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巴生海南会馆首位女会长 王玉梅舞出她的华团人生

赞助 Sponsored by  
当初因为加入舞蹈班,王玉梅开启了她的华团人生,至今已有20年,如今更是巴生海南会馆成立129年以来的第一位女会长。在她身上,不见强悍刚硬的领导作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润柔和的力量。在她看来,女性身份并不是一个阻碍,不管是处理会馆会务,还是凝聚乡亲们的情谊,王玉梅自有她翩翩起舞的姿态。

“一,二,恰恰恰;一,二,恰恰恰……”

周五晚上,难得卸下工作包袱与家庭重担,一群安哥安娣相约在巴生南区老街东姑戴乌丁路(Jalan Tengku Diaudin)的店屋楼上,大伙儿跟随音乐摆动身体,一起恰恰恰。

这是巴生海南会馆组织的交际舞班,领舞的正是现任巴生海南会馆会长王玉梅。一众会员在她的指导下前进、后退、转圈,在欢快的舞步中重拾青春与活力。

看着王玉梅展露轻盈的舞姿,难以相信她70岁了。当初正是本着对跳舞的热爱,她因缘际会加入巴生海南会馆舞蹈班,自此开启她的华团人生。

“原本我只是来看看,看到舞蹈班氛围很愉快,他们也很欢迎我加入。”或许生来就有天赋,王玉梅领悟得快,不久便成了助教。恰恰、伦巴、捷舞、华尔兹、探戈、萨尔萨,舞蹈班都有涉略,多姿多彩。

从恰恰、伦巴、捷舞、华尔兹、探戈、萨尔萨,巴生海南会馆交际舞班都有涉略,多姿多彩。(摄影:郑爱嘉)

“以前,我工作再忙都好,回到家匆匆忙忙冲凉换衣,又跑来会馆。就算工作很累,但来到会馆感觉很轻松,因为可以跟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跳舞。”

1998年,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的妇女团总团长前来拜访,鼓励包括王玉梅在内的数名女性学员成立巴生海南会馆妇女团,“从那时起,我就待在会馆直到现在,20年了。”

这20年间,她当了八年妇女团团长,六年副会长,后来顺理成章升任署理会长,并在2021年成为巴生海南会馆创馆以来首位女会长。不管是处理会务,还是致力于凝聚乡亲情谊,王玉梅自有她翩翩起舞的姿态。

王玉梅现为巴生海南会馆创馆129年以来首位女会长。询及困难与挑战,她说:“有不同的挑战,但不至于困难,身为会长,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会馆的章程,凡事遵守章程,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摄影:李淑仪)

温柔、细心、卖力 女性身份不是阻碍

“温柔一点,不可以太过强硬,必须对大家一视同仁,这样大家才会心甘情愿来会馆服务,合作才会愉快。”

尽管作为会馆领导,同时也是一名经营着物流公司的企业家,可王玉梅身上并不见强势与锐气,因为她始终谨记在心:海南乡亲为会馆的付出皆属义务性质,彼此之间没有必要颐指气使、恶言相向,但凡遇到意见不合的情况,多商量多迁就便可。

然而,这几年周旋在男人占主导地位的华团世界里,王玉梅不是没有经历过因为性别而衍生的差别待遇,尤其在上任会长初期,每当出席特别场合,很少有人会主动趋前找她寒暄、攀谈。

“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长是一名女性,知道我是会长后才感到惊讶。在社会上,这种差别是很明显的。但我当会长三年了,这段时间也学习了很多,会馆外的人也逐渐认识我,所以我已经可以跟大家打成一片。”

回到巴生海南会馆里,她感到庆幸,因为会员们都愿意给予支持与配合,性别并没有成为阻碍,有时反而还是一种助力。

“女生做事也很细心、卖力,也会做很多零碎的事,顾虑比较多。比如我要做一个决定之前,都会事先跟我们的长辈,包括名誉会长商量,毕竟他们拥有更多经验,如果他们觉得好,我才会在理事会提出来,而不是贸贸然去做。因此,会员们都认同我所做的事。”

身为会长,王玉梅(右)分享她的心得:“在会馆里,提出什么东西,最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才去执行,这样大家才会合作得好,事情也会进展顺利。”图为她在巴生海南会馆举办的海南文化节舞台上提笔主持开幕仪式。(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海南人信仰:妈祖天后、水尾娘娘

在会长任期内,王玉梅所要完成的事,包括带领巴生海南会馆与仙境古城合作,齐力打造马来西亚海南纪念馆。这项计划也是摆在她眼前最大的挑战之一。双方本在2020年签约,无奈遇到疫情侵城,没法全力推行。禁令解除后,这项重任落在王玉梅身上,尽管她积极筹办活动召集乡亲提供支持,可效果不如预期。

“所以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推动这项计划,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海南纪念馆不只是一个骨灰阁,日后也能作为凝聚海南子弟、传承海南文化,以及促使我们马来西亚海南乡贤们寻根溯源的场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乡亲的支持。”

说到海南文化,王玉梅指出,巴生海南会馆每年会举办三场盛大庆典,即馆庆、天后宝诞,以及水尾娘娘宝诞。

由于住在沿海地区,海南族群先祖靠海维生,为了保佑渔民平安归来,他们都有敬拜海神的风俗,包括妈祖天后和水尾娘娘。这个风俗随着先祖足迹传来马来西亚,如今,大多国内的海南会馆均建有天后宫,巴生海南会馆也不例外,天后宫的神案就安置在店屋楼上的天井处,成了乡亲的信仰归属。

“每逢宝诞,我们会有献羊的习俗,祭拜仪式完毕,再把羊肉熬煮成海南羊肉汤,请大家吃平安宴。”

大多国内的海南会馆均建有天后宫,巴生海南会馆也不例外,天后宫的神案就安置在店屋楼上的天井处,成了乡亲的信仰归属。(摄影:李淑仪)
每逢宝诞,海南乡亲会有献羊的习俗。此外,用来祭拜的食品也包括鸡、螃蟹、海南菜、叉烧、鱼等等。(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除了民间信仰,一个族群的文化也承载在他们的饮食习惯里。

全民早餐:海南咖啡和面包

走出巴生海南会馆,步行不到十分钟的距离,座落着一间叫做“中国酒店”的老字号咖啡店。巧合的是,店主也是会馆成员之一,因此,这里也成了乡亲们开会前后惯常聚集之处,在时间的夹缝中品尝海南咖啡和面包。

与其他祖籍的华人相比,海南人南来的时间较晚,在各个行业已被其他籍贯华人占据的情况下,“海南人多跟洋人打工。”后来,这些海南人自行创业经营咖啡店,将英人的饮食文化融会贯通,“所以我们有海南鸡排、海南炸鱼薯条”,王玉梅一一罗列,当然也少不了海南咖啡和海南面包,由此渐渐催生出我们所熟悉的“Kopitiam”文化。

尤其咖啡与烤面包的经典早餐组合,早已不计籍贯,成了马来西亚华人简单又朴实的生活日常。

据王玉梅所知,海南人的影响力也渗透到马来用语上,如“petai”(臭豆)与“kaya”(咖央)字眼,实则源自海南话的发音。

“比如‘kaya’,海南人叫‘搅椰’,就是搅动椰子的意思,‘搅’字在海南话的发音唸‘ga’,搅椰搅椰,后来就变成了马来人说的‘kaya’。”

王玉梅(左起)与《宗乡情浓》节目主持人陈韵传一边享用海南咖啡与面包,一边畅聊海南人的信仰文化和饮食习惯。(摄影:李淑仪)

学东西不怕多,也不怕没时间

早期担任妇女团团长时,王玉梅也在会馆里积极组办各种活动,包括绣球工作坊、海南糕点工作坊、古筝班、插花班、瑜伽班、太极班、水墨画班、书法班等等,塞满每一天的空隙。即便到了今天,巴生海南会馆也依旧活跃,通过开办这些课程,不仅能够凝聚乡亲情谊,还能实践华人会馆发扬文化的使命。

一如同时代的职业女性,必须肩负企业掌舵人、妻子、妈妈、奶奶等多重角色,剩余的精力与时间,王玉梅全情投入在华团里,参加会馆活动时也绝非蜻蜓点水。

“我以前什么都学,古筝也学,气功也学,瑜伽也学……其实学东西不怕多的,只是说我们要有兴趣。很多人讲要学东西,却叹没时间,其实时间是我们自己安排得到的。”

即便如今有了年纪,王玉梅的脚步也未曾松懈。闲聊时,她透露,近期的行程都在四处跑动,披星戴月北上南下,穿梭不同州属与城市。因为但凡收到华团邀约出席交际场合,或是接获他人捐款的要求,她都很少推托,能帮则帮。“所以我还是要工作啊,不赚钱怎么捐钱。”她打趣说。

当初因为舞蹈班,一头栽进会馆20年,王玉梅说,“现在要抽离也不能了。“(摄影:郑爱嘉)

当初因为舞蹈班,让她一头栽进会馆里,“现在要抽离也不能了。这几年我也学到很多东西,海南人乡情很浓,所以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这样看来,在兼顾工作与家庭以外,会馆活动之于王玉梅,并非一种消耗,反而是一种滋养。

“我是感觉到,健康最重要,这些会馆的活动都对身体很好。就像跳舞,你要用头脑来记舞步,你的手脚和身体也要跟着动,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

夜幕低垂,眼前的王玉梅继续跟随音乐前进、后退、转圈,偶尔因为其他成员犯的小错误笑得开怀,以一种优雅柔美的姿态,尽情舞动她的华团岁月。

你也可以看: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1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李淑仪

拉曼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字工作者。

伍嘉峻

《访问》摄影师兼剪接师。只想透过镜头去看这个世界,时间记忆会流逝,影像它不会。

郑爱嘉

《访问》实习生,目前是大同韩新学院广播系学生。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