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冲击后持续重建的文化环境中,《挺艺文》计划自2020年启动以来,始终致力于为本地艺文单位搭建一个能够持续创作、稳步发展的平台。迄今为止,计划已累计资助358个单位,总金额高达108万4000令吉,成为疫情后时代极少数长期耕耘本地文化生态的民间计划之一。 最新一期由元生基金会与大阳光圆梦基金联办的《挺艺文8.0:万紫千红》于7月26日正式发放援助金,总额达12万令吉,惠及45个来自不同领域的文艺单位,再次体现了民间资源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关键角色。
由元生基金会与大阳光圆梦基金联办的《挺艺文8.0:万紫千红》于7月26日正式发放总额12万令吉的援助金,惠及45个本地文艺单位。
此次受惠单位中,31个获得2000令吉,7个获得3000令吉,1个获得4000令吉,5个获得5000令吉,另有1个单位获得8000令吉。资助金额根据单位的申请内容、规模与实际需求评估决定,旨在协助文艺团体在创作与运营上持续前行。
《挺艺文8.0:万紫千红》是“挺艺文·保传承”系列计划之一,该计划自2020年启动,初衷为在新冠疫情期间为本地艺文界雪中送炭,并致力于长期推动文化传承与艺术发展。

自《挺艺文1.0:雪中送炭》至今的第八阶段,共有358个文艺单位获得资助,总额高达108万4000令吉,为马来西亚文艺生态注入重要支持与活力。
“我们需要一枝花的独特绽放,但更需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协同生命力。”这是元生基金会主席林春发在《挺艺文8.0:万紫千红》颁发典礼上的感言,亦是本轮计划的精神象征。
“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虽然可以走得很快,但往往孤独且易疲惫;而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文人并肩前行,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他说,《挺艺文》系列将持续关注本地艺文生态,携手更多伙伴,为文化事业耕耘更广阔的土壤。

评审委员会代表、文化学者许德发博士指出,本轮计划共收到73份申请,涵盖的领域广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舞台演出项目,艺术进修、表演艺术培训、展览策划、田野调查、学术研究与出版、小区艺术计划等,进一步展现本地艺文工作者的创造力与文化实践的多样性。
“从申请中可看出本地艺文界不但坚持创作,更积极寻求突破。”他说。
为回应业界关注与鼓励透明机制,许德发博士与元生基金会执行长陈亚才也在典礼现场,详细解说评选标准与资金分发准则。
“每位评审的专业背景不同,都有各自的聚焦点,但经过讨论基本上形成了相当一致的基本共识,除了完整和清晰的计划书之外,创意、创新和具备实验性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其次,活动的专业、质量如何,第三,计划对相关领域与社会的实质影响和贡献。”许德发强调。

陈亚才进一步说明,资金分发同样经过了几项综合考虑:往年的杰出表现和贡献、一年内的具体活动和规划、团体中全职与兼职人员的总数和其他综合评估(艺术类别的存亡危急、经费的迫切性等)来评断一个文艺团体或个人所得资金的安排。
“我们希望这笔资金能落到真正需要的单位手中,也鼓励更多具备发展潜力的创意被看见。”
另外,许德发也说,一直以来,本地文艺行业总是缺乏资源和经费去推动。《挺艺文》基金的出现,是一个提供给文艺工作者机会的舞台,让文艺工作者能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推广艺术和文化。
“社会能做的就是创造良好的氛围以及给予良好的训练与机会,这也才是教育的功用——让年轻人藉此能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做出好成绩。”许德发说。

此次《挺艺文8.0:万紫千红》共有45个艺文单位或个人获得资助,总额达12万令吉。受惠名单如下:
2000令吉(31个单位):任Sing合唱团|傅承得书法班|马来西亚当代作曲家协会|百分工作室|海明威口琴重奏团|阿米创意画坊|黄婉湄|心向太阳剧坊|槟城大山脚北野鼓团|GEMA Bumi|Dendang Suara Serantau|文化绿洲|李劲松武艺坊|Perpetual Arts|大黄蜂计划|Anna 庄启馨|宽舞集|马来西亚巴赫节|想不开来玩即兴剧团|汉风舞蹈团|陈颖豪|Platz Studio|陈俊喜与好事发生工作室|能者制作|我爱工作室(ACX Productions)|新越集团(New Gen D Studio)|节奏感打击乐团|伴调子剧社|木卡空间|动态度独立音乐厂牌|颜家昇
3000令吉(7个单位):潮艺馆|电子创意 Dotted Creative Enterprise|林秀杰|林明民众图书馆|卜卜剧场|马来西亚艺扯铃推广中心|友趣艺文空间
4000令吉(1个单位):活声声音乐文化
5000令吉(5个单位):李哲林|破浪布袋戏|李树枝|共享空间专业舞团|鱼弓书舍
8000令吉(1个单位):Rekan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