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国疫情不见好转,单日确诊病例连续三天超过3000宗,医疗系统已濒临崩溃。《当今大马》指出,根据全国危机准备及应对中心(CPRC)数据,截至5月2日,雪隆一带的冠病加护病房使用率平均达90%,超过警戒水平。
同时,6所拥有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重症加护病房的医院已超过警戒门槛,病床使用率已超过70%,当中一些医院也迫近100%。这6家医院是双溪毛糯医院、吉隆坡中央医院、安邦医院、沙登医院、士拉央医院以及巴生中央医院。
卫生总监诺希山于5月2日在推特上分享双溪毛糯医院影片,并表示:“我们的床位快用完了。请照顾健康和安全。”
Sharing our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in Sungai Buloh Hospital ICU. We are almost running out of beds. Please stay healthy and stay safe. pic.twitter.com/XbCFaf0JIy
— Noor Hisham Abdullah (@DGHisham) May 2, 2021
随后,诺希山补充道,“双溪毛糯医院目前共有63名患者在加护病房内,超过25名重症患者在普通病毒与急症室接受治疗。在过去的一周里,每天有超过20名患者被转至加护病房。”
63 ICU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25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o be reviewed in the general ward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more than 20 case referrals to ICU daily in the past one week in Sungai Buloh Hospital. pic.twitter.com/ZjI6pc4x45
— Noor Hisham Abdullah (@DGHisham) May 2, 2021
不久前,诺希山就曾转发英国广播电视BBC的记录短片,呼吁国人吸取印度的教训,“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公共卫生措施和疫苗接种计划,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确诊病例激增”。5月1日,诺希山再次强调,大家必须借鉴印度疫情海啸的情况,避免类似的情况在我国上演。
印度疫情一度好转
2020年1月30日,印度出现第一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着新冠病例激增,印度总理莫迪于三月宣布国全面封锁该国,禁止人民走出家门,任何拒绝遵守限制措施的人都将面临长达一年的监禁。
印度政府严格的封锁政策似乎起了作用。BBC报导,印度官员在2020年底宣布该国已经扭转了疫情曲线。印度总理莫迪也在今年1月表示,“去年(2020)二月、三月期间,很多专家都说印度将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将出现海啸式的病例。他们预测国内将有200万人死亡,但印度的疫情在公众积极的参与下获得了进展。”
“今天,印度是成功拯救最多生命的国家之一。这个占世界人口18%的国家通过控制疫情将世界从灾难中拯救出来。”同时,莫迪宣布将会与英国合作新冠疫苗,并且向数十个国家承诺送出疫苗,印度媒体将他誉为“疫苗大师”。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在2月表示,印度“在总理莫迪干练、明智、坚定和有远见的领导下击败了新冠肺炎”。 3月初,印度卫生部长瓦尔丹宣称,印度“已进入新冠肺炎的终局”。
印度第二波疫情如何走向失控?
解除封锁后,印度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陷入危机,因此多数人民不再采取预防措施,仿佛最糟糕的日子已经过去了。3月中旬,超过5万名未戴口罩的球迷涌入古吉拉特邦一个以莫迪名字命名的体育场,观看印度和英格兰之间的T20国际比赛。

印度在1月份启动了全国性的疫苗接种活动,同时通过商业交易和作为礼物的疫苗外交形式,向其他国家运送了6000多万剂国内生产的疫苗。然而,印度新增病例的下降,却导致接种疫苗的人有所减少,疫苗接种速度放缓。作为世界领先的疫苗制造商,印度只有2%人口完整接种两剂新冠疫苗,少于10%的人民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远远不足以形成群体免疫的要求。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展开,莫迪也开始投入于竞选宣传活动。当时,有几个邦正在举行选举,他特别关注由反对党执政的西孟加拉邦。直到4月中旬,莫迪先生不遗余力地开展竞选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群。尽管医学专家警告说有风险,但莫迪似乎从集会中获得了力量。《金融时报》指出,4月17日,莫迪在工业重镇阿桑索尔演讲时,表示:“Maine aisi sabha pehli baar dekhi hai”(我从来没有在集会上看到过这么大的人群)。
同时,每隔12年举行一次的兴都教宗教活动——大壶节(Kumbh Mela),被允许提前一年举行,他们认为2021年是一个吉利的年份。北阿坎德邦首席部长蒂拉特·辛格·拉瓦特(Tirath Singh Rawat)取消了所有“不必要”的限制,因为“信徒的信仰将战胜对新冠疫情的恐惧”。拉瓦特表示,该活动是在恒河旁举行,“恒河的祝福就在那里流淌着,因此应该不会有新冠病毒”。仅在4月12日,就有300多万名朝圣者在赫尔德瓦尔的恒河中集体浸泡。
无论是庆祝活动还是竞选集会,民众几乎没有佩戴口罩,忽视社交距离。此时,印度出现了一种同时带有E484Q和L452R两种突变的新冠病毒。这种病毒呈现“双重突变”可能导致其传染性增强,或会影响疫苗对其有效性。变种病株B.1.617的传播速度极快,在疫情最严重的马哈拉施特拉邦,约20%的病例感染了此种变异病毒。
《东方日报》报导,西孟加拉邦也发现了一种名为B.1.618的变种毒株,一个人就算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产生抗体,也可能会被这种变种病毒再次感染。

BBC报导,自4月17日以来,印度每天的确诊病例已超过20万例,这远超过去年9月每天9.3万例的高峰。印度社会中下层一直存在着缺少医疗物资的问题,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这个问题。第二波疫情肆虐,感染人数激增,印度多地的医疗系统几近崩溃。许多城市的医院都出现床位短缺和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求救信息,要求提供医院床位、药物,甚至是呼吸用的氧气罐。
印度政府4月25日命令脸书、Instagram和推特删除数百个批评其处理新冠疫情的社交媒体发文,其中包括反对派政客的批评和要求莫迪辞职的呼声。当局认为,这些发文可能会引起恐慌,他们使用断章取义的图片,并可能阻碍政府对疫情的处理措施。这些社交媒体公司目前遵守了这些要求,让印度境内使用这些网站的人无法看到这些发文。
真实的死亡人数是更多?
据《法新社》,截至5月2日,当天新增3689人染疫死亡,创下疫情开始以来单日新高,累计死亡人数逾21万5000人。专家们认为,由于印度病毒检测率低,很多患者死于家中,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因此实际感染和死亡人数更高。歇根大学流行病学家慕克吉指出,模型显示,真正的死亡人数是官方报告中的2到5倍;接受《路透社》采访的医学专家则认为,死亡人数甚至可能比官方统计的数字高5到10倍。
在印度,只有五分之一的死亡案件是经过医学调查。由于多数人是在家里或其它地方死亡,而不是在医院,所以医生通常不在场,无法确定死因。这也意味着多数的印度人民逝世后并没有获得医生的死亡证明。
随着第二波疫情来袭,越来越多新冠患者死在家里、救护车里、候诊室里和不胜重负的病房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准则,除非有明确的其它死因,不应将新冠病例死亡人数归咎于患者自身的原有疾病或并发症。不过,印度多个地区违反这项准则,没有在最后统计数字中算入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

据《纽约时报》,印度媒体走访各地的火葬场和墓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政府所公布的数据。殡葬工作人员向《天空新闻》透露,他们之所以会少报死亡人数,是因为“上级部门告知要提供(较低的)数字”。
BBC说明,在兴都教中,火葬传统上是葬礼仪式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兴都教徒认为必须摧毁身体才能使灵魂与之分离。由于大量新冠患者去世,火葬场也快没位置了。工人被迫搭建临时的火葬柴堆,公园和其他空地被用来火化,很多地区也开始露天集中焚烧遗体。火葬场的木材库存正在迅速耗尽,印度当局砍伐了城市公园的树木作为柴火。

《纽约时报》驻新德里记者杰弗里·盖特曼(Jeffrey Gettleman)形容,“火葬场堆满了尸体,就好像刚发生过一场战争。大火不分昼夜地燃烧着。许多地方在进行一次几十具尸体的集体火化。到了夜晚,在新德里的某些地方,火光冲天。”
在南部的卡纳塔克邦,政府被迫允许家庭在自己的农场、土地或后院火化或埋葬他们死去的亲人。
借鉴印度,避免新冠海啸
印度的现况,足以让大马人民引以为鉴。印度疫情爆发的关键,是民众松懈的心态和对防疫措施的不重视。防疫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即使接种疫苗,仍必须遵守严格的防疫措施。5月2日,卫生部长阿汉峇峇宣布我国出现首宗印度B.1.617变种冠病。国人必须更加警惕,照顾好自身也保护家人,以免新冠海啸席卷大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