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情绪有价

“钝感力”真的好吗?

我第一次听到钝感力的概念是来自何炅(中国著名主持人)。在一集《朋友请听好2》的节目中,言承旭想约何炅,坦言自己没有勇气,因为怕何炅很忙,让何炅添麻烦。

何炅的暖心回应:“你要学会一个词,叫钝感力,对很多事情不要那么敏感,不要着急去做判断。你钝一点,慢一点。因为现在我们接受的讯息太多且繁杂,而且这些讯息不见得是直接渠道来的,如果你很敏感的话,你可能会被误导, 因为这一系列的讯息,并没有真正问过我。”

“钝感力”源于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一书,分享他在人际关系、婚姻、人生以及身心健康所培养和提倡的人生智慧。他认为钝感力有五种样貌,包括:

在《钝感力》这本书中,渡边淳一把钝感力分成五种样貌。(访问网制图)

1. 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 认定目标,即使挫败仍要继续挑战,
3.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 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 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在网络上,普遍诠释“钝感力”为不要太敏感、不要太介意别人的评价,不要太在意外界,过好自己的生活。

我也觉得“钝感力”对于我们在面对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和不同的声音,以及面对人际关系是一种必备的珍贵能力。但是,我会选择再诠释“钝感力”:钝感力不代表不要敏感。因为敏感是一种珍贵的特质,“敏感”给予我们许多的感受力,让我们可以感受世界、启动内心的灵感和艺术美感、连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适当的“钝感”和“敏感”是一种重要的特质和能力;但过度的敏感和钝感比较是不太健康的状态:过度的敏感可能来自受伤和创伤经验,而过度的钝感是为了活下来的一种屏蔽保护方式。

过度的敏感与钝感都是不太健康的状态。(图片来源:freepik)

我认为“钝感力”的反面不是敏感,而是“过快的反应和认定的习惯”。很多人际关系所受到的苦,常常是来自于过度在意这份关系,而敏感于对方所说的,同时迅速认定对方就是这个意思,却没有很好地沟通与核对。过快的敏感和认定,常会让当事人僵住、不知道如何回应或展现过激的愤怒反应、或认定对方就是这个样子,想要逃避对方等。很多时候,这份认定和敏感,未必就是真相。

在2024年8月份,一对马来西亚夫妻因啦啦粥的价钱不合其心意,就暴怒和老板娘发生肢体的冲撞。从介意啦啦粥的价钱到暴怒,其实就是一种过快的冲动反应和认定的习惯,当事人无法慢下来,钝下来,先觉察自己的看法和情绪未必是对的或事实的全部。

所以,钝感力不是否定感受,而是放慢一点,让自己的敏感的冲动反应先延迟,让这些生活上的情绪冲击和思想上的认定减缓一点,才做内心的整理。因为当你训练自己有能力在特定的时间不做反应,甚至不受冲击过度影响,这些“延迟反应”会让你找到一些自控力,此时你会发现一些让你当下过激的事件,似乎没有想象得这么重要。

网络上许多碎片化的资讯,容易让人陷入内耗。(图片来源:freepik)

网络的世界常有不同的声音以及过载和碎片化的讯息,有些是充满恶意的攻击和污蔑;有些是片面和不完整的讯息。与其让自己陷入内耗的自我循环,不如练习钝感力:放慢一点、钝一点,不用这么快反应和做判断,放下网络和社交媒体,然后日子照常过活。过了一阵子或几天后,再回来观察,梳理自己心情,找朋友和一些资源抒发和支持;就会发现真实生活的互动,比网络虚幻的形象和评价重要得太多了。

我同事曾坦言:“我会让不认识我的人在背后说我的坏话,因为实际的利益和事情处理比较重要,他们的议论不会真正伤害我(他们目的可能也不是为了伤害我,而是宣泄、消化挫折和差异或纯粹吃瓜),但失去某些利益或福利才是实际的伤害。”

这个说法,不是要你成为利益主义,某个程度上,这个也是“钝感力”的训练,放慢一点,允许自己在意,同时认清那一些是实际的伤害,还是只是情感和自尊的需求。

练习“钝感力”,允许自己在意,同时认清那一些是实际的伤害,还是只是情感和自尊的需求。(图片来源:freepik)

“钝感力”的训练不是为了剥夺你的观察力和人际敏感度,而是为了延缓你的“立即反应”和“习惯性内耗”(自我反刍),并能够事后理性思考和情绪照顾。如果发现自己真的介意对方的反应,就要承认和面对这份在意,而不是运用“钝感力”来否认自己的情感或麻木自己真实的反应。

“钝感力”的训练也要视乎年龄,如青少年的人际敏感度会较为强烈,因为他们当时的生命任务就是学习融入群体以及建立稳定的自我形象。大人或父母盲目地让青少年学习钝感力并且一昧地提醒他们“不要介意别人的评价“并非明智之举,青少年只会更加挫折,因为当时的他们是不容易放不下那份人际的在意。

青少年的人际敏感度会较为强烈,父母应该先接住孩子的情绪,再陪着他走过人际挫折。(图片来源:freepik)

大人可以先接住孩子的情绪,知道他们的在意点,允许他们在意,并且陪着他走过那个人际挫折的历程。有安心以及被接住的人际挫折经验,反而有助于青少年未来发展更成熟的钝感力。

允许自己“敏感”和“在意”,那是重要的人际力;同时运用“钝感力”延迟我们内心“自以为是”的冲动和反应,让自己的控制力、理性以及情感可以稳定地运作,更有智慧地处理事情和回应人际关系。

延伸阅读:张志伟专栏《情绪有价》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9 / 5. 评分人数: 1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志伟

热爱故事、人性和心理的生命陪伴者,相信情绪有存在的价值。现为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