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电影记事

《董夫人》,一部超越时代的艺术电影

百闻不如一见,我是直至去年行动管制令期间上网找到资源,才看了这部1968年完成的黑白华语片《董夫人》。看完之后,我不得不说这是华语电影中最大的异数,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艺术片,它在当时出现真的是无迹可寻,横空出世的意味比《阿飞正传》有过之而无不及。

怎能不吃惊呢?60年代末期的华语影坛还属于邵氏兄弟的片厂流水作业时代,银幕上一片刀光剑影的杀戮,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部舒缓宁静的女性古装电影,而且还是一位女导演独立募资完成的处女作,从任何角度来看,都十分不寻常。

先谈电影与众不同之处,在那个强调“七彩阔视”的时代,竟然有一部全黑白拍摄的电影出现,反其道而行的选择,导演的审美观可谓相当执着。不过当电影的画面出来后,那种仿佛山水画般的呈现手法,我就可以感受到那份艺术上的需要。全片拍摄人物与景色的诗情画意,在古筝与琵琶弹奏的配乐下,达到了最大的情景交融,和当时主流电影强调的特写镜头大相径庭。片中大量使用的重叠、闪割、凝镜也不是当时华语片常见的手法,还有那相当讲究空间调度的室内长镜头,看起来和今时今日的欧美独立电影无异,一点也不像是53年前的华语电影。

电影《董夫人》取材自林语堂所写的《贞节坊》,经过改编后成为叙述古代女性在传统道德礼教下压抑情感的故事。(图片来源:wordpress)

《董夫人》取材自林语堂所写的《贞节坊》,经过改编后成为叙述古代女性在传统道德礼教下压抑情感的故事。电影一开始就交代背景是17世纪的中国村庄,董夫人是一个寡妇,上有家婆下有一女,某年秋天一队官兵进村借宿,两母女同时对带头的军官产生情感。就在董夫人获得朝廷赠送贞洁牌匾之际,目送女儿和军官远去。整部电影一半写人一半写景,所有不能诉诸语言的情感都融入大自然景色,不断流动的溪水、下不停的雨水、晃动的树林与枝叶、云雾弥漫的远山,无一不是意象,有如回旋曲那样重复出现,每一次都带来新的意义。

含蓄是《董夫人》的主题,那种“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爱意,一直在董夫人与楊尉官之间徘徊,成为全片最吸引人的张力。两人对话的场面不多,但每一次都在精神上有所衔接,在进退之间拿捏精准,充满意味。尤其是赏月途中,楊尉官进入卧室的举动,在内心与行动之间酝酿饱满。全片就是一连串精心细腻的情感刻画,表面上风平浪静,内心却是翻山倒海。

电影只围绕董夫人、楊尉官、女儿维玲、婆婆等寥寥数人之间的互动。女儿的少女怀春与母亲的独守空闺,大多数通过身体语言和眼神表达,对白只是辅助,电影用长镜头的移动捕捉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观众从画面中感受变化。董夫人因为守寡多年,照顾婆婆养大女儿,同时在村内施医授学,备受村民敬重,所以才将其事迹上报朝廷,获得贞洁牌坊,但却无形中变成一道不可逾越的枷锁。董夫人碍于礼教无法示爱,婆婆看在眼里反而试图开解她,当初也是她作主让楊尉官借宿家中,只可惜先走一步。最后女儿与楊尉官走在一起,主要是她没有压抑自己的感情,古代女性的命运在三代人身上看见了不同的面貌。董夫人后来独自面对长桌,仰望牌匾的画面是电影最深刻的反思,镜头的配合,让这些道具充满隐喻,一如那台纺织机里盘根交错的纺线,都是董夫人内心真实的写照。种种安排,把电影的艺术造诣提升至一般华语片少有的高度,最终成就了《董夫人》一片的经典地位。

含蓄是《董夫人》的主题,那种“发乎情而止乎礼”的爱意,一直在董夫人与楊尉官之间徘徊,成为全片最吸引人的张力。(图片来源:wordpress)

导演何许人也?在那样的年代拍出如此卓越不凡的代表作?那就好好记住“唐书璇”这个名字。她出身豪门,祖父是民国时期的大军阀唐继尧,云南出生成长於香港,中学时期在台湾,之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回流香港后有鉴于当时电影圈由男性主导,大家还停留在片厂时代,於是决定自己筹募资金拍片,成为独立制片人。第一部电影就是集编导、监制与制片於一身的《董夫人》,由于资金有限,当时担任男主角的乔宏和女主角卢燕都并非一线明星,服装背景也说不上讲究,但是电影拍出来后,因为独特的艺术性而引起注目。不过该片首映却是在1968年的美国旧金山国际电影节,1969年参加康城影展,然后在法国公映获得好评,1970年才在香港找到院线发行上映,1971年获得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和美术设计,以及一座最富创意特别奖,好电影并没有被时间淹没。

《董夫人》是唐书璇(右)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左为该片女主角卢燕,摄于1967年。(图片来源:联合报)

唐书璇最厉害的地方是她的视野,为了提高观众对电影的认识,她在1971年12月和台湾一群政大师生创办了第一代的《影响》,然后在1975年12月在香港创办了《大特写双周刊》,也就是《电影双周刊》的前身,分别成为港台两地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她对电影的有心有力,催生了香港电影新浪潮,当大家都在讨论徐克许鞍华的时候,却忽略了这位真正的新浪潮教母。主要原因是她生平只拍了四部电影,除了1968年一鸣惊人的《董夫人》之外,还有1974年的《再见中国》,1975年的《十三不搭》,以及1979年的《暴发户》。其中《再见中国》是香港第一部有关文革的电影,当年文革还在疯狂进行中,她跑到台湾拍摄本片,还冒着坐牢的风险亲自偷运五星红旗、红卫兵服装、毛语录、毛泽东相片和文革海报进入台湾,胆识非一般人所能企及。结果该片完成后随即被当时的港英政府以“可能损害邻近地区友好关系”为由禁止上映,成了史上第一部港产禁片,直至1987年才获得解禁。

《再见中国》在“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中名列第78名。(图片来源:联合报)

回顾70年代的港台电影圈,唐书璇可说是一个人没有同类,不单止才貌双全,而且走在时代最前端,她的《董夫人》和《再见中国》这些年来一直是各类百大电影名单上的常客,任何时候重看都不会过时。她后来虽然拍了两部不大成功的粤语商业片而退出影坛远走美国定居,却无损其艺术成就和历史定位。庆幸的是,今年80岁的唐书璇尚在人世,我们应该记住华人影坛曾经有这么一位独行侠和先行者,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开拓了中文电影的视野。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周事》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3 / 5. 评分人数: 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先后创办《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和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曾任职槟城光明日报副刊主任,先后在各华文报耕耘艺文专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