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无关痛痒

大马女性的乳房生命线

过去的粉红十月Pink October是世界乳癌醒觉月。我国卫生部把今年的主题定为“Together We Rise” 。我想Together不应该只是女性同胞间的齐心协力,就像Barbie的粉红世界里也有个Ken一样,Together应该是男女老少全民总动员。因此为了不让这篇文章只局限在关注健康议题的读者群,我在标题上耍了小心机:一是去掉“乳癌”字眼(以免吓跑闻癌色变的读者);其次是寄望在碎片化网络速读时代,关键字决定文章流向与流量的前提下,网络流向计算法能把标题关键字“乳房”和“线”延伸到——不分男女——关注女性事业线的对象群。

我想Together不应该只是女性同胞间的齐心协力,就像Barbie的粉红世界里也有个Ken一样,Together应该是男女老少全民总动员。(图片来源:Bloomthis网站)

说到事业线,在看似开放、随时都能在社交媒体平台看到一般女性大方展露身体和胸前事业线的环境下,乳房检查的普及率却是Now you see it,now you don’t的吊诡现象。以我国为例,每四位年届40岁及以上的女性当中就有三位(75%)未曾做过乳房X光检查(Mammogram)。更让人心疼的是,我国近半(48%)的乳癌病例在诊断时往往已是晚期乳癌。

这意味着什么?纯粹是宣传不够、民众乳癌筛查意识低落吗?不妨看看由国内一所非营利的智库研究中心IDEAS(Institute for Democracy and Economic Affairs)于今年二月份发表的针对我国乳癌疗护从发现、诊断到治疗各个环节的现况总结与政策报告:

图1: IDEAS发表关于我国乳癌现况的政策报告封面。(图片来源:IDEAS)

报告中提到,2014年临床乳房检查(Clinical breast examination, CBE)率从2006年的52%上升到了65%;而乳房X光检查率更是从8%(2006年)上升到26%。单从表面数字看无疑是明显的进步。按常理当这两项乳癌筛查比率提高,意味着更多乳癌病例能及早发现和诊断,那么晚期乳癌的发病率应该随之呈现下降趋势,但为何2012-2016年间晚期乳癌(第3和4期)的发病率相较于2007-2011年竟然不降反升呢?(如图2)

图2:我国乳癌病例在诊断时的癌症分期。(图片来源:取自前文提及由IDEAS发表的政策报告)

背后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筛查不足,其二是诊断延滞。撇开个人因素如教育、收入或社经地位以及个别种族的文化与社会习性影响之外,筛查不足与诊断延滞的关键其实还得回到医疗体制与施政,包括特别值得探讨的乳房X光检查设备可及性——有需要的人如何能方便地获得这项服务?

乳房X光检查是目前公认的乳癌筛查最理想手段。虽然对于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或落后国家来说,由医护人员进行的临床乳房检查(CBE)是(较符合经济效益)及早发现乳癌的重要方式;但乳房X光检查却仍是及早诊断乳癌的主要工具。回到前文提及在2014年提高至26%的X光检查率,这数字其实反映的仅仅是至少做过一次检查的人口比率。可是乳癌筛查(无论是CBE或X光检查)并不是one-off人生只做一次就够的检查。目前国内指南建议一般(非高风险)女性从50岁开始应每两年进行乳房X光检查直到74岁。不仅如此,我们也无法从现有单薄且松散的这些数据中得知:有多少比率的CBE或X光检查确实遵循了指南中定期检查的建议?私立医疗单位的乳癌筛查比例又有多少?各个政府诊所每年进行的CBE比率有多高?在CBE中发现乳癌可疑的病例有多少确实进一步做了乳房X光或其他影响学检查?检查率在各县市分布的情况如何?

许多诊断延滞的病例恰恰就在这些“遗失”的数据中发生,环环相扣,结果便是一直居高不下的晚期乳癌发生率。

你也许会问:定期检查乳房(不管是自我检查、让医护人员临床检查CBE还是乳房X光检查)能预防罹患乳癌吗?答案是:不能。好比驾座的安全气囊和安全带不能预防车祸一样,我们其实难以真正预防乳癌发生(除非你一早做乳房全切);但我们能做的、该做的也值得投入精力与资源去提升和改善的是:预防晚期乳癌。比起早期乳癌仍有70%以上的五年存活率,我国乳癌晚期的五年存活率却不到60%(第3期),而第4期甚至只有区区17.3%。由此可见及早发现和诊断乳癌有多大的影响。

搬出一堆数字,或许比不上说一个乳癌病人的故事来得让人深刻。但要修正和改善医疗施政却不能不从采集得当、解读得当的数据入手,并结合患者的切身就医经历来分析。因为政策影响的毕竟不仅仅是一个个体。

但若非得煽情才能Together We Rise ,我想说:乳房是人类为哺乳和孕育新生命而生的器官,它值得我们赋予生命线的长度去度量它,而非以事业线的深浅来打量它。

延伸阅读:丘桦真专栏《无关痛痒》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丘桦真

在临床看诊了十年,出过两本书,因突然想不开念了个公卫硕士。现在的职业是个三言两语说不清在做什么的“不看病人不看诊的医生“(叹)。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