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闻 > 大马

黄明志告别式的三大议题

4月1日,也是愚人节,这个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春季初至4月1日之间庆祝春天的到来。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人们开始以一种称为“愚人牌”的特殊卡片或信件,以戏弄、愚弄或开玩笑的方式向彼此发送,后来这个传统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愚人节,在这一天互相开玩笑、戏弄彼此。

然而在今年的愚人节,黄明志在踏入凌晨12点后,Facebook就发布了一张自己的黑白照片,没有任何配文,没有任何解释,只有一串代表着一个人的开始和结束的数字——“1983~2024”。

照片来源:黄明志Facebook

黄明志愚人节的大龙凤

这一张让人联想到死亡的照片,当然马上也得到了很大的回响,不过声音分为两派:一派指这是愚人节开的玩笑,自己差点被吓死;一派则是说黄明志真的死了,还“RIP”他。

这张黑白照片发酵了一阵子后,黄明志的团队随后也在Facebook发布了一则“告别式通告”,表示音乐鬼才黄明志的“告别式”将会在4月1日晚上7点至10点于富贵生命馆追思礼堂进行,让出席的亲友以白色着装,同时也表示谢绝花圈、花篮、帛金、挽词广告,并且谢绝外界采访。

照片来源:黄明志Facebook

连续发布了两张图片,虽然从始至终黄明志只字未提“死亡”,但字字句句都在提醒这是一场“告别会”,而且是在殡仪馆进行的告别会,因此不由让人怀疑,到底黄明志是不是真的死了?这些没有答案的猜疑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骂声。

当大家还在等黄明志跳出来说“it’s a prank”的时候,黄明志的团队又上传了一张在富贵生命馆追思堂的黄明志告别式现场照。根据照片,现场没有设置灵堂,没有棺木,只有鲜花和黄明志的一些照片,同样只字未提“死亡”,但小编的配文是:时间很赶、但这是我们精心为他设计的,希望他会喜欢……

照片截自:黄明志Facebook

当事情发展到这里,主角一下从黄明志一个人,提升到黄明志和富贵集团两个方面,网友开始纷纷指责黄明志不该拿死亡开玩笑,而富贵集团也不该无底线配合黄明志搞这场大龙凤,完全不尊重文化和往生者,更有人指出,富贵集团的配合,其实违反了商业注册,因为堂堂一个殡仪馆,竟为黄明志开了先例,举办了一场活人的追思会。

虽然黄明志的告别会说明了谢绝采访,但是现场还是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名星洲日报的记者林佳香被公司派到现场了解事情始末,找出真相。根据一则由前新闻主播陈韵传发布的现场视频,林佳香与前国会议员参选人李伟康进行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林佳香要知道事情真相,李伟康坚决说这是谢绝采访的活动。

黄明志最后是在4月2日凌晨的时候,发布了贴文,重点之一是表示自己没死。他说,在短短的一天里,他感触很深,可以看到真正关心他的人,也看到许多落井下石的人。

另一个重点,是他写了一首与“生前规划”有关的歌,同时也计划了要办一场生前告别式,并拍成纪录片,目的是要把“生前规划”这件事分享给大众。他也强调,虽然活动在愚人节进行,但他们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很认真地举办这个庄严告别会活动。

照片截自:黄明志Facebook
照片截自:黄明志Facebook

黄明志最后宣布,最新的MV <当我离开以后> 和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生前告别式纪录片”将会在4月4日4:44pm首播。

议题一:生死可以儿戏吗?

黄明志的一波操作下来,最大的骂声,无疑就是他拿生死“开了一个玩笑”,虽然他强调了他不是在开玩笑,但是在一波一波故弄玄虚推动下来,尤其在愚人节这一天搭了这个戏台,黄明志的生死突然间由他自己说了算,但是造成了什么社会影响他有暂时不管的态度。

在黄明志的成功为自己的新歌MV收割了第一波流量后,“干话女王” Ah Lee也针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她说,不太懂斥巨资搞生前告别式的意义,因为生命的意义无需大费周章地探讨,只需要一个RM3800即可。

照片截自:Ah Lee Facebook

Ah Lee表示:“用生命来试探真情,是最愚蠢的”,暗指黄明志欺骗了所有在意他的人,还欺骗了他们的情感和眼泪。

对于黄明志的做法,Ah Lee没有过多评论,但是点出了一个人死后,身边的人要面对的苦痛——“真正经历过亲人死亡的都懂,在忙碌的告别式里,连哭都是奢侈的。失去亲人最痛苦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的每一刻。”

根据记者林佳香的采访手记叙述,黄明志的告别式不是以一个即将死去的人在做告别的形式进行,而是真的以“黄明志死了”的模式去进行,包括默哀一分钟、亲人致辞、播放生前点滴等仪式,现场大部分的人都落泪了,连林佳香自己都红了眼眶。

照片来源:星洲网

无论黄明志是否是在拍摄纪录片,现场的人是不是事前知道情况而配合出演,他都已经因为这件事赚了一波眼泪。

黄明志的做法对吗?网络红人江昭上在黄明志贴文地下留言也表示不赞同他的做法,因为他这番操作其实只会令到很多人真的关心他的人变得焦虑和压力。 

不过黄明志也回复江昭上道,他们确实是在通过“把事情搞大”,来宣导“生前规划”这一件事,想要让更多人知道并接受,不要让在世的人为你的死亡难过和操心,要自己面对,自己操办,勇敢地面对死亡。

照片截自:黄明志Facebook

黄明志的言语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而且确是在博人眼球,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关注这件事,但同时也强调不是在“开玩笑”。是不是拿死亡当儿戏,或许要看你站在什么立场去看待了。

其实,⁠生人举办追思会不是首列,先前也有本地艺人喵喵举办过;台湾也很流行生前告别式,但是出席者都知道是预办追思,主角还在世上,主角的生死不是个疑问。⁠

照片来源:网络

前新闻主播李晓蕙也留言指出,生前规划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不要通过误导的方式,出发点也许是善良的,但是手段太玩弄人心,那就不值得鼓励了。

议题二:媒体是在蹭流量吗?

李晓蕙同时也呼吁媒体朋友们正视被黄明志玩弄和轻蔑这件事,希望大家可以杯葛有关于他的新闻,不要再浪费公共资源继续报道了。

照片截自:李晓蕙Facebook

说到浪费公共资源这回事,加上星洲记者林佳香在现场与李伟康的辩论,究竟是媒体太认真地追求真相,还是媒体也要蹭百万粉丝黄明志的流量?

其实事情会闹得这么大,除了因为黄明志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音乐人,也是因为黄明志向来懂得掌握“流量密码”。在他澄清自己还在世的帖文中他也提到,他和他的团队由始至终并没有主动向任何一家媒体发布任何新闻稿,也没有回应过任何东西,而大众看到的所有所谓的“新闻”,全部都是造谣和传谣,都不是真实的。

“通过今天的新闻,也可以看到马来西亚新闻媒体业良莠不齐,和各种不专业及不负责任的报道方式,这一点让就读大众传播学系毕业的我感到非常失望;这十年来,大家在媒体上看到黄明志的负面新闻,什么代言赌网,侮辱中国人,假装出席抗议活动,玩Money Game,勾结非法集团,批评其他歌手等等假新闻,全部都是从这些无良的媒体开始发出去的,我们从未发表过类似的新闻,也拒绝回应这些舆论和假新闻很久了,一直抱持着‘宁愿被骂我都不帮他们炒流量’的态度。但无奈就是有观众Buy这一套,就是有人喜欢看标题党,我们也无力去阻止,只能以沉默对抗舆论。”

州议员张玉刚针对这件事也发帖评论,指用生死来开玩笑,和用假死来做show来开社会玩笑,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换作是以前,我肯定是会写‘黄明志用假死做show来开社会玩笑是不对的’的人。但是现在我会去想,为什么媒体不能团结一致,不要去采访这个活动?这显然不可能嘛,当一个普通人娶两个妻子都可以被分成2至30 part来出连续剧,这个嗜血的社会,怎么会错过这种流量?”

照片截自:张玉刚Facebook

“再举一个侧面的例子:当今大马没有去采访这个活动,我本身是当今大马的付费读者,我会去怪责当今大马在这件事情上失责、没有帮我去寻找真相吗?不会,因为黄明志这个人的作死show根本无关公共利益,当今大马不浪费资源去处理,我觉得没问题。当然,黄明志的争议性实在太大了,大家只在乎这件事的是与非,而没有去反思为何我们的舆论空间,一直都被这种种嗜血、烦躁和浮夸的事情牵着走?”

另外,媒体人杜晋轩针对这件事也发表了评论,他表示,指黄明志这操作浪费社会资源,他觉得有时也是一种忽悠人的说法。

“黄明志这事情就是娱乐新闻,跑娱乐新闻的记者,不会因为今天少跑一条黄明志的新闻,而转去跑关于国家大事的政治、社会新闻…另一方面,可以理解记者跑新闻的辛苦,但媒体编辑室也有自主权,可以决定是否要跑更多黄明志的新闻,因此不能说黄明志害了媒体浪费社会资源,选择权始终在编辑室手中。”

照片截自:杜晋轩Facebook

“可以理解有的记者朋友讨厌黄明志,不过要应对黄明志的“创意”,我想以暴怒的方式来回应,只会拉低了大报的格调。”

林佳香和李伟康爆发的口角无疑让整件事受到了更高度的关注,同时也有两派声音:一是支持李伟康的,因为这场告别式已经提前告知谢绝采访,也没有邀请任何媒体;二是支持林佳香的,因为她只是在尽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责任,而黄明志也是在浪费公共资源。

拉曼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时事评论员刘惟诚针对这场小插曲评论道,站在新闻人的角度来看,林佳香应该是一名意外组记者,在报道新闻之前必须要实事求是是无可厚非的,而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作业程序去将新闻还原。

“老实说,只要是对方有一定的分量,记者就一定会到,这也是我们记者‘厚脸皮’的技能。你别叨念说这种不好,要人家请才去。”

照片截自:刘惟诚Facebook

”我以我在学术界和新闻界的经验告诉你,古今中外,不管是19世纪的记者,还是现在的记者,不管是西方记者,还是东方记者,新闻界的座右铭就是‘脸皮要厚’,要‘不请自来’。如果我们什么都要人家请,很多新闻是完全不存在的,届时就只剩下要你掏钱的广告和闷骚的新闻发布会。”

“所以,既然有如此分量的人办‘丧事’,就算报馆可能有直觉觉得这是一场大龙凤,但记者还是需要在场追,因为‘直觉’这事,只有我们这些评论员才能够说出来,然后被记者当新闻写,但要论新闻写作,记者是不能靠‘直觉’来生产新闻的,他们的‘直觉’,只能够用来追新闻,不能用来写新闻。”

照片截自:刘惟诚Facebook

对于记者本身成为了新闻这件事,林佳香在采访手记也叙述了事发经过:林佳香在告别式莫名其妙地结束后感到困惑,因为到最后也不知道究竟黄明志情况如何?是生是死?为了解惑,于是林佳香决定向现场的人寻找答案。

无奈她再三询问,甚至提高声量也没有一个答案,还被“请”出了现场,自己成为了关注,参加了一个庄严的告别式,却始终这不知道“死者”的真实状况。于是,就发生了林佳香与李伟康的争执。

根据自称路人甲的李伟康叙述,其实在与林佳香争辩之前,林佳香在现场的态度是毫不客气的,一直要求主人家“给个交代”,要求离开也不肯,直至保安出现了林佳香才愿意离开。当时李伟康对林佳香的印象就是:这位记者就是为大众出气而来的。

照片截自:李伟康Facebook

据悉,现场除了有星洲日报的记者,也有来自中国报、东方日报、光明日报等,但没有一位向林佳香有这样的举动的。

“媒体朋友的责任是报导真相,但是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到真相,最重要的,不会因为你的叫嚣就得到真相。”

“‘黄明志在亚马逊被两只老虎咬死了!’,这条消息本来就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就像唐伯虎当初写给华夫人那张卖身契一样,他一早就表明来意,只是你的水准太低,看不出罢了。”

照片截自:李伟康Facebook

议题三:市场策略弄巧成拙?

黄明志这一方面暂时算是落幕了,但是事件中的第二主角——富贵集团,似乎要变成箭靶了。在黄明志告别式这件事上面,富贵集团一直被大众攻击,指责作为殡葬业龙头大哥的他们,不应该配合任何人胡闹。

但事情发酵至今,富贵集团仍然是保持沉默的一方。

这里小小科普一下,在大马殡葬行业有这么一个行规: 一般人在没有死亡证书的情况之下,是无法订到殡仪馆的,除非你的用途是作功德法事,或是临终的生前告别式。

所以富贵集团在租赁场地这方面无可厚非,只是他们配合黄明志的目的是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黄明志在帖文中提到了“生前规划”这件事,而富贵集团一直以来提倡和主打的,也是事前规划。其实这很显然,是一场搞噱头的市场营销,只不过现在变成了富贵集团的一场公关危机。

照片截自:富贵集团官网

前电台主持人李欣怡在Facebook发帖问让大家从品牌塑造的角度进行案例分析理性讨论,也顺便研究一下各大网红的品牌运营能力。

从大部分网友的留言来看,大家都觉得富贵集团既然要推广“生前规划”、“活人告别式”,那就好好推广,不应该配合黄明志做出这场有玩弄、欺骗等不尊重生死的Show;整件事到目前为止除了有的达到流量之外,其他营销策略的目的都没有达到。

照片截自:李欣怡Facebook

如果说富贵集团找黄明志合作,后续就是要找黄明志做代言人的话,那么目前很显然如意算盘打错了,大众不能接受身为公众人物的黄明志为了达到更大的宣传目的而把事情搞大的行为,因此也对富贵集团的纵容不买账。

据悉,富贵集团此次在这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MV拍摄赞助商,也不是要找黄明志代言。马可波罗杂志老板萧宏隆发文表示,富贵集团这一波操作可以用弄巧反拙来形容了,炒作妥妥的大翻车。

照片来源:中国报

“新闻是闹哄哄,但出来的效果都是负面形象,富贵见状,吓都吓到直冒冷汗啦,整个企业品牌大地震,还不闪!以后,MV出来,连赞助都不用写了,不知到时又会引起什么风波!人算不如天算,有时,你以为宣传万无一失,赚到流量、关注、话题,但同时,又失去品格、形象、口碑。”

照片截自:萧宏隆Facebook

反观同为殡葬业的一圆,他们对生前告别式又有另一种看法和处理方式。

作为同行,一看“讣告”就明白故中玄虚,虽然明白黄明志的动机,但对于他的极端做法表示不认同,因为你的故弄玄虚对照真正在生息边缘挣扎的人来说,是过于轻浮的,对亡者更是一种不尊重。

“‘生前告别式’的重要特征和伦理在于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还没有真正去世。所以黄在这里就做错了,他必须要通知大家这是一个生前告别式:‘我还没死’。这样就不会让人感觉他对生命的态度轻浮,对过世之人的不尊重。”

照片截自:一圆Facebook

“推广死亡教育原本就是非常敏感的话题。经过黄这样一番操作,不晓得会不会让更多人感觉到生前告别就是无意义甚至不尊重的行为。”

而针对Ah Lee的贴文,一圆也表示这并非毫无意义,只是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正确的仪式。

“确实生前告别式里,没有人真正死亡,但通过引导和仪式,无论是当事人和参与者,所流下的眼泪和经历的情感都是真的,生前告别式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生前告别式里,当事人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甚至会引发一些之前可能从来没想过的事情。”

照片截自:一圆Facebook

一圆认为,生前告别式的意义在于在仪式进行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得到当事人的反应甚至反馈,与当事人产生一种很亲密、很深的联系,而这无疑是最好的和解和道别。

“生前告别式不是一个测试,也不是一个show,不是为了得到‘真’的眼泪,而故意隐瞒真相。也不是为了测试哪些人是真的关心还是落井下石,而设的一个局。黄哥这次的‘作品’,无论支持或反对,两方的言论都很多支持者,这应该是黄哥最想要的局面。争吵才有舆论,才有流量。”

“如果黄能够一开始就说明自己还没死,也许就能体现生前告别式的意义。”

然而无论黄明志如何如何,他都是在这事件中的最大赢家,因为他的目的很简单:要流量。现在头痛的是富贵集团,因为在这本身就很敏感的事件中,他们选择了“富贵险中求”,用最敏感的人物做最敏感的事,得到的敏感反应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该如何去解决、能不能顺利度过这个公关灾难,就要看富贵集团的本事了。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4 / 5. 评分人数: 38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彭薇均

《访问》编辑兼记者,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喜欢以语言与文字感染他人,认为话语不是要表达得华丽而是诚恳,不需要天花乱坠而是中肯,说得多不如说得对。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