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了一年才举行的2020东京奥运会,不但史无前例在“无观众入场”下进行,也严管选手活动范围,除了选手村之外,哪都不能去,对参加这场体育盛会的运动健儿而言,可说是毫无“社交生活”可言。 多亏发达蓬勃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式,才让他们不至于“与世隔绝”,不少运动员更因此圈粉无数。但也有不少运动员因为奥运表现失常或不佳,成了网络霸凌的受害者。 社交媒体在2020东京奥运会就如同双刃剑,让奥运网红锋芒出鞘,也血滴剑下。
跳水运动员山姆·弗里克(Sam Fricker)代表澳洲参加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到达奥运村后,他在TikTok上分享自己备赛期间在奥运村的日常生活,如自助餐厅训练、与球迷交谈和大嚼巧克力的视频受到关注。

根据《南华早报》,此前,他在TikTok上的只有60万粉丝和约2千万个赞,而现在,他已经有110万粉丝和约4千万个赞,翻了约一倍。

奥运让弗里克被更多人认识,目前,在他最新发布的TikTok视频里,已经有约65万的播放量和8万个赞,观众好奇奥运选手们的日常,而在社交媒体如TikTok(抖音国际版)、抖音、Instagram等这些平台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同时也让像弗里克这样在线上活跃的奥运选手成为社交媒体影响者(social media influencers)。
社交媒体是一柄双刃剑
社交媒体让选手们得到心灵安慰的支持和鼓励。
7月27日,美国体操天后西蒙·拜尔斯(Simone Biles)因心理健康问题退赛,不少粉丝在Tiktok上表示对拜尔斯的支持。

但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指责拜尔斯把精神健康问题作为在奥运跳马项目表现不好的借口。
拜尔斯退赛的事引起轩然大波,也让各方更加重视奥运选手的精神健康。8月1日,在女子三米板项目夺得金牌的中国选手施廷懋在受采访是称自己在备战时面对抑郁的心理问题,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才走出阴霾。
在微博的“#施廷懋说曾因抑郁求助心理医生#”标签下就有超过5000万次阅读量和2888则讨论,网友也对施廷懋表示支持。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刘诗雯在比赛失利后也在抖音和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受到粉丝和网友们的安慰和鼓励。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带给选手不止有暖心的支持,也有网络霸凌和谩骂。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多名日本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受到抨击:在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夺得金牌的桥本大辉(Daiki Hashimoto)被网友指责表现失误却拿高分;在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获得第五名的村上茉爱(Mai Murakami)也称自己在网络上看到可怕评论;水谷隼(Jun Mizutani)和五十岚(Kanoa Igarashi) 也在社交媒体上收到了带有仇恨和攻击性的私信。
尤其针对体操选手桥本大辉的获胜,中国社交平台掀起骂战,媒体也力挺夺得银牌的选手肖若腾,指主办方和裁判有失偏颇,在桥本大辉失误后仍给出高分。
有中国网友表示,自己因为没骂日本选手,在微博和微信上被网络霸凌,他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在网络,并指出:发泄”恶意“不是表达爱国的方式。
另外,在开幕式上点燃火炬的美日混血选手大坂直美(Naomi Osaka)因其混血的身份和网球女单比赛中的失利受到日本网友和媒体不友善的言论。

韩国射箭选手安山(An San)更因为其短发外型被韩国男性网民冠上“女性主义者”的标签和相貌攻击。

对此,东京奥组委特别成立专门小组来监控网络上对选手们发表的不雅言论,也开通心理专家服务热线,为遭遇网络暴力的选手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日本国际大学副教授山口真一(Shinichi Yamaguchi)也呼吁体育协会应支持个别运动员的法律诉讼,并帮助照顾他们的心理健康。
除了网络霸凌,奥运选手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也引起负面的流言。蒂莉·卡恩斯(Tilly Kearns)在TikTok和Instagram上分析了纸板床的视频,有网友称是该设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纸板床可回收的材料不是为了环保,而是“反性爱”。但最后卡恩斯本人在TikTok发布视频,打破纸板床是为了“反性爱”的谣言。

除了卡恩斯的分享,《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长跑运动员保罗·切里莫(Paul Chelimo)在推特上猜测,纸板不能同时支撑一个以上的人,是“为了避免运动员之间的亲密关系”。
Beds to be installed in Tokyo Olympic Village will be made of cardboard, this is aimed at avoiding intimacy among athletes
Beds will be able to withstand the weight of a single person to avoid situations beyond sports.
I see no problem for distance runners,even 4 of us can do😂 pic.twitter.com/J45wlxgtSo
— Paul Chelimo🇺🇸🥈🥉 (@Paulchelimo) July 17, 2021
爱尔兰的体操运动员里斯·麦克莱纳汉(Rhys McClenaghan)在推特发布证明该床能够承受剧烈活动的视频,使谣言不攻自破。奥运会的官方推特帐号也转发了麦克莱纳汉的视频。
“Anti-sex” beds at the Olympics pic.twitter.com/2jnFm6mKcB
— Rhys Mcclenaghan (@McClenaghanRhys) July 18, 2021
成为”网红“的奥运选手,是好是坏?
悉尼大学社交媒体专家乔纳森·哈钦森(Jonathan Hutchinson)指出,现在奥运选手成为社交媒体影响者并不奇怪,且他们这个世代对数字媒体更加熟悉,知道什么适合发布,什么不适合发布,也懂得分辨娱乐性和信息性。
他也称,这是”Tiktok运动员世代“,或”运动员Tiktok世代”。
“你可以看到运动员较轻松的一面,他们正有精彩的生活体验,并把所有粉丝带进这个空间。”
BBC报道也指出,TikTok用户更喜欢”真实“的视频,在运动员展现他们在奥运期间的生活后,更打破了奥运选手、奥林匹克的神秘感,让人们看到了选手私底下的一面。

“他们可能不会在那里赢得奖牌,但他们的举动就能吸引注目,并想办法利用宣传。这对他们职业生涯的下一个阶段而言,是个人投资。”
报道也说,如果说Facebook和Instagram用于获奖者发表感言,Twitter用于发布新闻,那么TikTok则是以乐趣、娱乐为主。
针对社交媒体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的应用,国际奥委会表示鼓励获得东京奥运会注册证的运动员和其他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奥运经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社交媒体让观众对奥运明星有更深的了解,看到他们的个人故事。
另外圣地亚哥的分析公司Hookit也通过奥运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所有赞助帖子进行估值,发现能为在线赞助商创造最大价值不在于该选手在比赛中夺得多少面金牌,而是选手为赞助商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程度。
由此可见,奥运选手在社交平台的活跃是被鼓励的,观众对选手的关注和追捧固然好,但有中国媒体发现,选手的“网红化”渐渐变为“饭圈化”,有网暴、辱骂、互撕等的情况出现。

奥运单打冠军马龙的铁粉提醒刚刚”入坑“的粉丝,不要把饭圈思维带到体育圈,运动员不靠粉丝养活,他们依靠的是自己的实力。
报道指出,饭圈化虽然可以更快地提升运动员地商业价值,但一旦成绩下滑可能会成为“罪证”,被全网辱骂。
他们(粉丝)往往是在巅峰时刻入的坑,对运动员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一旦未能被满足,从捧到天上到贬到地下可能只在眨眼之间。
所以,奥运选手在社交媒体活跃,分享个人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是否掉入”饭圈化“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