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婆婆妈妈

会顶嘴的孩子更顶尖?

时代巨轮不断地往前推移,世界也一直不停地在改变。就拿教育孩子的方法来说,我的时代和我孙子的时代就很不一样,虽然中间的差异还没有到一个天,一个地的地步,但是我爸爸教我,我教孩子,和孩子教他孩子的方式,已经是不同,不同又不同了。

我的父亲那个时代采取的是威权教育,“棒下出孝子”是他从我祖父那里接受的明训,只要孩子行为逾矩,一定是藤鞭伺候。而我们当孩子的呢,即使挨打挨骂时皮痛心酸,也都乖乖接受。 因为我们都觉得大人会这么做,是为我们好,事实上我们也真的没有变坏。

等我当上了妈妈,回想起童年时对体罚的害怕,就不忍心让孩子从小生活在恐惧中。我对自己的期许是绝不体罚,忍无可忍非要口头教训时,也一定提醒自己注意形象,用字小心, 希望标榜“慈母”的我,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到了孙子这一代, 教育方式更加强调人本。父母对“稀为贵”的孩子,呵护得无微不至,他们宠爱孩子都来不及,哪里还会责罚他们?美国的朋友曾经告诉我说,父母即使气得发昏,恨得牙痒,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儿童受国家保护,如果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父母“吃不完兜着走”,面对的惨痛后果是难以想像的。

因为如此很多新一代的孩子没见过威力强大,盛行一时,伴随着他们父母长大的藤条,也很少被父母呵斥。他们多半跟父母平起平坐当朋友,有些地位娇贵的还干脆夺权在家发号施令。对于这样“本末倒置”的亲子关系,我常有一种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感觉。

到了孙子这一代, 教育方式更加强调人本。父母对“稀为贵”的孩子,呵护得无微不至。(图片来源:作者)

所以当不久前我看到台湾《天下杂志》的专题,赫然写着“会顶嘴更顶尖:世界级领袖都是这样长大”的专号时,着实吃了一惊。因为顶嘴,就是说话没礼貌。在我小时候,爸爸妈妈不管你顶不顶尖,只要顶嘴,就是犯了天条,如果没有得到一顿好打也会得到一顿好骂。即使在一切讲求自由民主的今天,缺乏恭敬心的顶嘴,我也不认为是沟通的好方式。

还好打开杂志一看,发现文章重点不在顶嘴,而是这么写着:哈佛学者花15年,研究该校毕业生与高成就者成长历程后发现,“虎爸虎妈”已过时。当代超级菁英,好像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脸书创办人祖克柏、湖人队球星勒布朗、YouTube执行长苏珊沃西嘉、以及善用 IT 红到日本的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唐凤等人的父母,都懂得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角色切换”。换句话说,这些父母都会适时适度放手,给孩子自由去选择他们的目标,同时他们也不做一言堂,反而给孩子发言权去表达他们的意见。

噢,原来这个专题的标题“触目惊心”,重点却是“给孩子选择权和发言权”,跟“顶嘴”无关,让我和一些父母可以放心了。

不错,教育方法与时俱进, “严刑峻法”和“一言堂”都应该慢慢走入历史,可是从古至今不分中外都强调的做人态度:孝顺、友爱、诚实、善良、谦虚、上进、恭敬等,也必须一直包含在教育的“内容”中。 一个孩子可以聪明,但是不可嚣张;可以自由表达意见,但是必须有礼。因为一个缺乏做人基本教养的人,不论智商多高,成绩多优异,事业多辉煌,都不会快乐,也不算成功。教养,从家庭开始,父母责无旁贷。所以我用这些话提醒我的儿子,希望他在教育他孩子的时候,会记得拿来当参考。

延伸阅读:永乐多斯专栏《婆婆妈妈》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39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永乐多斯

马来亚大学博士,曾在马大和拉曼大学任教,编写过华小和中学华文课本,出版过八本散文随笔、七本儿童小说,如今是电台节目《思想泉源》主持人。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