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影音情怀

香港警匪片沧桑历程

香港导演陈木胜去年8月因鼻咽癌病逝,享年58岁,生前的最后遗作《怒火·重案》几天前在上海的常年国际电影节举办记者发布会。两位男主角甄子丹与谢霆锋出席造势,在台上怀念故人时感性洒泪,更成为媒体报导焦点。

甄子丹在会上特别强调,希望中国观众观赏《怒火·重案》时,能多留意香港的警匪片,因为那仍然是香港电影的皇牌。

甄子丹和谢霆锋因怀念陈木胜导演而泪洒记者会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网)

有关陈木胜的生平及对香港电影的贡献,个人已在去年八月他去世后在这栏中的拙文〈陈木胜的逝世,代表着港片兴衰见证者的凋落〉
谈及,今天不想在这里复述,但却因甄子丹的表白有感而发,想谈谈一度是香港电影强项的警匪片类型。曾风光了半个世纪以上,但到今天却无法不面对时移世变的现实、不复当年勇的沧桑,以及近几年几位此类电影高手导演先后去世,更变得人才断层,时不我予的无奈。

香港警匪片兴起于50年代中后期,当时曹达华饰演的缉凶探长形像日趋深入民心, 代表作《十三号凶杀案》及其他主演的同类型片子大受欢迎,让媒体及影迷称呼他为“华探长”而名操一时。

香港警匪片面对的首个挫折是在60年代末,当地警方与黑社会严重勾结,发展到无法无天的地步,英国政府成立廉政公署全力清查警察贪污事件,使得警匪片拍摄面对无形阻碍而少产。故此70年代前中期虽仍不乏以警匪斗智题材为主的影片出现,但多数是真实奇案改编的实录片或卖弄黑社会礼仪帮规的噱头片,对真正的警匪片而言并无意义。

50年代中后期,曹达华饰演的缉凶探长形像日趋深入民心。(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然而,70年代香港电影兴起新浪潮之风却成为警匪片的转捩点。1976年由从警队离职不久的陈欣健担任编剧,梁普智、萧芳芳合导的《跳灰》,不仅十分卖座,也成了该风潮的先锋及里程碑作,扭转了港产警匪片的命运。此后,陈欣健作为该类型题材的重要作者,在1979年一口气参与两部同类片《墙内墙外》《点指兵兵》,两部电影皆卖座,成功让警匪片沉寂近十年后得以反弹。

这与警匪片都是新锐导演热衷的题材之一不无关系,翁维铨的《行规》及仁泰的《救世者》找来在《龙门客栈》一片演大反派太监成名的台湾性格演员白鹰担任追缉罪犯的警探,给观众带来了新意。而“新浪潮”的创新意识,也间接使警匪片的制作水准与包装得以提升,更吸引当时的观众。

陈欣健在1979年一口气参与两部同类片《墙内墙外》和《点指兵兵》,两部电影皆卖座,成功让警匪片沉寂近十年后得以反弹。(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8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进入全盛期,警匪片也迎来了它最辉煌的十年,其中商业讨好元素如枪战、动作、喜剧甚至恐怖等应有尽有,类型变奏之多令影迷看得眼花缭乱。其中1981年章国明的《边缘人》、1984年李修贤自导自演的《公仆》和麦当雄执导的《省港旗兵》,1985年成龙的《警察故事》和元奎的《皇家师姐》同时出现,让警匪片突破了枪林弹雨的套路,偏重在激烈的拳脚肉搏,两片延伸为片集亦造就了大批动作男女明星。

当然,吴宇森1986年《英雄本色》的石破天惊,使到从电视转战影坛而不得志的周润发,一夜之间成为票房灵丹并垫下一代巨星基础,该片同时掀起了这类电影热潮,接着林岭东找周润发在翌年拍《龙虎风云》中的卧底人物与《英雄本色》中的都市浪漫英雄遥相呼应,将港产警匪片推上新的高峰。真正踏入风起云涌的主流之路,只是故事重点多放在美化的黑帮人物而被冠上“江湖片”代号,那种浓重的江湖色彩,借兄弟、朋友之间一警一匪的对立身份营造情感张力的剧情模式,日后被多次跟风、沿袭。

直至1987年,在银幕上一直演“阿Sir”角色而令观众印象根深蒂固的李修贤,成立了自己的“万能电影公司”,清一色拍警匪电影,公司出品的其中一部作品《霹雳先锋》虽非警匪佳作,但却是目前仍在中文影坛呼风唤雨的周星驰的银幕处男作,也算是香港警匪片史上的一有趣篇章。

过后数年,林岭东的《监狱风云》、《伴我闯天涯》及吴宇森的《喋血双雄》等,都将同类题材进一步浪漫化,今日回顾也更清楚的看到80年代香港影坛的百花齐放,令警匪片巩固了江湖地位。

90年代后,警匪片再进一步“专业化”,吴宇森的《辣手神探》将传统警匪片固有的枪战模式极限放大,1993年黄志强执导而成龙只演不导的《重案组》成为成龙演技转型的分水岭,在翌年推出的《O记重案实录》及《省港一号通缉犯》都继续大兴火爆,成为卖座话题作。

1994年陈嘉上的《飞虎雄心》,1996年陈木胜的《冲锋队怒火街头》和林岭东的《高度戒备》等,除了剧情精彩,其火爆程度较80年代的出品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片中的悍匪无论是装备或行为,皆较以前更丧心病狂。还有陈嘉上刻意模糊正邪界限的反英雄作《野兽刑警》注重人性挖掘,亦是同个时代的神采飞扬之作,与徐克的《顺流逆流》的场面调度及淋漓痛快的剪接手法,互相辉映。

杜琪峰在96年成立了出品具备个人风格的“银河映像公司”后,香港警匪片更是如虎添翼,该公司出品的《暗花》、《暗战》、《再见阿郎》及《非常突然》等,已不再拘泥于火爆枪战,而是通过别出心裁的场面调度、环环相扣的剧情推进,及银河独有的“宿命论”主题相互作用的模式,成了90年代后期港产警匪片中的一朵奇葩,也成为杜氏作品的强烈标签,及爱此类电影者的信心保证。

香港在97年回归大陆后,港产警匪片开始命运多舛,一来是市场萎缩,整体上对类型片接受度急剧下滑,加上严重失去海外市场,出品已无法靠本土市场翻本,难找投资者,需要依靠中国投资及庞大市场。

可惜,他们虽带上了警匪片的剧本与模式前往大陆,得到的却多是举步维艰的遗憾,主要原因是中国尚未推行分级制,加上政策关系,电检异常严格,警匪片稍有“越级”,便难以通过而必须作出“适当”修改。为求能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过往在情节上近乎百无禁忌的港产警匪片亦只得惟命是从,以致原有的港产警匪片味道及特色变得荡然无存,构成了警匪片的尴尬,也开始流失观众。

在过去20年来,香港电影人依然延续执着毅力,企图再为观众打造新风格、新震撼的电影。(图片来源:搜狗)

不过香港电影人的执著毅力还是令人佩服的。在过去20年来,除了拍出《无间道》外,还有《窃听风云》系列、《新警察故事》、《杀破狼》、《导火线》、《证人》、《线人》,及银河的《跟踪》、《神探》、《意外》、《黑社会》、《毒战》、《盲探》、《树大招风》,还有《扫毒》、《无双》及古天乐几乎一手包办的廉政公署题材的英文字母《风暴》系列及《犯罪现场》等优异作品,依然延续了这份激情,企图再为观众打造新风格、新震撼。可惜这类电影就算有好的口碑,票房已难与好莱坞重头戏比拟,现世代影迷对香港电影没兴趣、也是原因之一。

如今,港产警匪片在中国市场票房一般已是不争事实,中国电影在过去20年发展迅速,已栽培出不少台前幕后新精英,而新世代影迷已转为支持本地演员及作品,香港演员的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以香港演员为号召的影片在近几年也明显褪色。

不同类型片在中国市场的差距难以同日而语,面对银弹砸下的所谓国产大片,曾在港片市场呼风唤雨的警匪片唯有感叹时代不同,大势已去。听来固然伤感,但就算以前靠绝佳的创意、永不言弃的挑战,而造就了黄金岁月,但那毕竟已是很久以前的事。

 

延伸阅读:杨剑专栏《影音情怀》其他文章

版权声明  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访问》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杨剑

杨剑是资深影评与乐评人,曾任跨国唱片公司“宝丽金唱片”新马区总裁。他见证了过去50年来电影与音乐演变,是流行娱乐的活字典。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