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珊言良语

霸凌,界限,超贵汉堡

四年级的男生从学校回来,跟父母说:“我好讨厌那两个曾经跟我交情不错的女生,最近她们常常作弄我。”

妈妈听了觉得很好奇,问:“她们怎样作弄你?”

男生说:“她们有时会把我的铅笔盒藏起来,有时走过我身边会特地拉我袖子,老师叫她们派东西给全班,她们会故意不派给我,逗着我玩,让我很生气。”

妈妈听了就笑了,说:“傻孩子,这样的情况是建立友谊的开始啊,你们这个年龄,女生总会跟自己比较要好的男生玩这样的游戏,有些比较活泼的女生还会去作弄男同学呢,尤其看到男同学急得要跳墙的样子或无奈的表情,她们会觉得很好玩。”

爸爸在旁也开玩笑的说,会不会是那两个女生喜欢你呢?你可以调皮回应啊,然后给了儿子几个顽皮男生会反击那些女生的方式。

儿子听了爸爸妈妈的回应,表示不认同,就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反击,想要赢回那两个女生。

我读完了故事,觉得家长开放式的回应,可能会给孩子另外的动力去找解决方法,可能也不是坏事,而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个角度。

在我值班的托管中心里,我常需要处理诸如此类的事情。

“老师,B 把我的东西藏起来,C 故意踏我的脚。” A 说。

“老师,我们只是跟他玩而已。” B 和 C 异口同声地说。

在这样的时刻,我都会问 B 和 C :“你们玩得开心吗?”

两人会点头说:“开心。”

然后我再问:“那么你们看 A ,他开心吗?”

两人转过头看着 A 眼眶有点带泪的表情,说:“他不开心。”

“好,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你们两人霸凌他了?”

“老师,我们已经说过了,我们没有霸凌他,我们只是跟他玩罢了。”

“好吧,如果你们在玩耍,就表示两方都会很开心的笑,不会有一方很开心的笑,一方很觉得不舒服,或生气的。如果有一方生气了,但又因为对方比自己人多或强大而无法回手或对抗,我们就要检视这是不是霸凌了。” 我会这样解释。

这样的对话是教会孩子检视他们玩耍的方式是否已经构成霸凌对方了。

第二步我就会请 A 过来,问他:“你觉得他们两人是在跟你玩吗?”

A 说:“不是,我觉得他们两人在欺负我。”

我问:“你喜欢他们这样做吗?”

A说:“不喜欢。”

我问:“如果你不喜欢别人这样对你,你可以怎样做?”

我会教A:“当你觉得对方让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你应该马上跟他们说清楚‘我不喜欢你们这样对我,请你们停止这样做’。这样的说明一般三次,如果三次之后对方还是这样做,你可以直接去找现场的负责人了。”

这是我们教会孩子的应对方式。

然而最让人觉得无奈的是,现场的负责人,不管是托管中心的老师或学校的老师,甚至是家长都会说“人家只是跟你玩玩罢了,你干嘛这样小气?”

最可怕的不是被霸凌了,而是身边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小事。

你觉得被冒犯的,你觉得不舒服的,你觉得生气的,其他人都把它当成小事,会说“你怎么就这样玩不起”,“你怎么就这样小气?”、“你还是男生呢!”。

男生又怎样?男生就应该让女生这样兜着来做弄吗?

玩和霸凌很简单的差别是,玩是两方都开心的笑,霸凌是一方开心,一方生气,但无力还击。

所以当一方生气了,另一方应该要做的是意识到自己的做法让对方不舒服而马上停止,而不是笑对方小气。

我常教小学生,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算了,要清楚的跟对方说明自己不喜欢这样被对待,也跟对方说清楚,如果对方还是这样做,他会采取什么行动。

很多人分不出霸凌和玩的那条线要如何划,有时候孩子已经很清楚说明自己不喜欢了,他很清楚自己不要这样下去,但大人们没有意识到问题,都叫小孩轻松点,不要这样计较,对方只是跟你玩而已,这样很危险,因为有些孩子(尤其是那种看起来乖巧的孩子)会相信了大人的话,把感受压下去,任人霸凌,长大了也会有分不清界限的问题。

身为大人,不管是教育工作者或是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感受自己的感受,然后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和做出回应。

我们可以问孩子:“当有人把你的功课藏起来/特地路过踩你的校鞋/派簿子时逗你玩,你的感受是什么?”先同理孩子当下的感受,然后请他为自己不舒服的感受做一些事情。

那么,把同学的功课藏起来、踩他的校鞋、派簿子时逗他玩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可以在朋友之间发生呢?

我觉得是可以的,前提是,对方很享受你这样的对待,每次你做这些事情,朋友表现是哈哈大笑,这表示你们的交情够,对方也享受你的“开玩笑”。

但当我们做了这些事情,对方是很生气,恨不得跳墙,表情无奈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对方不享受我们的玩笑,我们需要停止,如果我们继续,就表示我们在跟朋友交往的界限方面没有掌握好。

训练孩子们的界限和教会他们看清霸凌和开玩笑的差异,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帮助?

这至少会让他们在别人要求他吃一个汉堡包得付给920令吉的时候,会勇敢的说“不”,拒绝成为对方的水鱼。

更不会养出自己吃了超贵餐点却要男人买单,没有界限又贪便宜的女生。

延伸阅读:许慧珊专栏《珊言良语》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7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慧珊

曾获星洲日报十大最受欢迎本地作家,文章常见于各报与杂志。著有《单身俱乐部》、《无聊才结婚》、《快乐女人》及《左雍右为》等。现致力推广社运、关怀特殊儿单位与亲子成长活动。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