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民间信仰比宗教更纯粹——专访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

相比问答式采访,坐下来听李永球讲故事更有意思。民俗文化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怎样的?老派?情怀?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几十年如一日走访、记录本地华人民间历史、民俗、文化。他不推崇任何宗教,坚守华人信仰。十年饮冰,难凉热血。是什么力量驱使他坚持行走在乡土上? 他的解答意味深长:“世间除了万物神明外,也包括祖先。我们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继承祖先血脉香火,好好做人生活。”

李永球是霹雳州太平人,他踏遍太平每一寸土地,听人口述历史,记录乡野之趣。平时他还做文史导览员,带团导览太平市。他撰写的《专吃人的鳄鱼-老太平的民间故事》、《太平虎咬狮》读起来都令人津津有味。源自太平的饮品“虎咬狮”,便是从李永球的笔下跳脱而出,遍及全马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的历史不在历史书中,李永球写书一切遵从口述历史,一代人的亲历才是历史。

李永球平时也做太平文史导览员,带团导览太平市。(摄影:王茜)

讲话中气十足,李永球眼睛炯炯有神,目光像利剑一样。笑的时候轻抿嘴角,有着谅解一切的淡然。他十分真性情,虽然咖啡会令他神经兴奋,聊天中还是不管不顾叫了杯咖啡。看到路边的店屋挂着老牌匾,也赶紧驻足拍下来。

看到路边的店屋挂着老牌匾,李永球赶紧驻足拍下来。(摄影:王茜)

“什么庙我都拜,但不代表我相信”

虽然道观常常邀请李永球担任主持工作,但他并非教徒。“我对宗教不是很感兴趣,我比较专注于民间信仰。那是儒家的信仰,不是宗教。”李永球接触过很多宗教,日本也好,台湾也罢,他摆摆手,“没有宗教信仰最好。”

“宗教一直叫你放下七情六欲,不要结婚,不要性欲,但我是人啊,传宗接代是我们的义务。在外面看到印度庙、基督教堂,什么庙我都拜,但不代表我相信。”

华人民间信仰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古人认为,风雨雷电星辰大海皆存在神秘的力量。很多人将其与宗教混为一谈,李永球反问道:“有皈依吗,有师傅吗,有念经吗?所以它不是宗教,它是信仰。我们要兴、旺、发;我们要中万字票;我们要出入平安;我们要的是这些东西。”

也因为如此,不少人嘲讽华人传统信仰总是趋向于功利。面对质疑,李永球颇为不屑,掷地有声地回击道:”一些宗教徒说,你们华人的民间信仰很市侩,只想着发财。你们这个信仰很无用,没有宣扬清净、无为和大爱的思想。但这是我们的中华哲学。”

在李永球看来,相对于宗教,民间信仰更为纯粹。“中华文化里面民间信仰是最可贵的,因为它不是宗教,不需要你拜我,皈依我。”

“入庙敬神,入屋叫人。天上有玉皇大帝,人间有国王苏丹。天上有天兵天将,我们有军队防卫。我们把天上当成人间对待。”

民间信仰也侧面展现了人们求吉避祸,积极的人生态度。李永球强调民间信仰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华夏文明讲求‘敬天地,礼神明’。我们尊崇天地大自然而祭祀,因为它提供我们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如风、水、日、月等,还有不要忘记史上圣贤人物的神明。但除了万物神明外,还包括祖先。我们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继承祖先的血脉香火,好好做人生活。”

李永球在旧巴生路的一间小食店。(摄影:王茜)

“我不是不怕,是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

年轻时李永球做建筑工人,仅做了一年多的水管工就离开了。“那不是我要的东西。在中学的时候我就有一个信念:我要写东西。”

回到家中,他先是做小贩,帮父亲制作拜神祭祀用的糕点。“我爸爸好做不做,偏偏做糕。大日子那几天很累啊,很耗时间。”

由于家境清苦,其实从中学起,他就已经在家里帮忙。“人家放学回家就可以出去玩,我一回家就要做小贩,功课都没空做。永远是第二天到学校的时候,向同学借抄。”

也是从中学开始,李永球就喜欢听咖啡店的老人家讲故事。“这些故事很吸引人,是历史书上根本没写的。”每每听到别人讲述祖上如何显赫,李永球便发问:你的祖父这么厉害,是真的假的?然后他便会踏着脚车,真的去找逝者的墓冢。

李永球一有时间就去找坟墓,查看籍贯。“我不是不怕,我是不相信这个世界有鬼。这种第一手资料远比图书馆的重要的多。”

回顾书写民俗文化的经历,李永球感触颇多。“那时我想写东西,但文笔不好,只有初中三年的水平。我就给小报写一些鬼怪故事、民间传说,慢慢锻炼文笔,也开始看一些学术书,把精华词汇、成语抄录下来。等到写作的根基稳定下来,我就开始写太平历史。”

李永球坚持同那些老人家做口述历史,担心如果有一天这些人过世,便缺失了一段历史,是一种损失。“现在你肯定听不到那段历史了,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了。”

九几年时他开始撰写学术论文,后来又给星洲日报写专栏。一直到2003年李永球才出书。“我写书很慢的,要考察、考证,不像写小说那样,可以描写得天花乱坠。”

李永球坦言,其实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人很多,“民俗文化是我们的根。喜欢的人很多,写的人比较少。”

今年他会发布新书《拜天公》和英文版《虎咬狮》,但李永球并不准备办推介礼,他称喜欢的人自然会买,不喜欢的绝不强求。

李永球已出版的两本著作:《专吃人的鳄鱼-老太平的民间故事》及《太平虎咬狮》。(摄影:王茜)

“没人做的东西,我才要做”

李永球随身带着一件汉服,并为汉服打抱不平。“看看一些华人穿印度传统服装参与印度教神明游境,对于外族服装完全可以接受,但对汉服却十分排斥反感,真的是不可理喻。”

当下一些人排斥传统节日,李永球也毫不留情批判道:“有些人觉得过什么节?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冬至吃汤圆…… 不吃还不是一样健康成长?他们排斥这些节日,但却庆祝双亲节、情人节,这是崇洋心态。”

“还有庆祝生日的时候,大家讲生日快乐,我每每都讲‘寿比南山’。有人说这是给老人家的祝福语,我说,祝年轻人不可以吗?”

“对于民俗文化,很多人不了解,我的书就是让人了解。没人做的东西,我才要做。不赚钱没关系,欢喜就好。有首闽南歌叫<欢喜就好>,你有听过吗?”他说完笑起来。

告别的时候他身子略弯,双手作揖,行云流水一套动作,严谨认真。见我挥手,瞪大眼睛示意我以同样的动作回应,却又忍俊不禁。笑的时候轻抿嘴角,有着谅解一切的淡然。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8 / 5. 评分人数: 27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王茜

撰稿人。想与《午夜巴黎》中的小作家一样,搭上路边的老爷车去往上个世纪的花神咖啡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