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他们在前线奋战对抗疫情,我们能做些什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让全球各国措手不及,随之浮现的是医疗用品不足的窘境。尽管病毒危险,但前线人员仍得披上制服,曝露在风险之下,站在前线争分夺秒挽救生命。他们,无疑是伟大的,他们牺牲自我安危,换取了我们留在家中的安逸。无论你是任何身份、身处何地,必然能以各自的方式,为这群前线斗士贡献力量,让他们在抗疫路上继续勇敢前行。其实,你捐出的不仅是物资,而是在这人心动荡的危情下,令他们继续冲前抗疫的勇气。

全家总动员自制防护面罩   在家也能作大贡献

身为一般民众,留守家中,才不辜负前线人员在外奔波。然而,足不出户的日子,似乎过得格外漫长。来自森美兰州芙蓉的巫凯军,虽然无法在前线冲锋陷阵,却动员全家力量,甚至号召了一批社区居民,各自留在家中自制防护面罩,送予前线人员,希望减低他们在外工作的风险,安心执行工作。

至今,在短短两星期内,他们已制作了2400个防护面罩, “第一阶段其实是我自己在做,从行动管制令的第3天起,花了几个小时做了200个面罩,所以想要动员更多人帮忙做更多,于是就让家人开始帮忙,接着到亲戚、员工、朋友也愿意帮忙。”

巫家祖孙三代善用待在家的时间,为前线人员制作防护面罩。(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后来,巫凯军所在地区的居民协会也加入行列,一同制作防护面罩。

“先是有几位跟我比较熟悉的邻居,很主动的分担工作,我把材料放在一个集中点,让他们制作后再交回来,整个过程就很快捷。居民协会觉得这是很好的主意,既能打发时间,也能帮助前线人员,因此就承担起这次活动。”

巫凯军的举动,犹如掀起了一片涟漪般,扩散开来,影响了周遭的人们,“现在来到第二阶段,很多朋友的朋友也想加入,我们预计可能再做2500个防护罩。”

巫凯军的善行影响了居民委员会一同加入制作防护面罩行列。(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至于他为何开始这项善举,则是源于医生朋友的一通电话,让身为文具供应商的他,决定善用身边资源,通过网上教学视频,尝试自制防护面罩。“他说需要保护胶膜文具,是因为医院的防护面罩消耗得很快,他们有在买材料自己做,我心想与其让他们买材料自己做,不如我们这些待在家的人能够出一份力,作出贡献。”

于是,巫凯军一家六口,上至年迈父母,下至年幼孩子,同心协力制作面罩。他称,这对孩子亦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孩子不太了解大人们正面临很大的危难或挑战,但是从开始小小的举动,让他们知道在家也能出一份力,作出改变,而不是因为行动管制令而什么都不用做。”

至今,巫凯军已将防护面罩送至前线医护人员、军警人员、市政厅消毒人员、邮政人员,银行职员的手上。他透露,一个防护面罩的成本大约是2令吉,总计下来是一笔大开销,更别说还耗时耗力,可他从来不曾要求回报。

“他们收到时的第一反应是问我,‘这个防护面罩多少钱,我们向你买’,因为他们也了解制作时间不少,可是我们的目的是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打从开始就没有打算向他们收费,所以都是让志愿者捐款购买材料再制作后,免费送给前线人员。”

巫凯军将自制的防护面罩送给前线医护人员、军警人员、市政厅消毒人员、邮政人员,银行职员等。(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前线人员收到面罩时的笑容,化为巫凯军等人继续制作的动力。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成品,除了感到开心、自豪,更多的是感恩之心。

“虽然我们制作的面罩不是数量最多的,也不是最好的,因为民间也有很多人在自发制作面罩,但是我从中体会到感恩,因为有了这个学习过程,让我们可以能思考、反省自己在这场疫情中的角色,以及疫情之后我们能做什么。”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Malaysia Boleh!”

自从马来西亚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日渐攀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不遗余力,接连为马来西亚提供大量医疗物资援助,盼与马来西亚携手共度难关。

过去数周,可从媒体上看见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白天四处奔波送医疗用品的身影,包括口罩、检测试剂、护目镜、防护服等。数以万计,甚至是十万、百万计的的物资,一批批运抵前线医院、警局、卫生部、移民局,暂缓了医疗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也为前线人员注入强心剂。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新闻发言人唐瑭向《访问》讲解,“在3月28日,中国政府援助马来西亚的抗疫物资搭乘包机运抵吉隆坡,包括10万人份核酸检测试剂、10万只N95医用口罩、50万只医用外科口罩、5万件医用防护服、200台便携式呼吸机等,这都是马来西亚现在急需的物资。”

3月28日,中国政府援助马来西亚的抗疫物资搭乘包机运抵吉隆坡。(图片来源: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脸书)

此外,大使馆也积极呼吁中方公司与单位为马来西亚捐献物资。

他举例:“上周五,大使馆及北部湾控股有限公司、建辉纸业关丹有限公司、马中关丹产业园、腾讯集团、复星基金会等联合向马来西亚政府捐赠了5万个N95口罩和55万医用口罩。大使馆也联同国强公益基金和碧桂园森林城市,向马来西亚卫生部捐赠4万个N95口罩和35万个医用口罩,这是两笔数额较大的,其他像几千、一万、两万、十万规模的捐赠多不胜数。”

4月2日,中国驻马大使白天大使连同国强公益基金碧桂园森林城市,向马来西亚卫生部捐赠 4万只N95口罩 和 35万只医用口罩。(图片来源: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脸书)

唐瑭说,中国大使馆并未准确统计捐赠物资总额,“我们不觉得有必要统计,或是像记账那样,因为这是大家自发的捐赠,不管是捐多捐少,捐钱或是物资,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马来西亚人民的友好心意。”

对于这一切捐赠,他引用马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Bukit sama didaki,lurah sama dituruni)形容中马情谊。

正因“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的马中情谊,中国不遗余力为马来西亚筹集医疗物资。(图片来源: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脸书)

唐瑭再强调,中马两国历来守望相助、相互支持,因此捐献物资予马来西亚是理所应当的。“在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最困难的时刻,马来西亚政府曾向中方捐助100万美元、1800万只橡胶手套,马来西亚民间和社会团体也以各种形式为中国捐款捐物,包括制作抗疫歌曲加油打气。”

他说,面对新冠肺炎的全球性威胁,人类已成为命运共同体。

“全球疫情何时结束,不取决于第一个发生疫情的国家,而取决于最后一个结束疫情的国家,只要任何一个国家还有疫情,病毒对全人类的威胁不可能彻底结束。”

除了物资捐赠,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推动下,中国与马来西亚两国专家于3月26日进行了远程视频会议,商讨新冠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疫情防控经验等方面。

在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安排下,中马两国医疗专家举行视频会议,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交流。(图片来源: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脸书)

除此以外,大使馆也正积极筹备中国专家顾问医疗组来马来西亚,与本地医护人员分享疫情防控与治疗经验。

他亦赞赏马来西亚政府应对疫情的应变能力,在疫情转为严重时果断实行行动管制令,达到明显成效,以及未雨绸缪建立马来西亚版“方舱医院”等。

“我有信心,也希望马来西亚早日战胜疫情,早日恢复社会与经济次序。Malaysia Boleh!”

哈桑娜基金领军GDRN    筹获5150万令吉买医疗用品

国库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基金会哈桑娜基金(Yayasan Hasanah),亦扮演起协调单位的角色,与马来西亚电讯公司(Telekom Malaysia)携手领军“官联公司灾难应对网络”(GLC/GLIC Disaster Response Network,简称GDRN),助马来西亚卫生部筹集物资与献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哈桑娜基金董事经理莎希拉接受《访问》采访时说,当疫情开始在马来西亚蔓延时,许多公司企业皆主动要求献上力量,因此他们经过商议后,决定以筹募献金的方式,为政府与私人医院添购医疗物资与个人防护装备,弥补当前医疗用品短缺的窘境。

“GDRN负责协调所有实践、管理与沟通过程,确保所有捐款者了解献金如何被运用,以及政府还需要多少资源,所以我们互相匹配政府与企业的需求与供给,不会出现多余或重叠物资的情况。”

截至4月2日,27家官联公司、官联投资公司、私人企业共捐献了5150万令吉。(图片来源:哈桑娜基金脸书)

截至4月2日,共有27家官联公司、官联投资公司、私人企业参与其中,合力捐献了5150万令吉。其中,国能公司(TNB)除了拨出1亿5000万令吉,支持政府所宣布的电费回扣政策,也为GDRN共捐献了1000万令吉,这亦是GDRN目前收到的最大笔款项。

国能公司除了向GDRN捐出1000万令吉,也另外为医院添购呼吸机与口罩等医疗物资。(图片来源:国能公司脸书)

她解释说,筹集款项将集中于购买医疗物资,以解决燃眉之急。其中,4260万令吉已为卫生部添购医疗用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呼吸机、口罩、手套等,这些物资皆是交由发马公司(Pharmaniaga)负责采购、仓储与分配。

截至4月2日,GDRN将4260万令吉用于卫生部添购医疗用品。(图片来源:GDRN官网)
GDRN陆续将口罩与洗手液等物资送至医院。(图片来源:哈桑娜基金)

截至4月2日,多达20台呼吸机已运至3家医院,分别是巴生中央医院、安邦医院与士拉央医院,其他医疗物资也将陆续分配至各前线医院。

除此,另890万令吉献金则已为前线人员、低收入家庭,以及滞留在校的大学生提供基本援助,包括寝食需求。除此,如今GDRN也将资助非政府组织,希望能更加深入民间,帮助有需要人士。

当你在家三餐温饱,闲得发慌,有的贫困家庭正饥肠辘辘,不知下一餐是何时,因此GDRN积极为有需要人士提供粮食援助。(图片来源:哈桑娜基金脸书)

她亦希望更多企业能加入这场抗疫持久战,她呼吁,若企业希望能协助对抗这波疫情,却又不知该如何下手,可选择通过GDRN作出贡献,因GDRN将确保企业的每一份献金都能有效帮助前线人员。

“我们大部分都不是医疗专家,不晓得该如何购买专业医疗用品,而GDRN提供的平台连接了这些专业人员,就交由专家来购买医疗用品,确保善用所有筹款。”

若任何机构有意捐献予GDRN,为抗疫前线人员贡献力量,可联络哈桑娜基金社区发展与人道天灾救济组主任Anita Ahmad,致电019-2782707或电邮至 anita.ahmad@hasanah.org.my ;或联络GDRN秘书处主任Izad Ismail,致电019-3366035或电邮至izad@tm.com.my。此外,也可浏览GDRN官网了解最新筹募情况。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12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赖咏嘉

《访问》编辑兼记者,从纸本杂志、电视台漂流到网络媒体,爱看好文章,盼写好文章。

杨智豪

《访问》制作人,曾于电视台打滚数年,参与制作过访谈节目、资讯节目、娱乐新闻等。

我有话说
1 条评论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