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确诊病例增加,再加上可能接触确诊患者的人数及范围扩大,明显可感受到,越来越多人很焦虑。
这是很平常不过的事。
只是,有时身边一些朋友的焦虑反应,反而让人更焦虑。
前阵子读到一则中国的报道,有研究机构通过“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情绪自我评估问卷”收集超过5万人的意见后,得出结果是:
有35%的受访者,对疫情存在明显情绪过激反应。
女性情绪反应指数,明显高过男性。
教育水平越高,对疫情情绪反应越明显。
另外,这调查里也发现,青年对疫情的情绪反应也很明显,主要原因是他们阅读观看大量媒体疫情报道,也使到他们容易受到疫情动态的影响,产生过激反应。
这些情绪反应,我们都可以理解。问题是,我们能怎么办?
随着疫情扩散,我们多数人都会时时盯着相关报道。
我们会认为,这是自我的警觉性高。但渐渐的,有些朋友开始觉得,只是自己警觉性高,一点用处都没有。
因为,自己根本无力应对及解决大环境的疫情爆发,就会产生无助,悲观的心态。
然后,就更焦虑了。
当这些较悲观的朋友焦虑起来,会传染给身边的人也变得焦虑;不过,相较之下,有些过度自信乐观的朋友,其实更让人焦虑。
虽然我们的确诊数目不算很多,一些飞往不是高危疫区的航班也照常运作,但仍然有人以为自己百毒不侵,为了不要浪费机票钱,还是照样去旅游。
再来,虽然政府指示所有的集会,包括国际会议、体育项目、社会和宗教集会,都必须展延或取消,但是不是每个人,尤其是信徒都愿意照做呢?
我们所要想到的,不仅是个人,家人及身边每一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健康,还要想到前线医护人员的劳累。
如果你还是认为这是天注定的事,万一中了再打算。
那么,你应该再想一想,一旦疫情扩散大爆发后,我们的医疗资源无法负荷,我们也可能会像意大利一样,医护人员必须选择抢救与放弃的病患。
这已不再是焦虑而已,而是几近崩溃了。
网络上流传,2020年最大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健康,活着。
面对疫情,就先从减少自己的焦虑,还有减少替别人制造焦虑做起吧。
延伸阅读:许国伟专栏《舟人指点》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