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韭菜成不了风云——谈马来西亚PISA的低落表现

2022年“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报告在12月5日(星期二)发布,马来西亚学生的表现在区域中,延续前几届,在排名方面都是后段生。

(注:PISA是每三年一次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针对各国15岁学生在阅读、科学和能力方面进行评估的报告。)

这新闻一出,网络上自然是议论纷纷,我试着搜索相关新闻报导,看看有哪些高官对此给出交代,结果只读到教育部副总监(学校营运)阿兹曼先生出来交代的报导,这让我有点疑惑:这么重要的报告出来了几天,为什么教育部总监和教育部部长都很安静,只有教育部副总监出来报告,这是什么操作?

这也令我不禁好奇,如果这次发布的PISA成绩是提高了,而且提高很多,教育部总监和教育部部长会不会争相出来报告、解释呢?

有没有可能,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一次PISA成绩低落,而是身为应该负责的部门,对部门有关的绩效表现不好这件事,没有面对群众的勇气,没有提出改革方案的魄力?只有正面面对问题和群众,接下来才会进步,才能卓越吧?

韭菜谁不会割?

教育部(学校运营)副总监阿兹曼说,PISA成绩下降情况并非大马独有,因为全球有不少国家也出现表现下滑的情况。(图片来源:马新社)

没有下手做出实际的努力,以确保韭菜能长得肥大,只等着割韭菜是不行的,但就算大家很努力了,可是韭菜却长黄了,只有一个“副”总监出来交代说“天气不好,其他菜园的农夫种的韭菜也不是一样黄黄的”,就让人预见我们的韭菜园会继续黄下去的结果了。

失败了,我们要听的是检讨,检讨过程中教育部忽略了什么,有哪个部分可以怎样改善,而不是要你出来告诉我:“你看你看,其他人其实也没有表现很好耶!”

话说回来,教育部副总监说的是:

  1. 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受到疫情的“学习损失影响”;
  2. 马来西亚所有3个领域的得分,远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
  3. 跟2018年相比,马来西亚学生在三个领域——数学、科学和阅读——的能力成绩分别下跌了31分、22分、27分;
  4. 马来西亚城市学生比乡镇学生表现好,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学生比低经济地位学生的表现好。

上述第一项和第三项论述,说明的是疫情的影响是全球式的,然而也有逆流而上的国家,所以在全世界一起面对疫情的洪流下,我们看的应该是排名,因为从排名可以看出各国教育部门应对疫情时,在资源发放、弹性,和有效应对的表现,副总监没有告诉我们马来西亚的排名有前进吗?还是后退了?

第四项论述也是在情理之中,多少研究报告已经证明了不管什么国家,城市的资源比乡镇更多,学生表现也更好。

倒是第二项论述吸引了我的眼球,这已经不是马来西亚第一次在PISA评估中表现低于平均水平了,那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做对的?

这已经不是马来西亚第一次在PISA评估中表现低于平均水平了,到底我们还有什么是没有做好的?(图片来源:Pixabay)

马来西亚教育部的拨款数目,一向是各部门之首,这么多年国家对教育的钱没少撒。而除了经济弱势的族群之外,马来西亚家长在孩子身上花的教育费用、补习费、功课班费用,是一笔超大的数目,为什么这些投下的钱没有让我们的孩子在这类国际评比上表现更卓越呢?

这次PISA成绩出炉之后,好多人提到越南的数学成绩在人均GDP收入和教育开销相近的国家中都排名第一,而马来西亚在人均GDP指数排名最后,在发展开销相近的国家中,我们则排在最后第三位。

马来西亚教育部推行的2013-2025年教育大蓝图中,放眼2025年能在PISA评估成绩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还剩下两年时间的现在来看,这个目标变成了一个大饼,大家看着画出来的大饼,心下也许明白这大饼估计是吃不到了。

马来西亚2013-2025教育大蓝图真是美好的大饼,是由一组非常优秀的教育团队拟制的,这团队也去过芬兰考察当时在PISA成绩表现如此出色的原因,所以我们看到蓝图中有许多很好的建议,也顺应了整个世界教育的潮流。

但这些年执行起来,不管是师资培训不足,还是家长各种各样的抗议阻拦,都成了一颗又一颗的绊脚石,让这大蓝图的美丽愿景渐渐失色,从2013年一开始的废除一、二、三年级考试,改为评估,以便发展孩子多元能力这件事,至少几乎所有华小并没有在跟,大家继续偷偷进行考试,因为没有考试,老师就不懂怎样教,家长就不懂怎样监督孩子学习,就算老师懂得怎样教,家长也一样呱噪:我的孩子没有考试,我怎样知道他表现怎么样呢?

要等到六年后,在疫情期间,教育部才能一举砍下UPSR会考和PT3考试,但到了今天我还常在社媒上看到一些补习中心的教育者和家长怒骂说:因为考试被废除了,所以教育水平才会下跌。

因为考试被废除了,所以教育水平才会下跌?(图片来源:马新社)

一些教育者跟不上教改的脚步,大部分家长只懂看孩子的成绩分数,却看不懂在全世界发展迅速所以教育需要走向培养孩子多元能力的趋势,还在吵“没有考试我的孩子怎么办”。十多年来,这种两人三脚式艰难前进的教改过程,如果真能让整体教育素质往上升,我才觉得有鬼。

这些年来,没有一个推行教育改革的国家能闪过这些挑战,就算是这次PISA成绩表现跃进且非常出色的台湾,他们的家长也曾高喊多年:“台湾的教育部那么烂,提出那么烂的政策出来,我们的下一代快完蛋了……”

芬兰当年进行教育改革的时候,也花了十年,从北部偏僻的小镇开始慢慢往全国推行。

所以,我个人认为,马来西亚这些年来的教改,有美好的计划,却也因为过程中的许多枝节消耗甚多,与其说可惜,不如说,这就是马来西亚的常态吧。

只要还有一天,教育部没在执行各种政策的过程中踏踏实实把细节顾好(如培训足够师资才推行计划,如落地去看看教师执行的困难而不是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只要还要一天,家长继续努力扮演教改的绊脚石,我们的教育现况就是继续舒舒服服坐在PISA评估后段班,笑看世界教育的风云,因为我们成不了风云。

你也可以看: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2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现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