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电影记事

当崔健的歌曲出现在电影里

自从1989年被崔健的歌声打通中文摇滚乐的任督二脉后,我只要在电影里听见他的歌曲,就会特别留意那些画面。他的歌词充满穿透力,往往一针见血戳破社会假象,写感情部份尤其丰富,能够被电影拿来当插曲或背景音乐,通常都意有所指。

崔健最早出现在中国第六代导演张元执导的第一批独立电影《北京杂种》(1993),他在片中演回自己,因为和乐队付不起租金,只好打游击排练。张元执导了几乎所有崔健早期的歌曲MV,这部电影也同样以类似风格描写北京一群摇滚青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无处安置的原生态躁动。当时和崔健一同参演的还有摇滚歌手窦唯、何勇、臧天朔和崔健的音乐拍档刘元,他的歌曲〈北京故事〉〈像一把刀子〉〈宽容〉〈最后的抱怨〉都出现在电影里。

更早之前,崔健创作的〈最后一枪〉因为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而备受注目,很多人以为是在暗示广场的流血冲突,但实际上这首歌曲早在1988年完成,是为了纪念1979年中越战争的牺牲者而写,后来收录在1991年《解决》专辑中的演奏版只保留三句歌词,据说是因为太过敏感。不过同年上映的台湾电影《火烧岛》却拿来当主题曲,原声带还收录了完整歌词的演唱版: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只有泪水没有悲伤

如果这是最后一枪
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
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哦哦,只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香港导演陈耀成喜欢在自己的电影中引用崔健歌曲,1992年执导的《浮世恋曲》用了〈一无所有〉来突出九七大限的香港人心惶惶,1994年的《错爱》响起〈假行僧〉的歌声,加深了袁咏仪和任达华这对恋人的情路曲折。

导演陈耀成在自己《浮生恋曲》和《错爱》中都引用了崔健歌曲。(图片来源:网络)

崔健写词最厉害的地方是他能够用含蓄的手法表达批判,比如〈一无所有〉〈一块红布〉和〈花房姑娘〉,把国家当成情人来写,把政治醒觉写成情歌。记得张艾嘉执导的《相爱相亲》(2017)最后一幕田壮壮开车载张艾嘉,两人在车上开着〈花房姑娘〉,回想着年轻时的热血,夫妻俩的矛盾随着歌声放大而消失,崔健的歌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这些年来,崔健只以玩票性质参演过俞钟导演的《我的兄弟姐妹》(2001),他饰演一个小学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唱起〈舞出38线〉;以及客串演出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2007)时,那首〈快让我在这雪地上撒点儿野〉成了电影的灵感。而他本身一直希望亲自执导一部电影,经过2006年只供网上下载的七分钟短片《修复处女膜时代》的热身,他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又和香港的陈果联合执导了两段式电影《成都,我爱你》(2009),最终在2011年开拍本身的第一部电影《蓝色骨头》,讲述一个网络歌手爱上默默无名的小歌手,而她刚好是老板的情人,他受委托把她捧红。就在事业与感情纠缠当下,他收到父亲寄来的邮包,从中发掘了一段隐藏在文革时期的爱情故事。

崔健本身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蓝色骨头》。(图片来源:网络)

按照崔健的说法,这是“一首歌、两代人、三段故事、四种曲风”的呈现,〈蓝色骨头〉是崔健2005年专辑《给你一点颜色》的主打歌,在电影里贯穿全片,每一段歌词都浓缩了不同的人生阶段,集摇滚、电子、流行於一身。本片首先在2013年的罗马影展首映,2014年才获准在中国院线上映,但票房无法突破小众文艺片的局限。

我在这部电影内看到崔健看待人生的写照,文革时期的压抑对比现代人的解放。崔健出身文工团,对文革时期的文艺状况非常熟悉,所以片中关于文工团内的人事刻画尤其动人,团员的秘恋、同性爱慕的禁忌、领导选妃的手段都是丰富的细节,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命运。那把经过改良的手枪很巧妙地成为故事转折的关键,还有山区撑船渡河那一幕,在杜可风的摄影下气势澎拜。他也不忘在现代部份批判媒体吹捧音乐的乱象,两个时代互相交织,最后在〈迷失的季节〉出其不意的英文版歌声中达到高潮。

崔健对影像的尝试一直没有停止,2012年亲自指导拍摄首部3D音乐影片《超越那一天》,以他2010年与北京交响乐团共同演出《新长征路上的交响》为基础,结合后期实拍的社会素材剪辑而成。年届六十的崔健,今年4月15日在线上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直播演唱会,吸引四千多万人观赏和破亿点赞。

崔健在2012年亲自指导拍摄首部3D音乐影片《超越那一天》。(图片来源:网络)

继1989年《新长征路上的摇滚》、1991年《解决》、1994年《红旗下的蛋》、1998年《无能的力量》、2005 年《给你一点颜色》、2015年《光冻》之后,崔健在去年推出个人第七张专辑《飞狗》,把后期的节奏取向结合早期以旋律为主的唱法,做了一次最完美的结合,超越了目前中文乐坛的局限。刚刚结束的台湾金曲奖把最佳男歌手颁给崔健,他还破例地写了一篇得奖感言,我觉得这是给金曲奖脸上贴金。

崔健经纪人代崔健发布了得奖感言。(图片截自微博)

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崔大爷还是你大爷,从来不会跟现实妥协,他的深度和风骨,早已是中文乐坛一代传奇,迟早会有一部传记片向他致敬。

你也可以看:

延伸阅读:陈伟光专栏《电影记事》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 / 5. 评分人数: 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光

马来西亚资深剧场人,影痴与音乐发烧友,先后创办《剃刀实验剧场》和《戏剧家族》,发起《黄火》和经营槟城地下音乐基地Soundmaker。曾任职槟城光明日报副刊主任,先后在各华文报耕耘艺文专栏。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