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Logo到底要多大这码事,相信广告设计师最有共鸣。情况往往是这样的——设计图已经定稿,所有细节都实现了客户与设计师的完美主义,却总会遭遇“临门一脚”(踹你一脚的意思):客户说他的主管问,Logo能不能放大?大难临头,客服部同事战战兢兢走向创意部,支支吾吾开口要求,设计师一听,脸上百般不是滋味。
暴走派会大发雷霆,责怪客户为何不早说,等要交货了才来说?坚决不改!(或等气消了再改,拖延到半夜要全世界陪着加班。)
哑忍派会在心里翻无数个白眼,继续默默地把Logo拉大,再接续把其他部分也一并调整。(白目且欺善怕恶的客服部会在这时候问:改Logo这么简单的事,应该可以十分钟后交货?)
真理派最爱问为什么。这下就要看客服部同事如何应对了。是盲从客户的指示,搪塞一句“客户要求的”?还是其实已经问明客户的意图,是经过一番讨论的最终决定。两种答案,往往带来不一样的结局。我指的,不只是设计图成品那种结局,而是客户对广告公司的专业的尊敬。
厘清客户意图至关重要,因为客户往往以“结果”而论,广告公司这时候就有必要提供优化的“方法”,等于是另辟蹊径,最后完成客户的要求。譬如,某房地产客户要求在海报上增加手机号码和电邮以让消费者查询详情,但其实这种所谓的call-to-action(行动呼吁)可以换成扫描二维码就好,既减少杂讯节省空间,消费者也无需费时费神记下。这样一来,品牌商、广告公司、消费者皆达成三赢局面。
回到问题,Logo到底要多大?
我一直都好喜欢联邦大道(Federal Highway)转上马大医院出口的那座桥,上班经过堵在路上,眼前就是一副长长直立的广告牌。有一阵子上面都是贴着麦当劳广告,文案写着“Selamat Pagi, Petaling Jaya”(早安,八打灵再也),产品主打麦当劳早餐。这广告令我觉得好有归属感,一大清早就在提醒你,早安呀,生活在八打灵的人,吃早餐了吗?(潜台词是:来麦当劳吃早餐啰。)
这时让我们来想一想,麦当劳的Logo到底要放在海报上的哪一个位置?又,到底要放多大呢?麦当劳毕竟太深入民心了。光看汉堡薯条就知道是它。那我们换过别的、不知名品牌好了。
假设你是长长车龙的一份子,挂在海报上的是一只手表,但品牌Logo却放在广告牌的最下方,排在最后边车辆的你,就算把身子伸出窗外也看不到是什么品牌。又或者,Logo就在右上角,但因为它太小了,又近视又初老且距离很远的你根本看不到。
所以,Logo要大还是小?要在什么位置?要黑白还是彩色?
Logo作为用来识别品牌的标志,重点其实不在高矮肥瘦,而是有没有适得其所。尺寸重要,位置重要,颜色重要,但在这些细节之前,首先要思考,并且是经过方方面面的思考——它要如何发挥极致,才能成功传达信息。
所以客户提出放大Logo这种要求,无非是要更凸显自己的品牌。Logo大不大,小不小,很重要,有时也很不重要。况且大小是一种主观判断,不少设计师其实根本没有更改Logo尺寸就把原图发回去,告诉客户改了,客户也这样信以为真。
回到马大医院那座桥上,你在车龙的尾巴,红灯转绿,你紧贴着前面的车辆向前移动,右转时刚好转红灯,你庆幸自己以最后一名的姿态完美越过。此时你突然大喊:哎呀!没注意到广告牌上是什么品牌!但也没关系啦,明天再看,你想。
明天你依然如常经过,如常忘记留心那副广告牌下,到底是谁家的品牌。明日复明日,有一天,它终究换上新的广告。而你从此就将那只手表忘掉。
延伸阅读:黄子扬专栏《广告勿语》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