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一辈子卖潮州粥的三兄妹——他们是老巷子里的守味人

在吉隆坡苏丹街从烟缠巷通往苏丹街的横巷里,有一家名为“肥仔唛粥饭档”的潮州饭粥摊贩,依着巷子存在了半个世纪。

年近70岁的邹氏三兄妹从父亲那一代接下重任后,五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摊子,传承最传统的潮州老味道,是责任使然,也是冥冥中所注定。

这里没有华丽的装潢,甚至可以用简陋一词形容。可是对老街坊而言,这是他们最眷恋的大众饭堂,说的是吉隆坡苏丹街从烟缠巷通往苏丹街的横巷里一家名为“肥仔唛粥饭档”的潮州饭粥摊。

漫长的一天结束后,老街坊聚在这里,吃着平凡的家常菜,与三兄妹聊天话家常,是疲惫市井生活中的一抹温暖。 岁月匆匆飞逝,三兄妹从乌发到白头,他们这辈子只做好一件事——将潮州粥的温暖带给客人,足矣。

访问当天,《访问》网记者与邹氏兄妹于早上相约在半山芭巴刹碰面。开食档绝非易事,背后有着繁琐的准备工作。每日添购食材的工作向来由二哥邹合永、二嫂及二妹邹美卿负责。

大清早,三人精神奕奕,又准备展开新一天生活。

疼惜妻子及妹妹的邹合永,这些年一把揽起买菜重任,直往菜市场走去,她们则走往里头的咖啡店,暂坐等待邹合永归来。

二哥邹合永揽起添购食材的重任,每天早上到巴刹买菜。(摄影:赖咏嘉)

买菜的当儿,邹合永熟练地在摊子间穿梭自如、与小贩谈笑风声,他笑说,他们到这菜市场买菜已半个世纪之久,与小贩们交情匪浅,小贩也会为他们预留新鲜食材。

他们每天会在买足两拖蓝的食材后,吃顿饱腹的早餐后就准备待会儿开工,等待着他们的可是一整天的体力活。

在半山芭巴刹买菜了半世纪,二妹邹美卿(右)及二嫂(中)与小贩结下好交情,小贩甚至会帮他们择菜。(摄影:赖咏嘉)

跟随他们回到摊档,他们立刻把握时间,马不停蹄地洗菜、备料、抹地,准备在下午4点半开档,一刻也闲不下来。我只得趁着他们忙碌的当儿,与他们聊上几句。

问及大哥邹合永去处,邹合华笑说,只有他们是全职员工,大哥将在待会儿开档时,才来为他们卖力,吆喝卖光所有菜肴。

隐身小巷半世纪  一铺养三代

隐身在简陋小巷的“肥仔唛粥饭档”,外观毫不起眼。用塑料布在上头搭起的顶棚,加上几张桌椅,就是这摊档的全部了。

“肥仔唛粥饭档” 从1969年搬来此处,见证了这巷子在半世纪岁月长河中的风雨变迁,小巷从原本的14个小档,剩至如今的“肥仔唛粥饭档”及“德记手工包”。

邹合华回忆,“肥仔唛粥饭档”的前身,是由爷爷所经营,隐身在茨厂街后巷“老鼠街”的潮州粥档口,从约70至80年前已存在,后来邹合华的父亲与兄长分家,各自以“肥仔唛粥饭档”及“潮州唛粥饭档”的店名经营。

“肥仔唛粥饭档”隐身在小巷,却无阻老街坊来寻记忆中的老味道。(摄影:赖咏嘉)

“爷爷从中国下南洋时,准备做点熟食生意,卖起了经济饭,养大了我爸爸那一代。后来到我爸爸娶了老婆,一个档口养不了这么多人,就再分出来。”

自邹合华等八个兄弟姐妹年幼起,父亲便要求他们每天到摊档帮忙,他们的童年围绕着这摊贩成长。“从我们懂得做工那时起,我们放学回来后,放下书包,就开始帮忙工作了,所以我们兄弟姐妹都没办法好好读书。”

后来,大哥邹合永选择出外闯荡,加上其他弟妹尚年幼,继承父业就成了邹合华的唯一选择。“本来有打算要出去的,但是这里需要帮忙,如果连我都出去,就真的没人可以帮忙了。但我不觉得不公平,当时需要帮忙,就回来帮忙了。”

20岁的邹合华跟从父亲(左)的心愿,留在摊档守家业。(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邹合华透露,以前他也曾梦想成为律师、医生等精英职业,奈何现实所逼。

“我将脚踏了进去,洗湿了头,就一定要一直做下去,直到没办法做为止。年轻时都没想过要转行,不像现在的年轻人,说不做就不做,当时我唯有继续爸爸的事业。”

邹合华一辈子都在这摊贩度过,他却不感遗憾。他反问,“这个世界这么多人,什么阶层都有,每个人都成为律师、医生,谁来做这个呢?”

至于其他兄弟姐妹,有的出嫁后转帮丈夫打理生意,而年幼的两名弟妹也相继离世,最后剩下他们三兄妹及其妻子,相守在这儿,直至现在。

家常菜五十年如一日  重现母亲好厨艺

另一边厢,厨房开始热闹起来,邹美卿在旁挥动锅铲,她将大把洋葱碎撒入锅中爆香,再混入蛋液,洋葱煎蛋在油里吱吱作响,慢慢煎成了金黄灿烂的颜色,香味满溢小巷,又一道菜肴热腾腾出炉!

“肥仔唛粥饭档” 的菜式五十年如一日,从星期一至五,每日提供共逾30道菜肴,煮的是母亲的家常味。招牌菜包括蒸咸鸡、木耳焖炸肉、煎熟鱼、梅菜猪肉、马铃薯猪肉等。

邹美卿从小开始向母亲学习厨艺,传承家常菜的美味。(摄影:赖咏嘉)

邹美卿也趁着空档,一边抹去汗水,一边向我如数家珍地介绍一些特别菜式。

她说,“红宝石”即是猪血炒韭菜,因深红色似红宝石而得名;“陈惠珍”则就是肉饼蒸咸蛋,因为有肉有蛋,谐音“肉弹”,因此便取了陈惠珍这名60年代红极一时脱衣舞娘的名字;“大姨妈嫁女”则是将节瓜、虾米、粉丝炒香,但是名称源头已无法考究。

“红宝石”(左)、蒸咸鸡(右上)、“陈惠珍”(右下)深得老顾客喜爱。(摄影:赖咏嘉)

邹美卿在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兄一姐,她的好厨艺从母亲那儿继承,从小就开始手握厨刀锅铲。后来,母亲因为患上白内障,不能让油烟熏眼,转由邹美卿掌舵厨房。

她透露,原本她想成为裁缝师,甚至已经完成裁缝课程,但是因父母的传唤,决定放弃兴趣,回来与兄长一同顾档。

如今,每日重复煮相同的菜,敬业乐业的邹美卿却从不感到厌烦,“这是我的职业,我一定要做,不会想着不要煮,有个使命在。”

从母亲手上传承的搪瓷盘,已经使用了50年,里头盛满了与母亲的温馨回忆。(摄影:赖咏嘉)

用来盛菜的搪瓷盘,是从上个世纪沿用下来的,外缘已经脱漆、颇具年代感,三兄妹却重复补了又补,舍不得丢弃。

邹美卿说,“这是我妈妈留下来的盘啊!有很多回忆,舍不得丢。外面也没有在卖了。”看起来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皆盛满了对母亲的绵长思念。

20岁的邹美卿及已经逝世的妹妹在摊档前合影。(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午过去了,久站了大半天,我的腿早已酸得不得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却不曾停歇,继续以快动作准备开档。

问及他们是否会累,邹美卿说,他们毕竟年事已高,又干了一辈子体力活,浑身酸痛在所难免,但刻苦耐劳已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习惯。

她更笑言,有时她早晨起床时腰酸背痛,反而在劳动一番后,筋骨得到舒缓,才舒服多了。

三兄妹合作无间  命中注定守家业

下午3时半,距离开档时间尚有一小时。邹合华用纸皮和木片,细心搭起架子,叠层起菜肴,准备就绪就能开档迎客了。

层层叠起的菜肴,甚是勾人食欲。(摄影:赖咏嘉)

大哥邹合永这才骑着摩哆车缓缓抵达,熟客也陆续到来,与三兄妹边闲聊、边等吃。“肥仔唛粥饭档”经营了半世纪,也有顾客同样吃足半世纪,眷恋的是这儿的人情味。

邹合永笑说,他如今已经是半退休状态,“我每天来这里客串,帮忙把菜卖完,就可以回家了!”

邹合永在年轻时,曾赴机械厂打工,后也曾经自立门户开设杂饭档,每天下班后再赶回来这儿帮忙打理。同时兼顾两个食档,当时的邹合永简直是蜡烛两头烧。再后来,他转在这巷子经营面摊,最终兜兜转转还是回来这儿了。

“或许我命运就是这样,我做什么都做不成,还是回来做这份工,顺命、认命咯!”

大哥邹合永嗓门洪亮,是这摊档的“宣传大使”,与顾客聊得不亦乐乎。(摄影:赖咏嘉)

下午5时,客人逐渐增多,邹合永中气十足地以洪亮嗓门招呼客人,语气风趣幽默,与老顾客一应一答斗嘴说笑。邹合华来回盛饭盛粥、加热菜肴,邹美卿则继续煮菜添菜。

三兄妹各司其职、配合无间,这是他们从青春少年至两鬓成霜的漫长岁月中,堆积起来的默契。

兄弟配合无间,默契十足。(摄影:赖咏嘉)

如今,已近古稀之年的三人,早就过了一般人的退休年龄,锅子坏了换、换了坏,都不知替换了几回,他们的身影却依然忙碌。

三兄妹说,日复一日,当然偶尔会感觉工作沉闷,但他们从未想过退休,也因此应了老街坊的要求,继续开档。

邹美卿爽朗笑说,“很多客人叫我们不要退休先,不然就没有家庭式饭菜吃了。所以我们就做下、休息下。而且我们退休之后,会很无聊,无所事事,没了精神寄托。在这里聊天,时间很快过,也怕老人痴呆症!”

她也感叹,“时间真的过得很快,当初做时才10多岁,现在都60多岁了,这样就过了50年。总之现在有得做、有得玩,就觉得可以了!”

这名老顾客在想念妈妈的家常菜时,便会来这儿吃上一餐。(摄影:赖咏嘉)

知足常乐的三兄妹,如今懂得慢下来享受生活,趁着周末休息,含饴弄孙享受乐融融家庭生活,再出门逛街、唱卡拉OK、看电影,偶尔出国旅行看世界,乐趣不比年轻人少。

老店后继无人  随时收档

“肥仔唛粥饭档”是在老顾客回忆里扎根的味道,同时也是他们三兄妹的子女对家的味觉记忆。一众子女自呱呱落地起,就在这儿的炊烟中成长。对一家人而言,这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他们回忆说,“孩子出生后,那时我们开档就把摇篮放在这里,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做工!孩子小时候也有来帮忙,忙完我们就在这里吃完晚餐才回家。”

即便如此,他们的孩子却无意继承,而他们也不希望子女继续这份辛劳。“他们有各自的理想,也不想继承。如果他们在外面赚到钱,那是最好的,如果赚不到,那就回来接手。”

老巷子的热闹场景,或许会消失,但却永存老街坊的回忆中,图为10年前所摄。(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眼看“肥仔唛粥饭档”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三兄妹坦言,若政府决定收回这片土地,他们亦无意换地盘重新经营。

“只要这里没有拆,我们都会继续做下去。但如果时代要改变,我们也没办法,不然真的几十年不变吗?” 邹合华说道。

邹美卿继续说,“我们也会老,很多东西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

我想,即使日后“肥仔唛粥饭档”不复存在,三兄妹昔日带来的温暖人情味,还是会留在老街坊的心底,永存下来。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3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赖咏嘉

《访问》编辑兼记者,从纸本杂志、电视台漂流到网络媒体,爱看好文章,盼写好文章。

杨智豪

《访问》制作人,曾于电视台打滚数年,参与制作过访谈节目、资讯节目、娱乐新闻等。

颜祖威

拍片的人,用汗水和劳力,再加上一点点的艺术天份,来换取生计的人。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