知名人物进入法医大楼的社媒传言。

“过程以最高诚信进行,现场只有法医、警员和我,没有任何政要(VVIP)。”

沙兰表示,如果解剖结果显示有刑事成份,或死因仍旧不明,则他们会将案件诉诸于验尸庭。

“我会与家属及法律团队商讨下一步。很可能会申请召开验尸庭。”

“我们已经报警,因为怀疑其中存在刑事成份,可能涉及霸凌。由于案件仍在调查中,我目前不能透露详情。”

沙兰说明,解剖报告完成后将会列为机密文件,一般只有在验尸庭庭审期间透过庭令才能获取。

另一名家属代表律师哈密则表示,作为调查的一环,半岛的一名专家将比对两次CT扫描,一次是在初次下葬前,另一次是在上周六。

同时由9名警官和成员组成的武吉阿曼刑事调查组,已被派往沙巴警区总部接手调查扎拉案件。

“派遣该特别小组显示,警方致力于确保调查是透明且全面。”

“警方严正看待每一起死亡案件。警方呼吁各方给予执法当局足够空间,以专业方式展开调查,并避免作出任何可能影响调查过程的揣测。”

8月13日

总检察署发文告指出,在审阅了警方于8月12日提呈的调查报告后,决定根据《刑事程序法典》(第593号法令)第 339(1) 条文的规定召开验尸庭,以查明扎拉的死因及成因,并确定其死亡是否涉及刑事成分或其他原因。文告强调,验尸庭程序将依照法律,以独立及透明的方式进行。

据《当今大马》报道,武吉阿曼刑事调查局主任古玛(M Kumar)指出,扎拉的死亡属于可疑情况,依法应进行尸检。尽管扎拉的母亲早前签署法定声明拒绝尸检,调查官仍应提出申请。他补充,由于未按程序申请尸检,相关调查官及其上司将交由武吉阿曼廉正与标准执行局处理。

此外,警方专案小组调查发现,扎拉在去世前可能曾遭受霸凌。

回到上一篇:

版权声明  本文乃编辑综合译写之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郑颖

拉曼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出生在吉打一个小城镇日得拉。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