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受委托调解一宗家族企业的纠纷,在几轮谈话中,我见了多位家族股东成员,听他们诉说彼此的不满,了解他们之间的冲突。这个家族企业已经经营近四十年,多位能干的第二代家族成员也加入公司。他们公司的商业表现相当杰出,在他们的行业属领导地位。多年来,公司稳定成长,同时获利率也可观。按理说,前景一片光明。
表面上看,这是一家成功的家族企业,成就让人羡慕。但是最近几年,家族成员却因种种矛盾而闹得不可开交。本来手足情深的第一代的关系也开始有了裂痕。他们常为了坚持己见,在会议中多次发生严重争执,闹得双方皆不开心。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现象在家族企业中十分常见。

家族企业不和的原因很多,如下:
- 权力与控制之争,谁来担任公司重要职位,年长一代不愿放权,新一代急于发挥,代际冲突加剧。
- 利益分配不均,有的家族成员参与经营,有的只是股东,分红和待遇引发不满。有人主张把利润再投资,有人希望分发股息,各执一词。
- 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分歧,一方重视稳健传统,另一方主张多元和激进扩张。大家对风险承受度、数字转型、社会责任等看法不同。
- 家庭关系矛盾,兄弟姐妹间的旧怨和个人恩怨,容易带入企业经营,把家事变公事,个人关系影响事业的经营。
- 治理与制度缺陷,缺乏明确的家族宪法和股东协议,家族成员角色与责任不清晰,导致互相指责。
一旦企业不和,高层会议冲突频密发生,家族成员各怀鬼胎,争吵,甚至冷战,难达至一致决策。管理效率因此而受影响,各自拉帮结派,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合作,整个组织如盘散沙。家族关系紧张,亲情被生意磨损,影响家族成员关系破裂。企业形象也因此受损,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如果不妥善处理,企业的发展会因此受到不良影响。因为决策会缓慢和摇摆不定,错失市场机会。专业经理和有能力的家族成员会厌倦内斗,选择离开。年轻一代因为这些纠纷,会不愿参与事业的发展,不愿接手传承。这对家族事业的传承也会有重大的影响。
“家和万事兴,不和则万事衰”。这句老话道尽很多家族企业的宿命。许多企业不是被市场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被不愿退位的长辈、急于掌权的后辈、各怀鬼胎的股东、无法沟通的家人而击败。

家族企业的真正挑战,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不让钱毁了亲情。
只有当家人愿意彼此尊重、信任、沟通,并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事业,家族企业才可能源远流长,历久不衰。
▌延伸阅读:郑秉吉专栏《血脉商道》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