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情绪有价

不要躲在没有“拒绝”的美好世界

你害怕面对拒绝吗?这很正常哦!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伊登·克罗斯(Ethan Kross)与一群研究者邀请了40位研究对象,让他们在实验中经历左手臂被烫热的痛觉刺激,也让他们回想前任伴侣和被拒绝的回忆。这两个情况都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观察脑部痛觉感应的区域。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挫折和被拒绝(Social Rejection)所带来的痛苦,与生理上的痛感是一样的,都能激发大脑的痛苦感应区域。

这项研究证实,社交挫折和被拒绝确实会带来不舒服,甚至会有受伤和痛苦的感受,就如生理上的痛苦一样。所以,我们在被他人拒绝时,拥有这些感觉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是群居的族群,需要拥有社区归属感,因此也需要通过“拒绝”带来的不舒服来适应人际互动,协助生存。

既然会很痛,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被他人拒绝或拒绝他人吗?

恰恰相反,生而为人的我们,更要适当和正向地面对“拒绝”。

生而为人的我们,更要适当和正向地面对“拒绝”。(图片来源:Freepik)

经历被拒绝所带来的痛苦和受伤,会引发我们情绪脑——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做出以下反应:战斗(fight)、逃跑(flight)、冻结(freeze),以及讨好(fawn)。这些反应会让我们掉入惯性,本能地回避拒绝,也不敢说出自己的需求(needs),认为被拒绝是一件可怕的事,并对抗任何拒绝自己的人。

如果放任自己完全跟随情绪脑的反应来行动,那就太可惜了!

因为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不是拒绝本身,而是我们面对他人拒绝时所产生的羞愧感(shame)和焦虑。羞愧感会把“拒绝”转化成自我攻击和否定,误认为被他人拒绝就代表个人价值被否定、自己不被喜欢,或自身能力不够好。羞愧感也会让我们把脆弱的感受藏起来,不让自己有机会和其他人分享内心的情绪。

于是,羞愧感把被拒绝后带来的痛苦感受变成尖锐的武器,自我伤害或攻击他人。

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被他人拒绝后,拥有受伤、失落和疼痛的感觉是很正常的事,而这并不代表个人价值和能力被否定,同时让自己勇敢地敞开内心与信任的人分享脆弱的感受,好好消化失落、哀伤和难过等情绪,那么,被他人拒绝这件事就会转化为生命的印记和经验。

每一次的“拒绝”,其实都能让我们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知道自己的极限,以及可以进一步成长的面向。每一次面对他人的拒绝,也让我们能够看见多元的视角,理解每个人拥有不同的考量,并学会尊重他人的需要。

每一次的“拒绝”,其实都能让我们认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知道自己的极限,以及可以进一步成长的面向。(图片来源:Unsplash)

被拒绝这件事,虽然没有想象中可怕,但我们还是无意识地想要抗拒,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好好面对啊?

知名部落客蒋甲认为:“没有永远的拒绝,你只是暂时不被接受”。因此,他对自己发起了“100天被拒绝”的挑战,并在TED Talks的舞台上分享自己面对拒绝的历程:

  1. 向陌生人借100元:他在过程中发现,逃跑是我们面对拒绝的惯性,逃跑是正常的
  2. 要求汉堡续杯:面对尴尬场景,发现很多情况原来是可以交涉的,不一定要逃跑;
  3. 请求在陌生人的后院里种花:在后院主人拒绝他后,蒋甲问为什么,主人说出原因,并请他去询问对面家喜欢花的主人,这次,他真的成功把手上的花种到陌生人家里。这个过程让他懂得,在被拒绝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为什么”
  4. 请求当星巴克迎宾员(Starbucks greeter):他在交涉的时候,真诚说出“这样做很怪对吗?”,服务员点点头,并允许让他当迎宾员。蒋甲学到了,我们可以真诚说出自己的窘境
  5. 争取成为大学讲师:即使面对拒绝,他也不放弃,最终成功争取到大学讲师的职位。蒋甲劝勉,我们不应放弃,要勇敢面对拒绝,勇敢实现梦想,满足自己的需求。

所谓的“拒绝”,有时是一种人际上的挫折,有时包含外在社会的考量,有时是基于他人的自我尊重,有时则是生活中的限制。

想要勇敢建立关系,就不得不经历被拒绝的可能;想要争取得来不易的机会,就需要面对不确定性,并仍然勇敢和积极争取。

所以,被拒绝这件事,虽然会让人感到失落和不舒服,但我们不需要让自己停留在被拒绝的感受里,而是应该学习克服它,迈向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们不需要以“他人的拒绝”来定义自己和决定自己的人生,而是应该为了自己的需求向他人勇敢说“不”,也抱抱被拒绝的自己,再次勇敢出发。

延伸阅读:张志伟专栏《情绪有价》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张志伟

热爱故事、人性和心理的生命陪伴者,相信情绪有存在的价值。现为马来西亚注册与执证辅导员。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