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鹏程万理

沉没的《驱魔面馆》

我看完了《驱魔面馆》,很后悔为什么不在11集左右就停止。我觉得这部剧欺骗我的感情、浪费我的人生。

为什么我会开始看呢?这部戏在Netflix上排名十大不是主因,主因有朋友推荐,我已经决定和他减少来往。究竟这部剧有什么问题?尽管此文谈不少剧情,但其实不是影评,我只是要先告诉你编剧能有多懒。

这部奇幻剧开始时还不错。“融”世界中类似神人的角色和濒死的凡人订定契约,让他们成为拥有超能力的驱魔人,负责捉恶鬼。几位主角经营面馆,这里也就成为他们的基地,除了苏汶(剧中男主角),好像全部人的生活起居都在这里,怎么会这样?因为可以省下租用其他场地的预算,剧组不用跑来跑去,更重要的是方便角色互动以推进剧情。

但这个面馆的点子是浪费掉的,除了平常让大家坐在一起吃面聊天,并没有什么功能。几个老板要开店也可以,不开店也罢,面馆既不是助力也不是阻力。如果能着墨多些,说身为驱魔人也要赚钱维生,观众看主角如何平衡工作和捉鬼或许会很有趣。

比如韩国电影《极限职业》里的警察,为了查案而在毒贩基地对面经营炸鸡店,生意居然好到不得了,主角被逼在做生意和执法之间取舍。面馆完全错过了这个机会,而且老驱魔人崔将岉是资源无限的财主,驱魔人根本不需要工作。这面馆的设定失败,但不要紧,还可以继续看,因为剧情还算有趣,角色还算讨喜。但越来越多不明所以的安排持续发生。

照理说“融”这个地方应该是蛮重要的,但那身穿白衣的四条水究竟怎样担上那个工作,我一直在等剧情交代 ,但始终没有。这几个公务员除了喝茶聊天以外,没有实际工作,不管发生什么错误,全部“卸膊”给底下工作的驱魔人。

《驱魔面馆》海报。(图片来源:Dramamilk)

编剧似乎没想清楚“融”境到底是怎么操作的。有一幕戏要审判驱魔人的失误,来了一位融的长官,这世界应该有某种制度吧,但没再交代细节,长官此后不再出现。还有,那只狗是干嘛的?

这是个奇幻世界,固然可以天马行空,但还得在情理之中,游戏规则要订好。《驱魔面馆》有16集、有每集一小时的时间、空间足以做好这件事。你看电影John Wick,在两小时内能把虚构的杀手经济交代清楚;你看Matrix也一样。如果规则没定好,观众就不知道究竟主角面对的困难究竟是重大的挑战还是小菜一碟,那我们还能怎怎样投入感情?

明明褫夺了苏汶的驱魔人资格,为什么他还能轻松打败恶霸申赫宇?他不是失去了超能力吗?崔将岉是退休的驱魔人,为什么他还拥有删除苏汶记忆的超能力?为什么他私自保留苏的记忆,却不需受融界惩罚?为什么只删除苏一人的记忆,那些看过他行走如飞、一个打十个的同学们全都放过?这些公务员的接触追踪也做得太差。

《驱魔面馆》中的苏汶。(图片来源:奇摩电影)

退休的崔将岉和哪个融人有链接?为什么后来还能参与驱魔?超能力是不是像退休金那样,退休了还能每个月给你一点点?此时我已有了结论:不是编剧喜欢,就是制作人喜欢;不是制作人喜欢,就是导演贪方便。后面越来越乱水。

你不能把恶鬼变得太强了,才来编造新游戏规则打鬼。那几根Gandalf魔杖之前完全没有伏笔,这下子要用到就瞎掰出来。奥斯卡得奖编剧Aaron Sorkin说:如果你让观众看到一把枪,这把枪后来就一定要用上;如果你的角色必须要用到枪,这把枪一定要在之前就先让观众看到。

《驱魔面馆》从头到尾都没交代过一个驱魔人能和两个融人有链接,需要让主角变强时就瞎掰;明明说好每位驱魔人能有一种超能力,后来苏汶也能使用念力了,只差不会飞而已。

撇开超自然世界不谈,这部剧其他部分也是失败的侦探片、阴谋片。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申明辉要杀害金英林?连动机都不交代,故事讲到后面就完全放弃这条线了。为什么金英林的好友张秘书明知老板杀人,还敢继续服务?你老板样衰一点你都想辞职啦,何况是杀人犯?至于为什么环境污染的丑闻可以轻易混过去,姑且算了。

那些反派,都有机会塑造得更立体的,编剧错过了一万个机会。比如卢恒奎、卢昌奎的兄弟情,为什么卢恒奎对曹太伸如此忠心?申明辉、申赫宇之间的父子关系刻画近乎零,有必要时候就flash back随便讲一下。申赫宇沦为一个帅气的沙包,负责被打和被救。只有池清臣和养父相弼之间还算有些戏。

看《驱魔》的同时我也在看《夜魔侠》(Daredevil),大反派Kingpin是个可徒手杀人的大魔头,可是他也有理想、也有爱人、也有朋友。他和手下的友情在故事中隐隐透露,毫不渲染。手下突然死去,我还会觉得惋惜。坏人最终失败,却仍旧惹我同情。《驱魔》好像完全不明白观众需要时间和理由去认同角色。

《夜魔侠》中的大反派Kingpin是个可徒手杀人的大魔头,可是他也有理想、也有爱人、也有朋友。(图片来源:Den of Geek)

一开场就死掉的驱魔人澈中,在结局有出现,但我不care,因为根本没看过他和队友并肩作战。临近结局才突然安插一个新的驱魔人吳正久,貌似贾模度的好友,但用完了又让他立刻死掉,我也不care,理由一样,我对他完全陌生,他就像那几支编剧爽爽就掏出来的Gandalf魔杖。是不是哪家经纪公司看到此剧有潜能,才求导演故意挖个空间塞个演员让他曝光?就好像最后一集那些植入行销的饮料、西装那样。

这部戏严重烂尾,我还是看完,一边看一边希望它会突然恢复正常,尽管明知不可能。为什么我还看到最后呢?因为沉没成本谬误(Sunk Cost Fallacy)。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已投入、无法回收的成本,这是商用词汇。

举个例子,某公司投入资金研发产品,比如说菲林吧,做好以后发现时代变了,大家都改用数码摄影了,但公司管理层觉得不能“浪费”投资,于是执意推出已不能卖的产品,结果造成更大损失。这便是陷入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谬误并非只在商业上发生, 生活中也有。比如说你买了一张RM20的戏票,要开车时却发现车子抛锚。为了不“浪费”戏票,你花RM30搭车去电影院。其实你大可放弃那RM20的沉没成本,改日去看反而会更节省。

生活中的沉没成本未必是金钱,时间也是。比方说男女关系吧,你和男友相处三年后发现他不思进取,本想分手,但又想到已投资了三年,此时放弃岂非血本无归?于是你便浪费更多时间自我折磨。

生活中的沉没成本未必是金钱,时间也是。(图片来源:Pixabay)

我追《驱魔》也因为一不小心陷入沉没成本谬误——已经看10集了,总要追到结局才“值得”吧?这当然不是理智的选择。正确的决定应该是减损,反正结局会如何也猜到了。

这不算是影评吧?只是顺便说说剧本究竟错在哪里 ,还有究竟是谁造成这些错误。编剧吕志娜肯定有责任,但并非全是他的错,此剧中途换编剧了,理由是吕志娜不认同剧组所要求的剧情发展。

拍一部戏,能干涉剧情的人太多了,制作人、导演、赞助商等等,编剧有时候很无助也很无辜。(图片来源:网络)

拍一部戏,能干涉剧情的人太多了,制作人、导演、赞助商等等,编剧有时候很无助也很无辜。我本意不是要写影评,只是要为你分析一下为什么明知变成烂片了你还执意看到最后,希望以后我们都能及时停止浪费时间。

当初你又为什么开始看呢?也许因为你听说《驱魔》在韩国很红,好奇找来看看,但更可能的是你看到Netflix排行榜上它排名十大,顺手点开 。我们接收什么娱乐内容,仿佛都在被大数据和网路服务左右。我建议你不要再相信所谓十大,也许十大是串流服务自己捧出来的,而且别人的品味未必代表你的品味。

《驱魔面馆》如果开拍第二季你还会看吗?我不会看,谬误一次就够了,如果还自愿地再去受骗一次,那么活该我沉没。

延伸阅读:周若鹏专栏《鹏程万理》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周若鹏

专栏作家。著有诗集《相思扑满》、《速读》、《香草》,散文集《突然我是船长》、杂文集《杂乱有章》与《男人这东西》。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