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模样丑陋:没头没尾,两只眼睛突柄怒视;似方若圆的身体两侧伸出四对步足,偏不直走,却要横行;静着的时候,脚仍要郭索郭索,嘴里吐着泡泡;动着的时候,四足踮起,悬空着身子,两只似钳如剪的大螯在前方撰动着,露出一副争斗的凶相……古人或说它“可恶”(晋司马伦),或说它“不类”(元李祁),或说它“可厌”(清况周颐)。
在我眼中,那却是“可食”,得吟上一句“霜柑糖蟹新醅美,醉觉人生万事非。”
喜蟹好蟹,读《中华蟹史》,就发现古代文人在吃蟹、品蟹、咏蟹、画蟹中,产生无数趣事,读时都能笑出声来。
其实,有文字记载的吃蟹史有近3000年,今日我们看蟹是习以为常,想像在数千年前,若你从未识得此奇形怪状的八足横物,却又敢于吃进嘴,绝对是奇人。
螃蟹文化在宋朝时空前繁荣,北宋大文豪苏轼,或大家更为熟悉的苏东坡,就是著名的老饕吃货,就曾为蟹作诗20余首,其书画诗词作品中,处处见蟹。
你以为他有多爱“东坡肉”,但螃蟹才是真爱,他有一首“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据闻就是自己太馋蟹,便以诗换得古称“尖团”的螃蟹解馋。
大文豪的诗拿去换蟹不是亏大了?他却还喜滋滋笑着走,也唯有这样的吃货,才会在想蟹时写出“不识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的句子,苏东坡啊!您就对螃蟹如此狂热啊?
另有被称作“蟹仙”的李渔,这位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精于品蟹,对蟹更是痴迷。每年螃蟹还未上市,李渔就早早地存好了买螃蟹的钱,他称其为“买命钱”;甚至养了一位婢女取名“蟹奴”,专门给他做蟹、剥蟹。
他喜欢清蒸蟹,反对再“和以他味”,对“原味”螃蟹的追求,反映李渔的饮食之道——放任,自然。
彷如在这本书中找到知己般,读着历代文人雅士有关吃蟹的逸闻,甚是欢快。
常备有工具伴我四处觅食,若遇上需要群殴螃蟹的紧急事故,必然“擸架撑”,晒出自家榔头、剪刀、蟹叉等,大卸八块不亦乐乎,说自己疯蟹,也顶多是贪食之徒,与文人们相较,自是远远不及。
不过,相比于中国人“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的秋天食蟹风气,一年到晚都能吃到肥美肉蟹的马来西亚,却爱在烹调中大玩花样。
柔佛新山黑椒蟹、马六甲奶油蟹、森美兰芙蓉烧蟹,靠海渔村则爱吃螃蟹粥,吉隆坡则流行炒蟹,从南到北中,喜好的烹煮方式各异。
炒蟹口味如辣子、甜酸、酸辣,也有奶沙、甘香、软壳蟹、牛油、咸蛋、盐焗、妈蜜、避风塘炒蟹等等,都是十数种香料重口烹之,方是本地人适宜的口味。
算一算再想一想,这就是李渔看到怕会气绝的“和以他味”吧!
书名:《中华蟹史》
作者:钱仓水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年
简介:书稿分先秦、两汉三国、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六个部分, 用一百九十多个专题来撰述,考证蟹名、分析蟹著、品评蟹味,再现烹蟹方法,或谈腌蟹技艺,以及讲述涉蟹人物,梳理中华蟹史的方方面面。
延伸阅读:马拉妹专栏《食字有味》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