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热

“Covid-22”成推特热门话题 网民齐呼“要移民到外太空”

在本周一(8月23日),关键词“Covid-22”突然成了美国推特的热门话题,不仅出现在最热门标签排行榜上,并且当天上午就有5万8200个推文使用了该标签。

三天后,“Covid-22”也延烧到了马来西亚,登上大马推特热搜榜的第11名,共有2万1100个推文使用了该标签。

(图片来源:推特)

只要搜寻“Covid-22”的相关推文,就不难发现许多人都在标签这个关键词时,展现了自己对新冠肺炎与病毒变异的困惑和担忧。

(图片来源:推特)

“这到底是什么?所以接下来每两年我都会迎来一种新病毒,就像迎来新iPhone一样?嘿,兄弟!你得了哪种新冠肺炎?我得的是Covid 25。噢这太酷了,我患上的是Covid 26,它跟我们的细胞结合得更好。”

”这是一种病毒。它变异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说这种封锁永远不会结束。“

”我读了两遍,我需要问:这是指他们已经发现了Covid-22变种病毒,而且它已经存在?“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网民纷纷以迷因、动图或短视频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担忧,并标签了#COVID22

但事实上,“Covid-22”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变种病毒,而只是一个免疫学教授在近日接受采访时,用来代指下一波大流行的代称。

“Covid-22”的起源……

8月22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ürich)免疫学教授赛雷迪(Sai Reddy)在瑞士《一瞥报》(Blick)接受采访时如此说道——

“这是不可避免的。当Beta或Gamma变得更具传染性或Delta发生逃逸突变时,这是大流行的下一阶段。这将是来年的大问题。Covid-22可能会变得比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更糟。”

赛雷迪的言论迅速在网上引起热议,但不幸的是其言论遭到误解,不少人误以为“Covid-22”指的是新冠变种病毒。而新闻媒体《Insider Paper》的当天报道更是加重了网民对“Covid-22”的担忧和恐惧。该报道错误引述塞雷迪的言论,指塞雷迪“警告”说,一种被称为“Covid-22”的新变种病毒可能比主导世界的Delta病毒更具杀伤力。

而一天后(8月24日),该媒体也于推特上发布了“Covid-22可能比Delta病毒更危险”的推文,截止至8月26日,该推文已获得1万3800个赞、3900条评论及3万1400次转发。

 

以Covid-22来代指下一波大流行是无意义的

美国戴维森学院(Davidson College)生物学教授戴夫韦斯纳(Dave Wessner)于8月25日接受新闻媒体《Insider》采访时就,以“Covid-22”来代指下一波大流行是无意义的,因为这些称呼只会让人们感到更加困惑。

他指出,“Covid-19”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疾病,但病毒本身的名称是“SARS-CoV-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Covid-19变种病毒应以希腊字母如Delta和Lambda来命名,这是因为,病毒每一次发生变异,都只是基因密码发生了变化,其实它们的本质上还是相同的一种病毒。因此,“Covid-22”不应该被理解为Covid-19的变种病毒,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赛雷迪之后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也回应,他并没有意识到使用“Covid-22”这个用词会在网上引发这么大的反应,他澄清说,他的言论大意上是表示,随着新冠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出变种病毒,人们对于如何应对和解决疫情也应有进一步的思考。

疫苗接种是抑制病毒变种最有效的方式

也许,你已经可以从以上的文章中看出,人们对新冠变种病毒的恐惧。实际上,目前最有效能抑制病毒不断变种的解决方案就是——疫苗接种。根据Vox的报道,随着时间推移,病毒发生基因变异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有的时候,病毒会在不断的变异中逐渐变弱,甚至消失,有的时候则不尽然。因此,人类若想要对抗病毒变异成更具传染力、更致命的新变种病毒,唯一的方式就是达到群体免疫,唯有如此,病毒才无法继续“利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来复制自己,继而有机会在复制过程中发生突变。

然而,根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网站,截至2021年8月25日,全球人口仅有25%已接种完整疫苗,距离达到群体免疫还远远不够。

以马来西亚的接种情况来看,接种完整疫苗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42.77%。(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雪上加霜的是,马来西亚乃至全球仍存在反对接种疫苗的群体。近来,柔佛更有779名教师拒绝接种疫苗,引起了柔佛苏丹的关注,呼吁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学校复课前接种疫苗,以遏制病毒传播。

截至2021年8月25日,马来西亚新增新冠病例为2万2642宗,活跃病例累积26万4292宗。(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尽管马来西亚的人口只有3270万,这不代表我们不能为群体免疫作出一份贡献。接种疫苗且遵守防止病毒传播的标准作业程序,就是保护自己与保护他人的最佳方法。

版权声明 本文乃编辑综合译写之内容,版权属《访问》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2 / 5. 评分人数: 6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钟莉淇

《访问》实习生。目前在拉曼大学修读中文媒体新闻系,希望能了解更多社会的故事,写出更好的文章来传播温暖。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