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对隆雪华堂并不陌生,甚至常来,可每回抵达隆雪华堂,大多是为出席讲座或赴宴,往往直奔礼堂或讲堂。来去匆匆间,未曾停下脚步,仔细地端详隆雪华堂的内外,探寻这栋建筑的由来与历史。这97年来,大会堂目睹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若你走上一遭,或许能从中窥见吉隆坡早期原貌,从华人南来、落地生根、开埠建国,隆雪华堂是最能反映华裔参与拓荒、建设、建国的里程碑,亦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这段历史并不如你想象的那般与你无关,历史影响现今,大会堂在华人祖先的生命轨迹中留下了深刻一笔,从而造就如今的华人……
“回溯历史,展望前方,大事纪不仅是一部本堂史的缩影,也是全国华人史之代表,更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最后,也从这个展示空间的‘重见天日’,到本堂珍贵文献‘重现’眼前,这个地方冥冥中也承载着它的新使命。”这是《百年前瞻:隆雪华堂大事纪特展》的开端,写下的一段话。
“站在历史的角度,希望这个展览能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呈现出大会堂的内涵和有深度的历史故事,虽然是命名为《隆雪华堂大事纪特展》,但其实它包含了全国华人的历史,以及华人落地生根的选择。” 隆雪华堂吉隆坡博物馆筹备处主任童敏薇如是说道,她是这次特展的策展人,亦是一名历史研究者。
在她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展览,也一并翻开了这段过往的厚重与久远。展览的入口处,张挂着两幅照片,右边是1946年雪兰莪华侨在隆雪华堂欢迎驻吉隆坡领事许孟雄的留影,左边是1983年由隆雪华堂举办的首届全国华人文化节剪彩照片。
隆雪华堂素有“民间外交部”之美称,前者反映了它在华社的地位,“当时由李孝式亲自接待徐孟雄,这说明了当时的大会堂正积极推动侨务活动,经常接待中华民国派过来的官员。”
后者则反映了隆雪华堂在国家的地位,那是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出席首届全国华人文化节,并担任剪彩嘉宾的合影。马哈迪后于今年1月25日重返隆雪华堂时,再以第7任首相的身份,在童敏薇的手上为照片签上名字。
全国华人文化节起始于隆雪华堂,当时华社仍处于新经济政策颁布后的低迷氛围,甚至被禁止舞狮舞龙,因此隆雪华堂率领15个华团的代表,共向政府呈交《国家文化备忘录》,成功促成华人文化节的落实,往后此活动由各州中华大会堂或华团轮流主办,至今已办至第36届。童敏薇解说,华人文化节的存在对当时的华社十分重要,各州大会堂和华团也因这项活动而凝聚起来。
见证当地华裔身份转换 助登记公民权落地生根
隆雪华堂前称“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后于2006年更名为“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成立于1923年,建于1934年,坐落在吉隆坡市中心的马哈拉惹里拉路(Jalan Maharajalela)。
正如它位于市中心的地理位置,隆雪华堂的在华裔间扮演重要角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亦伴随华人从侨民、公民、华人,至现今马来西亚人的身份转换。
“在侨民身份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推动侨务活动,协调华人事物和参与本地政事,如争取公民权。获得公民身份后,我们想要融入这个社会,就会提倡本地建设活动,如捐献全国回教堂建筑基金、推动国语月运动;还有维护公民权益、捍卫母语教育及回应国家文化政策。后来我们则强调自身的华人权益、倡导民主人权、提倡跨族群交流和捍卫保护古迹。”
她说,“其实,我们自称‘马来西亚人’是晚近20年的事,在此之前我们更在乎自己的华人身份。自1998年烈火莫熄起,到捍卫吉隆坡义山墓园群、推动各项公民社会活动、响应净选盟选举改革运动和设立马来西亚行动方略联盟这类跨族群组织等,都是促进华人成为马来西亚人的重要过程。”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1957年马来亚脱离英殖民统治,独立建国后,隆雪华堂于 1958年协助华裔申请公民权及选民登记工作,为不谙马来语的华裔填写表格与进行宣誓仪式,助他们从侨民身份过渡至公民身份。
隆雪华堂将这段历史如是记载:“建国后,当局订1957年9月1日至1958年8月31日为申请公民权优待期;由于优待期仅有一年,申请成为公民逐成了独立后华社当务之急。马华公会各州分会与该州的华社最高组织,联手协助侨众办理相关手续。雪州工委会的总部即设在本堂内。”注册期截止时,共有70多万雪隆华裔取得公民权。
童敏薇说,“到了80年代,在我小时候,还能感受到身边长者持有红登记、蓝登记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当时人们错过了这场登记活动,只能拿到红登记,影响了他们一辈子不能投票,也无法享有国民应有的权利。”
这段珍贵历史,却遗落在人们过往的记忆中,不再被关注,童敏薇将历史捡起,轻轻扫去上头的尘埃,将之重现在人们眼前。
大会堂靠民间力量建成 首批被列为国家文化遗产的建筑
大会堂的组织于1923年成立,却于1934年建成,间中相隔了11年,建设资金不足与堂名之争是其中的主要因素。
隆雪华堂依靠民间筹款力量建成,当时收到来自各方人士的捐款,包括庙宇、会馆、社团、各路商人,乃至小贩,都曾为建筑费出一份力,亦有话剧社特为筹建筑费而举办义演。现今,隆雪华堂除了每年堂庆周年晚宴向民间及会员团体募款,场地出租费成了最大的收入来源。
隆雪华堂的成立,亦牵动了多位华人先贤的心,尤其是被誉为华教先驱的陆佑。如今隆雪华堂的堂址,亦是由陆佑与甲必丹叶观盛联名向政府申请,“原本这块地是建雪兰莪锡务公所和华工的栖身所,也就是苦力间,后来由陆佑建议改为成立一个面向雪兰莪全侨华人的活动场地。”
童敏薇解说,陆佑改变想法,很大可能是受当时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的思想所影响。
“当时吉隆坡的华侨人口激增,社团会馆林立,华人社会急需一个总机构去统领和协调当时其他会馆无权处理的华人事务、婚姻注册等,以及可以提供全侨华人能共享一个活动空间,如召开会议,或举办宴会、文艺表演的地方。”
于是,20世纪初,陆佑、朱嘉炳、张郁才等人发起倡议成立大会堂,惟陆佑本人在未能见证隆雪华堂成功创立前,于1917年逝世,后人因此甚少了解他对隆雪华堂的奉献,“大会堂当时的建筑造价是20万叻币,陆家先后共捐了9万叻币,其中5万是陆佑在世时所捐。在为大会堂争取地段筹建会所和捐献建筑费上,陆佑贡献最大。可以说没有陆佑,就没有大会堂。”
因此,为了纪念陆佑的贡献,众人已同意将大礼堂命名为“陆佑堂”,岂料后因“雪兰莪华侨追悼孙公(中山)大会”捐献了500元,加上孙中山在本地的名望,而决定改名为“中山堂”,因此掀起了一波堂名之争,甚至有董事因此愤而辞职。后因英殖民政府所给予的期限将至,欲收回土地。
于是,众董事召开紧急会议接纳本大会堂楼下正中之礼堂,永远不将名称纪念谁人,又不命名为某某人堂,以息争端,“筹建会几位董事历经半年不懈奔波,参政司终于点首颁发新地契,大会堂才继续拥有该地段。”
此外,大会堂的建筑亦按照国际规格而建,在那年代,隆雪华堂的建筑风格十分摩登现代、恢弘大气,是由新加坡博迪及爱德华建筑事务所之建筑师勒夫(R. M. Love)所设计。大会堂的柱子雕塑,则是出自曾在曼谷皇宫雕塑的意大利雕塑家诺利之手。
据记载,隆雪华堂原先的地段达至陈氏书院前,占地辽阔,但在隆雪华堂建成数年后,陆续面临征地请求,后来政府为增辟公路与建交通圈,征用了堂前草坪与空地。因此,隆雪华堂如今的入口,实际上是大会堂的旁门。
于2007年,隆雪华堂成为首批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的建筑,“大会堂是各民族的历史现场,包括马华的成立是在这里,马华与巫统联盟的会议也是在这边举行。日军时期,这个地方也成为日军下达重要政策的场所,也是人口普查中心。这里还曾是前雪州苏丹、前首相、许多名门望族和不同民族所选择的婚宴地点。”
大会堂连接数代人回忆——“这是金钱不能取代的东西”
正筹备特展的同时,童敏薇正经历怀孕生子的阶段,这特展寄托着她的期望,经数月孕育,将过往历史呈现予大众,她笑说,“所以它也是我另一个孩子。”
身为策展人的童敏薇,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硕士,2015年受邀成为隆雪华堂文教委员,2016年年底提交成立吉隆坡博物馆的计划书,“我是从上海毕业回来,我在国外留学时,常常很喜欢跑博物馆,因为每想了解一个地方,都想先从博物馆开始,看他们如何去介绍自己的地方,回来马来西亚后,这里可以说是没有的。”
她说,“2004年,我准备考研究生时,报读了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当时就有意识要去了解自己国家的版图,想到东马没有去过,就飞过去看看,走了一圈觉得很开眼界,特别是古晋华人文物馆让我非常震惊,我的第一想法是为什么吉隆坡没有自己的华人博物馆?当时觉得如果吉隆坡要成立一个这样的博物馆,会由什么团体执行,当时我一闪而过的想法就是隆雪华堂。只是谁都没有想到,十多年后是由我去执行这项任务。”
隆雪华堂第10任会长颜清文,是影响她最深的人物,也是让她决定进入隆雪华堂工作的原因之一,“我还在本地求学的时期,正是颜清文担任大会堂的会长,那几年他不畏强权、敢怒敢言,不断地为我们发声、为我们争取很多权益,这是我景仰他的地方。”
也因她自小生长在吉隆坡,隆雪华堂早在她心中扎根,这是她与父母共度美好时光的地方,“每当经过隆雪华堂前面这条路,必然知道这栋建筑物的名称,小时候我们常常来这儿看书展、文娱晚会、辩论赛,长大后又常参与华人重大事件、讲座和各类活动,我们都认可并爱惜这个地方。”
她亦通过隆雪华堂,与素未谋面的祖父有了连接,“我的祖父在世时是《通报》印刷部主任,但是他在70年代就逝世了,我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到一张摄于1964年该报馆在大会堂举办的周年宴会,他拿着相机站在门口被同事拍下的照片。我是在祖父去世后才出生,从来没见过祖父,所以会对这个地方有情感,你可能没有见过已逝的亲人,但是你知道他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无数人的回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构成了现今的隆雪华堂,“这就是金钱不能取代的东西。”
隆雪华堂作时代先锋 “513”、“茅草行动”为华社出头
这97年来,逝者如斯,世事变换极快,在隆雪华堂所发生的一切,或深或浅造就了我们如今的身份地位,也一并重塑了我们的人生轨迹。
“无论事件是否发生在隆雪华堂,隆雪华堂都扮演着龙头老大的角色。”
诚如童敏薇所言,像是在1942年日据时期,大会堂沦为媚日分子的地盘,发布所有与华人有关的政策;1947年日军已撤退后,大会堂协助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筹建抗战殉难侨工纪念碑;1951年反对英政府主张纯英化教育的《荷格报告书》与主张英巫教育的《巴恩报告书》;1956年为华人争取公民权,联合华团召开“全马华人注册社团代表争取公民权大会”。
隆雪华堂记下了这片土地的伤痛、成长,也为在地华人争取公民权,后成为建立马来西亚不可或缺的力量。
尔后,1969年发生“五一三”事件,“隆雪华堂时任会长李润添在骚乱第三天,就应约赴首相府举行会议,商讨处理粮食及救济灾民之各项问题。因此,隆雪华堂也成为了其中一个救济总站,及运送食品与保管粮食之总站。后来这里也成为申请政府组屋分配的登记处。”
1985年,隆雪华堂发布了《全国华团联合宣言》,成了大会堂争取民主人权的转捩点。在妇女仍普遍留在家中担任家庭主妇的年代,隆雪华堂本着主张男女平等与推展人权民主,也先后成立青年团与妇女组。
1987年,彼时因教育部派调逾200名不具华文资格的教师到华校担任行政高职,华社刚经历了 “天后宫捍卫华教大会” ,政府即援引内安法令展开 “茅草行动” ,逮捕了106名政治人物、华教人士、社运分子等,在华社掀起轩然大波。隆雪华堂负起了营救被捕者的任务,也成为营救被捕人士的重要中心,包括召开记者会呼吁政府释人。
1998年,印尼首都雅加达发生排华暴乱,“大会堂当时率领青年团和妇女组,到印尼领事馆示威,新闻被报导后,引起了中华地区和美国人权组织的关注,也施压让印尼政府平息这起事件。”
到1999年,隆雪华堂发表了《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大选诉求》,因此触怒了巫青团前来大会堂前叫嚣,并扬言要将隆雪华堂烧毁。面对连串抨击,隆雪华堂仍坚持“不收回、不道歉”的立场。
此后,无论是反对马华政党收购媒体、声援白沙罗华小保校运动、推动恢复地方议会选举、净选盟选举改革、反对国家基建公司征用苏丹街土地,抑或是反对莱纳斯稀土厂等事件,在侵犯华社乃至全民权益的事件上,必然少不了隆雪华堂的身影。
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隆雪华堂吗?
如今,当华裔在此安身立命,隆雪华堂却似逐渐退入幕后,从人们的视线中隐去。
“就连大会堂这般有声望的华团组织近些年都很努力寻求能继续扮演的角色。这几个月在我接待前来观展的访客中,确实遇到家长和年轻人这两大类群都不约而同提出相同的问题,这是很现实的,连一般普通的华人家庭都不知道大会堂是做什么的,这就是现今华团与华人的社会距离,也是一则警讯。”
隆雪华堂贵为国家文化遗产,如今大部分时间却只能扮演着场地出租的角色,除此之外无人问津,也不被年轻一代认识,“他们常常来这里参加活动,但是仅此而已,不知道这栋建筑、这个组织和地方的历史,也不懂可以从哪里找到这段历史。换句话说,在这里生长的人却不懂这里的历史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
因此,童敏薇希望这次展览能成为让大会堂转型的契机。
“大会堂这栋建筑拥有很好的先天条件可以成为博物馆,像新加坡在90年代已经将新加坡河畔的国家文化遗产建筑都腾空出来,成为博物馆,并培养下一代参观博物馆,把逛博物馆打造成像逛百货公司一样的文化需求。”
她说,“从前的华人历史是与现在的华人有很大的距离,这是因为在我们过去的求学阶段乃至生活经验里鲜少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在这栋历史悠久且属于国家文化遗产的建筑物里设立吉隆坡博物馆,正好是提供机会让公众游客停下来了解本地乃至国家历史的重要场所,是我们过去没有做到,现在想这样建立起来。”
这次特展除了将隆雪华堂的历史再次重现,也是日后开设吉隆坡博物馆的起首,并且将成为吉隆坡博物馆的重要展区之一。“自从举办这特展后,大会堂来了更多平时不常在大会堂活动的游客或本地华裔,会吸引他们来看看。就连在我们这里工作的印尼籍同事,看了展览了解历史,也深感能在这里工作是一件荣幸的事。”
在没有任何大肆宣传的情况下,从去年11月开展3个月以来,已逾700人前来观展,包括大会堂董事、国家语文出版局、遗产局、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大事纪的参与者等,也有家长带着小孩前来参观,她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感动与感触。
“家长很感谢有这个展览,让他们知道马来西亚和吉隆坡发生过这样的大事,原来大会堂曾经扮演过这样的角色,他们完全不知道。”
她说,“之前我就遇过一个90多岁的老人家,他说:‘隆雪华堂做过很多维护华人权益的事情,从小就见到这栋建筑,这是不可以没有的’,单单是这栋建筑物就已经成为我们几代人的集体回忆了。”
访问至最后,“现在这个时代,我们还需要隆雪华堂吗?”这个问题,我没有问出口,因为童敏薇之前所叙说的每一句历史,已给出了答案。我们从未不需要大会堂,因它根本不曾缺席我们的人生。我们如今的每一天,都是由隆雪华堂所参与的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它也将一直在我们的生命里延续下去……
那么有教育性的展览理应有好的宣传。不然徒然浪费了主办单位的一番努力
理解南洋華人歷史是我的一大興趣。能站在海外看到這個重要及詳盡的報道是我的幸運!希望能於未來繼續填補很多其他的空白!謝謝,謝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