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平凡人生

自由重不重要?

自由重不重要?

每次谈这个课题,我们就会联想到自由和面包的对峙。站在反对的一方,自由被赋予不切实际的梦想、放任以及逃避责任。有得吃,可以活下去,自由算什么?

我总觉得,追求自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和食物、空气一样的。为此,人类总是向往天空的飞鸟,加以歌颂、赞美,很少去讴歌在地上爬行的蛇虫。

一个人如果没有行动的自由、思考的自由,语言的自由,人生选择的自由,纵然衣食物无缺,也会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除非这个人被割除前额叶,成了一个活死人,没有思维,没有情绪。

不得不承认,“自由”常常被错误赋予负面的标签,现今很多人滥用自由,打著自由的幌子放任自己。你看一场足球世界杯,有一些国家,赢球也骚乱,输球也骚乱,看那些街上乱窜的人们,疯狂地宣泄情绪,看似十分自由,实际上是情绪的俘虏。自由不只是外在的行动,也包含了心灵的层面。

自由,即是独立自主,从世间法而言,它意味著不受社会观念的束缚、左右,乃至不随波逐流。从佛教的出世间法而言,自由是不被内心的贪嗔痴慢疑所束缚、捆绑,而是用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命。

很多可能没有想过,生于2600年前的佛陀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不受一切观念的束缚。

佛陀的教理,能够在中国广为流传,是一个奇迹。印度文化,原本就有离开家庭、远遁山林的这一块,王公大臣亦不能免俗。

中国文化,定尊儒家之后,从小到老,“家”成为最重要的单位:“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以上说的是青壮年,年纪大了,理想的是“含贻弄孙”,还是没有离开家门。

所以,像佛陀“背弃妻儿父母”、“去国离家出走”的行为,大概放到儒家,是不会赞同的。

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是因为在汉代之前,各种思潮百花齐放,并非只有儒家。乃至于汉朝建立初期,推崇道家的休养生息,一直到汉武帝即位,才任用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在这之前,道家思想已经遍地开花。

为此,在中国人的思潮里,除了君臣父子、家国之外,还有一个浩瀚无际的宇宙,人可以突破一切的框架,与宇宙接轨。

这是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在现实世间,儒家和法家很有实际用途,但是佛家和道家的精神世界,却能在现实世界之外,触及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方。

那个叫自由的地方。

延伸阅读:沈明信专栏《平凡人生》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沈明信

文字工作者,历任新闻记者、杂志主编,行文于世的最大企图,是从人生的日常,发掘、书写人世的平凡之美。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