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情绪有价

你有拖延的习惯吗?别再怪自己懒惰了

我们对拖延(procrastination)有一定的误解,误以为拖延是不好的,是在逃避,是一种偷懒的方式。

其实不然,拖延是一种控制感,是大脑协助我们抗拒复杂、痛苦或无法达到期待的事件,同时无意识地运用某些方式转移注意力,或回避有关事件。那些方式可以是爱困(想睡觉)、发呆、无法专注、摸鱼、努力想方法却没有进展、没有灵感、不懂怎么开始、没有动力,或是过于专注完成某些不太重要的事物。

拖延和大脑很有关系,我们大脑特别是边缘系统(生存脑)的部分,会希望我们趋乐避苦。你可以把拖延想象成一个顽皮的小屁孩,这个小屁孩让我们理解生活是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是可以拥有不做正事的掌控感。

但,如果你的人生都被顽皮的小屁孩带领着,那就前途堪忧了。通常,我们的理智会与适当的焦虑情绪相互配合,来提醒自己准备做正事了!

你可以把拖延想象成一个顽皮的小屁孩,这个小屁孩让我们理解生活是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乐趣,是可以拥有不做正事的掌控感。(图片来源:Freepik)

那为什么拖延者会有内耗的过程?

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拖延者都在“被动拖延”(passive procrastination)。被动拖延者在拖延的时候,并没有享受拖延的时刻,而是一边拖延,一边被罪恶感、内疚感和焦虑淹没着。与此同时,当这些感觉越发强烈,被动拖延者便会觉得更内疚,更不想面对自己,于是就会更加陷入拖延的状态里。最后,被动拖延者会因为焦虑的驱使,临时完成工作,感觉自责,下一次反而更无意识地拖延,这样的过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也造成精神内耗。被动拖延者极少对自己慈悲,反而经历着极大的压力和焦虑。

有趣的是,不是所有拖延都是负向的,“积极拖延”(active procrastination)反而会有正向的效果,甚至可以提升效率和创意。积极拖延,顾名思义,就是主动选择把正事先放一边,故意拖延到临近最后期限或适当的时机,才开始进行有关的正事。但在拖延的当儿,积极拖延者虽然看似没有进行正事,可其实他们的大脑在自行运转,撷取资讯、探索不同的可能性,进而产生解决正事的新创意和灵感。

许多研究证实,积极拖延者会更容易诱发创意,也更容易享受无聊。允许自己感受无聊,可以提升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意。他们看似没有开始正事,其实已经开始为工作做准备了,如收集资讯、思索灵感、完成小部分的工作等。积极拖延者具备更多的灵活性,能够在危机时迅速做出调整。

如果你是被动拖延者,长期受困在自责和罪恶感中,或许你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归咎于时间管理不好、懒惰、逃避等等,而是明白自己正在经历情绪的挑战。大部分被动拖延者的大脑杏仁核(生存脑的危机感应中心)肿大,同时和前额叶(理智脑)的部分连结不强。这极有可能是因为过去受到许多惊吓、恐惧和创伤,而对复杂的事务、不喜欢的工作内容以及应该要完成的事项,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被动拖延者需要花费比一般人更多的情绪成本,才能直面需要完成的工作。

被动拖延者需要花费比一般人更多的情绪成本,才能直面需要完成的工作。(图片来源:Freepik)

被动拖延是为了对抗“痛苦”,却也带来更多痛苦。

被动拖延者可以学习:

  1. 不和内在情绪纠结,要知道拖延的行为可能源于内心存在某些压力或恐惧,需要去探索原因,而不是简化成“都是自己的错”;
  2. 允许自己适当地拖延,如允许自己故意拖延半小时;
  3. 一旦有罪恶感和纠结,可尝试刺激前额叶(理智脑),如:倒数五秒(可以以复杂的数字,如从100开始倒数5个数字)就立刻行动;
  4. 先行动再说,不过度思考事情的难度,也不沉浸在自责情绪里;
  5. 生活中,可训练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行动和感官上,多练习正念,减少自动化的拖延习惯。

有拖延习惯的名人有:J.K. 罗琳、史蒂夫·乔布斯、李奥纳多·达文西、莫扎特等等。从事创作、创意、艺术、科技的工作,常需要通过积极拖延来撷取创意、崭新的角度和想象力,甚至爆发惊人的效率。

积极拖延者重视可能性和创意,即刻行动者则重视效率和行动力。

世界需要多元的存在,我们也需要拥有丰富的面貌,允许自己即刻行动,也允许自己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拖延,给予自己和事情空间,不执着于即刻解决眼前的事务,在必要的时候成为一名积极拖延者。

延伸阅读:张志伟专栏《情绪有价》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志伟

热爱故事、人性和心理的生命陪伴者,相信情绪有存在的价值。现为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