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舟人指点

媒体应重质量或流量,听听孟子商鞅怎么说?

先说个故事。

孟子去见魏国国君梁惠王,梁惠王就问:“老先生您不惜千里而來,想必会带给我国很有利益的建议和帮助吧?”

梁惠王第一句话,就是问“利”,孟子一听不爽了,呛道:“大王您干嘛只提利益,难道你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利益更重要的,就是仁义。”

孟子又滔滔不绝说,当一个国家从国君到大臣再到小老百姓都在问,怎样做对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求利逐利,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为什么会危险呢?孟子说,因为大家只想怎样获得利益,而不去考虑这么做是否正确,而且不论自己拥有多少,还要去争去抢更多利益。

孟子说的,很有道理。问题是,这是梁惠王要的吗?

这个时候的魏国,已不是以前强盛的魏国;梁惠王曾经风光过,,但如今处境却很糟心。

魏国才遭秦国和齐国打败,折兵损将还丧失国土,梁惠王急着想找人才找到方法,不只想力挽狂澜,还要重现辉煌。

孟子说的道理,梁惠王不是不懂,但这时的他,听得进去吗?

再说另一个故事,商鞅去见秦国国君秦孝公,他先后用帝道、王道和霸道三种论述來试探秦孝公。

第一次,商鞅先说帝道,说的是三皇五帝的好人好事,还没说完秦孝公已打起瞌睡。

第二次,商鞅说起王道。说的是为君之道施行仁义,秦孝公虽没睡着但直打着呵欠。

第三次,商鞅就说霸道,才说了一些皮毛,秦孝公已激动得握着商鞅的手,说:“请先生教我!”

后來的事,大家都懂了。

秦国重用商鞅变法,快速崛起成为最强国家,也为日后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站在君王的角度,自然是得意欣喜;但是对老百姓而言,包括六国人民甚至秦国人民,其实是更大灾难。

因为变法实行霸道后,秦军以杀人论军功,常常坑杀降军屠城杀民;而秦国人自己,过得也未必快乐,因为没有个人生活思想了,全都成为国家的战争机器,全部人都讲利逐利,不再讲教化。

后來秦帝国崩溃时,一句“天下苦秦久矣”(老百姓饱受秦朝暴政很久了);而刘邦入关中,仅仅只是约法三章废除其他严苛法律,就得到秦人的欢迎,这都显示了小老百姓的心声。

如果我们把孟子和商鞅的故事里的“王道”,看成是“质量”;再把全民逐利的“霸道”,看成是“流量”,或许,可有另一番体悟。(图片来源:Unsplash)

那么,这两个故事,要说明什么呢?

最近,传统媒体竞相连篇累牍报道网红的琐碎私事,招致不少批评,也引发媒体应重质量还是流量的争议。

这是一个很多讨论点的话题。

如果,我们把孟子和商鞅的故事里,讲仁义讲教化讲良知的“王道”,看成是“质量”;再把不论手段只论成功,辗压一切奉为主流,全民逐利的“霸道”,看成是“流量”。

或许,可有另一番体悟。

大家都懂,王道仁义的重要,就像大家都懂,质量为王的重要。但是,当传统媒体遭网络和社交媒体打得折兵损将版图缩水时,就像孟子跟梁惠王说,你不应该不理仁义原则,只问如何有流量如何逐利?

这情况下,有多少传统媒体听得下?

毕竟,大家看到的是,多少网红和內容农场,还有网络媒体靠着“不讲武德”的作战手法,迅速崛起攻城略地,于是更多人都想复制这快速成功的“霸道”变法,流量才是王。

最后,抢流量蹭流量,就沦为割喉战般的厮杀,无下限无底线的厮杀。

这,是我们要的吗?答案,肯定不是。

那么,我们能做什么?能的。因为孟子就说了,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是福或是祸,全都是自己做的事而來。

过去要王道或霸道,选择权仅在君王;如今,要质量为重或要流量为王,自己可以有选择。

你也可以看:

延伸阅读:许国伟专栏《舟人指点》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2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国伟

koh438@gmail.com

许国伟,从小志愿当记者,现在觉得好傻。怕被讲不读书才当记者,只好一直读杂书,偶尔就写写评论,傻傻的把笔当屠龙刀。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