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舟人指点

如果你仍抱着“万一中了再打算”的心态对待新冠肺炎……

随着确诊病例增加,再加上可能接触确诊患者的人数及范围扩大,明显可感受到,越来越多人很焦虑。

这是很平常不过的事。

只是,有时身边一些朋友的焦虑反应,反而让人更焦虑。

前阵子读到一则中国的报道,有研究机构通过“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情绪自我评估问卷”收集超过5万人的意见后,得出结果是:

有35%的受访者,对疫情存在明显情绪过激反应。

女性情绪反应指数,明显高过男性。

教育水平越高,对疫情情绪反应越明显。

另外,这调查里也发现,青年对疫情的情绪反应也很明显,主要原因是他们阅读观看大量媒体疫情报道,也使到他们容易受到疫情动态的影响,产生过激反应。

这些情绪反应,我们都可以理解。问题是,我们能怎么办?

随着疫情扩散,我们多数人都会时时盯着相关报道。

我们会认为,这是自我的警觉性高。但渐渐的,有些朋友开始觉得,只是自己警觉性高,一点用处都没有。

因为,自己根本无力应对及解决大环境的疫情爆发,就会产生无助,悲观的心态。

然后,就更焦虑了。

当这些较悲观的朋友焦虑起来,会传染给身边的人也变得焦虑;不过,相较之下,有些过度自信乐观的朋友,其实更让人焦虑。

虽然我们的确诊数目不算很多,一些飞往不是高危疫区的航班也照常运作,但仍然有人以为自己百毒不侵,为了不要浪费机票钱,还是照样去旅游。

再来,虽然政府指示所有的集会,包括国际会议、体育项目、社会和宗教集会,都必须展延或取消,但是不是每个人,尤其是信徒都愿意照做呢?

我们所要想到的,不仅是个人,家人及身边每一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健康,还要想到前线医护人员的劳累。

如果你还是认为这是天注定的事,万一中了再打算。

那么,你应该再想一想,一旦疫情扩散大爆发后,我们的医疗资源无法负荷,我们也可能会像意大利一样,医护人员必须选择抢救与放弃的病患。

这已不再是焦虑而已,而是几近崩溃了。

网络上流传,2020年最大的愿望只有一个,就是健康,活着。

面对疫情,就先从减少自己的焦虑,还有减少替别人制造焦虑做起吧。

延伸阅读:许国伟专栏《舟人指点》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2 / 5. 评分人数: 3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许国伟

许国伟,从小志愿当记者,现在觉得好傻。怕被讲不读书才当记者,只好一直读杂书,偶尔就写写评论,傻傻的把笔当屠龙刀。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