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就是生死

生命没有forever

他的太太问我:“他要死了,对吗?”

看着躺在病床的他正奄奄一息。这是他第二度被送回来慈怀病院,也是我第二度陪着他和他的家人。他比之前更瘦了、皮肤发黄、指甲发紫、腹部积水肿胀,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都收缩了。

“他要死了,对吗?”

“医生刚才怎么说?”我问。

“医生说不会超过24小时,他请我们要有心理准备。”

我看他很久才吐出一口气,再吸一口气、然后很久再吐出一口气。我对她说:“是的,他快要离开了。”

这一刻,窗外的蓝天白云无法抵消病房里的沉重氛围。他11岁的女儿搓着他的手,眼泪不曾间断。而他的太太握住他另一只手:“老公,你不要害怕,我和女儿都在这里。”

他的太太问我:“他要死了,对吗?”看着躺在病床的他正奄奄一息。(图片来源:Pixabay)

得到他们的允许,在这临终时刻,我就安静地陪着他们一家三口。

他再吐一口气,良久,再吐一口气。那之间隔了整整十五秒,嘴巴吐出以及吸进空气的速度愈见缓慢。她知道死亡已经即将成为事实,她抚摸着他的额头,用嘴唇亲吻了他的额头,对他说:“老公,你不要害怕。”

他的女儿一面哭一面说:“爸爸,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做了一张生日卡给你。”

“妹妹,你要把你做的生日卡送给爸爸吗?”我如此问。

她从书包里拿出那张自制的生日卡,那是一张用蜡笔涂上许多颜色,写上祝福字语的一张A4 paper。

我稍微移动了她的椅子,让她可以更靠近爸爸,也请妈妈站在女儿的背后。她开始念出一句又一句送给爸爸的祝福语:“Daddy, happy birthday to you…… I just want to tell you that you are my good daddy forever. I love you, daddy…… and I will miss you forever…… may God bless you forever……”(译:爸爸,祝你生日快乐……我只要让你知道你永远都是我最好的爸爸……我爱你,爸爸……我会永远想念你……愿上帝永远保佑你……)

女孩一面流泪,一面说给爸爸听。看见昏迷的爸爸流下眼泪,而妈妈一直在女儿的背后抱着女儿。爸爸的那些眼泪,我真心相信爸爸有收到女儿送给他的祝福。

女儿写给爸爸的生日卡里头出现好几次forever(永远)。对于我们心中不舍的亲密关系,我们都希望它可以永恒的存在着。只是,死亡把永恒给磨灭、也把关系给割断。真相是,人生中的每一段关系都没有永恒的期限。女孩的每一句话,仿佛就是每一个女孩即将失去挚爱的爸爸心中的呐喊。

念完之后,女儿继续握住爸爸的手。不久,爸爸大力地吐了一口气。之后,他不再吸进任何一口气了,肺部停顿了。半分钟后,我告诉他们:“他走了……”

他带着女儿的祝福语离开了。 女儿有些激动,可是我不阻止,也无法阻止。我让她内心的哀伤、感动、不舍都能在当下流动。一直叮咛她记得要深呼吸、递上温水给她。

我让他们两个人用手轻轻安抚刚去世的他,教他们如何慢慢帮助他阖上眼睛及嘴巴,我请他们继续和他说一些话。

女儿哭着和爸爸说:“爸爸,我会永远想念你的。爸爸,你要保佑我们,我和妈妈会好好的。”妈妈蹲下来,抱着抽泣中的女儿。

妈妈看着我,对我说:“阿量,他不再痛苦了。他患癌生病已经五年了,这段日子,他太苦了。他是为了我们而活着的。他太辛苦了。现在,他不再痛苦了。”

“他不再痛苦了。他患癌生病已经五年了,这段日子,他太苦了。”(图片来源:Pixabay)

最后,我对躺在病床的爸爸鞠个躬,我把这个病房的时间及空间留给他们一家三口,让他们一家人继续有亲密相处的时空。

很多时候,助人者要适时懂得自己何时退场,请不要一直赖在病房里不离开,误以为家属在这个时候很需要我们。原则上只要能让亡者和家属连结,对话、安顿好家属之后,助人者就需要离开现场,让他们一家人有一个没有外人打扰的空间。那个空间,才是他们最亲密的空间。

退场之前,我和妈妈及女儿说待会儿半小时,我和我的团队伙伴会再回来病房。请不要急着联系殡葬服务,请妈妈及女儿好好陪着爸爸,心里如果还有话想说,请继续和他说。妈妈告诉我,她想要和女儿一同唱圣歌给爸爸听,还有她想唱生日歌。不管是什么答案,我都会说好、都给予肯定及认可。

半小时后,修女、医生、还有我出现在病房。病人是天主教徒,修女建议我们大家一同为病人祷告。修女和妻子在床的右边祈祷着;医生、女儿和我在床的左边安静地聆听着祷告。最后,我们五个人围着躺在病床上的他……安静地,安静地透过祷告送别他。

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也是他的忌日。生命每一天都可以庆生,同时,它每一天都可能会结束。希望你能看见,珍惜活着,因为生命没有forever。祝福自己、祝福大家。我们下个月再见。

延伸阅读:冯以量专栏《就是生死》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4 / 5. 评分人数: 9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冯以量

投入临终关怀及丧亲陪伴的工作,是因为想圆一场梦;圆一场有关善终、善别、善生的梦。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