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伤亡惨重,人心惶惶,尤其是家中有幼儿的,更是茫茫然不知如何进退。为人父母的心情我懂,各种为难,各种决定后面,孩子所要承担的风险我更懂。但是不管局势多么困难,孩子的成长和培养不能停顿,因为疫情终将离去,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远。
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这两年,固然贯彻了孩子的成长和培养不能停顿的精神,却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首先是老师和家长观念不同步的问题。很多家长之前把孩子往学校一放,一直到下午接回,期间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危和学习。可以说是家长仰赖学校解决了很多问题。被关在家里期间,角色互换,学校为了保证孩子学习成效,许多时候需要家长协助,结果部分家长们不行了。
所以很多老师忍不住诉苦,投诉怪兽家长的帖子在网上屡见不鲜。老师认为孩子是你的,我需要帮忙,家长怎么可以袖手旁观?家长认为教书是你的责任,期间有任何问题你要解决,我要工作,不可能守在孩子旁边。孩子呢?孩子就在鞭长莫及的家里愉快的享受网路世界。
我最近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尤其开学在即,很多家长开始寻求帮助,孩子们沉迷网路,不上课不交功课、脾气暴躁不配合,甚至不理不睬不回应,家长没有办法或者没有时间没有心力处理,只能向外求助。
我在想为何临近开学才求助呢?估计是怕孩子回校被老师处理(不太敢处罚,只能用处理),亡羊补牢吧。为什么不是怕孩子学习跟不上而求助呢?说实话,我们一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我的观察是很多家长根本不关心教育,学校只是廉价的托儿所,成绩对家长而言,真的不重要。

我也认为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不能说不重要。很多家长对孩子金钱的丢失远比成绩的丢失紧张多了。当然,还有很多事物比成绩重要,比如健康,但不代表在健康之前,成绩可以弃之如敝履。教育制度再怎么烂,成绩仍然是评估孩子学习成效的有效标准。
我们都想要做开明开通的父母,但是开明开通不代表软弱。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问题时没有要求、尊重、不想给压力等等态度,不是开明,是软弱。这些父母对外求助往往不会得到理想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孩子在外得到了纠正,回到家又被父母“惯”坏了。我甚至觉得,所谓开明、尊重、民主等等,都是家长为了包庇孩子的说词,都是为了自己和孩子开脱的堂皇借口。
最常听到的就是“成绩不是一切,不想要逼孩子读书”。这根本就是赤裸裸欺负老师的说词。我倒是希望父母在月底时,能以同样的逻辑告诉老板:“金钱不是一切,不想逼老板给钱。”如此世界真的大同,人间充满大爱。
多少代人的努力之下,才有如今让孩子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孩子不用战争革命、不用流血流泪就得以改变命运。孩子在成长期间的责任就是学习,为将来做准备。如今孩子因为种种诱惑不能尽责,我们要做的不是假装开明,是帮助孩子纠正。纠正任何问题,软弱是不行的。

我处理过很多孩子的问题,家长态度坚定,孩子的问题特别容易处理;家长犹豫不定,老师就算累死了,孩子也是毫无寸进。
当然,如果家长是亿万富豪,确实可以坚持成绩不是一切,不想逼孩子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真的有足够本钱和资源,让孩子不需要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那么最好也不要把孩子送去学校,因为还有许多孩子需要学习以改变,富爸爸就别为难老师了。
延伸阅读:林明志专栏《明志维新》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