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1时45分,正当印度儿童热线基金会(Childline India Foundation)协调员Narayana Sukla准备吃午餐时,他接到了一名女孩打来的求助电话。
这名12岁的女孩边啜泣边说,“请立刻救我,不然他们会杀掉我的。”
她恳求道,“我妈妈逼我嫁人,但是我想读书。”这通电话,是她悄悄使用她19岁丈夫的电话拨出的。
接着,Sukla立刻联络当地政府官员,得知女孩出生于贫穷的文盲家庭,她在六天前出嫁,甚至被丈夫性侵。
经过五小时的路程,他在当地警方的陪同下,抵达了女孩的夫家,那是一个十分偏远的村庄。随后,女孩被解救出来,安置在一间收容所。
以上是Sukla接受新加坡媒体《海峡时报》采访时,所分享的经历。这是自今年新冠肺炎在印度爆发的3月以来,他不得不介入的13起童婚案件之一。
新冠疫情之下,贫者越贫,贫困与饥饿问题加剧。在死亡阴影笼罩下,许多印度家庭慌不择路,将家中幼女当成货品“出嫁”,解决彼此的温饱问题。因此,童婚悲剧加速增长。
上述事件中的女孩暂且脱困了,但是,印度还有千千万万名女童新娘,被困在夫家中,年复一日被婚姻囚禁着,直至她死去,或是丈夫死去。
印度儿童热线基金会的数据显示,从1月至7月,热线共处理了1万4775起童婚案件。其中,59%受害者(8732名)年龄介于16岁至18岁,38%受害者(5629名)年龄介于11至15岁,而有91宗案件牵涉到6岁至10岁的儿童,87宗受害者的年龄甚至在5岁以下。今年,在非封锁期间,包括逐步放宽封锁的6月与7月,童婚案件比去年增加了约17%至21%。
据《海峡时报》,当地学校自3月起的停课状态,是童婚增加趋势的因素之一,许多贫困家庭依靠学校所提供的餐点来维持温饱。
当少了这一温饱来源,贫户被迫将儿子送去工作,及让女儿出嫁,无论他们成年与否。每名失学女童,都成了潜在的童婚受害者。
禁童婚法形同虚设? 只要贫困未解决,童婚不可能停止
童婚在印度是被明文禁止的。据联合国,印度政府于2006年订定的《禁止童婚法》,将男女结婚的年龄底线提高至21岁与18岁,任何试图将未成年子女嫁出去的父母,将处以10万卢比(约5638令吉)罚款与两年监禁。
但是在贫穷与饥饿面前,对饿得两眼昏花的贫民而言,法律是苍白无力的。
趁着疫情期间,政府将注意力转至对抗疫情,他们为了生存,为了温饱,不惜犯法,将幼女嫁给陌生男人。即使他们知道,嫁过去的女童不可能幸福。
疫情期间,甚至有的家庭为了不被发现,选择在清晨或午夜等静僻时段,悄悄在寺庙举办低成本的婚礼,期望不被政府逮到。
也有的女孩,为了父母与自己的温饱,自愿嫁出去。《路透社》报导,15岁的童婚新娘Muskaan(化名)称,由于家有病父与失业的弟弟,她认为与远房亲戚的儿子结婚,就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获得更好的未来。
所幸,当地居民因为担忧婚礼上的聚集将导致新冠疫情传播,而向政府部门悄悄提供线索,让这起未得逞的童婚被阻止,而女孩的父母也因为违反禁童婚法,而被起诉。
对当事人Muskaan而言,这却是不幸。 “当父亲定下我的婚事时,我同意了。这里没有食物,我们一家人住在一个房间里,我的父亲很担心我,甚至哭泣。”
她说,“我的婚姻将解决一切。现在他们却说,我还要等上三年(直到印度结婚合法年龄)。”
可是,这情况下的自愿,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逼迫,只不过施压的一方不是父母,而是现实的无奈。
国际非政府组织“女孩不是新娘”(Girls Not Brides)就指出,追根究底,童婚问题出在无力抵抗的贫穷、教育问题,以及印度社会对女性的轻视。
更何况,童婚带来的聘金,只能带来暂且的温饱,留给下一代的,是悲剧再重演的循环。若年轻一代无法接受教育,无法为自己找寻除了婚姻之外的谋生路,扭转自己的命运,下一代也会步入这死循环。
联合国:未来10年内恐增加1300万童婚案
虽然印度是童婚率最高的国家,可联合国早前就警告,新冠疫情将对全球童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在全球,预计将有1200万女孩在18岁之前结婚,相当于每三秒就有一名女孩被迫出嫁,疫情更导致未来10年内恐怕增加1300万起童婚案。
长期奋斗改善童婚状况的 “女孩不是新娘”甚至绝望说道,在疫情之下,他们过去十年的努力都可能付诸流水。
这庞大的未来数据中,是否将包括马来西亚,无人知晓,但可以肯定的是,童婚离我们并不遥远。在马来西亚,两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正是一名41岁吉兰丹男子迎娶11岁女童的新闻。
随着时间过去,童婚课题已被各种纷乱掩盖,曾经想要改善的童婚课题,也因为政权转换,而不再被提及。毁掉女孩一生的悲哀课题,还有人在乎吗?
勿因本地童婚案件不及他国多,就放松警惕。哪怕仅有一宗,对当事女童而言,都是铺天盖地的毁灭,赔上的是她的一生。
就如儿童基金会(UNICEF)所述的:“当允许女孩成为女孩时,所有人都是赢家。”(When girls are allowed to be girls, everybody 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