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原住民文化就像一块失落的拼图,必须有人一直跟进——专访独立记者郭于珂

In Collaboration With  
“当一个巫师死了,就宛如一座图书馆被火烧了。” 

采访结束后一个月,郭于珂在脸书贴出一名原住民巫师离世的消息时,引述森林之子的话如是说。 

短短数段文字,她提到与已故巫师的最后一面、巫师为村民治病所需的法器、那稀有难寻的树叶,还有原住民的殡葬仪式及信仰。 

字里行间,皆是她过去五年对原住民课题研究的心血,也是她最近协助本地电视台制作一档民俗疗法节目时结下的缘。

难以想象,五年前刚进入电视台担任记者的郭于珂,并不晓得原来西马半岛还住着原住民。

直到她在2019年的一场采访中,见到来自雪州凯利岛(Pulau Carey)的玛美里族(Mah Meri)。

那时,她在电视台主管的指派下前往巴生拍摄一场艺术节,首次接触到玛美里族,就立刻被他们绚丽的服饰与特别的舞蹈表演吸引。

郭于珂拍摄的玛美里表演者们。(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我其实是要采访整场活动,但一直被他们吸引。我没看过他们,好奇为什么他们会在这里。我问他们是哪里来的,他们说凯利岛,我当时也没听过。”

虽然那则采访最终只是稍微提及玛美里族在艺术节里呈现的舞蹈表演,却在郭于珂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她想回去寻找、了解玛美里族,让更多人看到精彩的原住民文化。

“我上网查了后,发现他们离我很近,也在雪州。不过那时经验不够、书也读得不多,很多东西不能理解,也不晓得如何写他们的故事。”

随后,郭于珂开始在网路上关注原住民相关组织所筹办的活动,终于在大马原住民研究中心(CMIS)的讲座上与玛美里族人重逢。

一本又一本的手写笔记与书籍,是郭于珂多年来的采访、阅读与研究的心血。(摄影:叶蓬玲)

彼时的她虽已从网路与书籍中搜集了不少资料,但仍自认不太熟悉原住民文化,仅大略知道玛美里族有个祭祖日(Hari Moyang),毕竟大马原住民的资料记载太少了。

“我是真正去到祭祖日现场才看到更多(无法在资料中找到的)东西。一开始还是会有点害怕,不太敢直接跟原住民社群去聊,因为在零概念下,你连要怎样问问题,都不知道。”

她在搜索资料时也发现,原住民议题无法借由一两次采访就厘清来龙去脉,而需大量阅读、采访、持续向不同族人确认相关的历史脉络,才能以第一手资料,拼凑出更大的图像。

亲身到场体会后,她进一步察觉,即便多次重访同个村子,只要接触到不同的村民,其实都能有新的发现,而对事物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

郭于珂今年重返校园,到台湾大学修读人类学硕士课程。在研究原住民课题时,她遇到了许多疑问,因而决定继续升造寻找解答。(摄影:叶蓬玲)

开启田野研究的初期,郭于珂经常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活动,或到村子里采访考察。

为何如此坚持地深耕一个题目?她说,“可能因为我从小就有收集癖,如果对一个东西或课题很有兴趣,就会希望它是完整版的,我想要收集一整个系列。”

“我也想带记者的心态去搞清楚(原住民课题),不知不觉就过了好几年。”

巴迪族集体死亡事件  接触雪州以外族群的起点

郭于珂坦言,一开始没有太大抱负,只想从家乡雪州开始认识原住民,寻找与家乡土地的连结。

然而在2019年,吉兰丹原住民巴迪族却突然爆发不明疫病,导致族人集体死亡,给了她巨大的冲击。

“我忽然非常好奇,这些族群究竟面对什么问题,他们的文化历史是怎么样的。”

于是,郭于珂在记者同侪的邀请下,决定深入话望生的村子采访。那篇刊登于海外媒体《端传媒》的专题报道,最后入围了2021年度卓越新闻奖的“卓越人权报道奖”。

郭于珂(左)与另一名记者周慧仪(右)到吉兰丹话望生的巴迪族村子采访。(照片:受访者提供)

她也因为那次采访而将脚步跨出了雪州之外,开始关注起整个马来半岛的原住民。

“既然已经开始了,我想,我就没有理由只关心几个族。”

“半岛原住民笼统来说有18个族。我觉得自己还年轻,如果一年认识一个族,也只需要18年。”

目前,她已接触过半岛的7个原住民族群。

对郭于珂来说,原住民文化是个重要的国家课题,

”(原住民文化)就像一块失落的拼图,必须要有人去一直去跟进。既然我已经开始了,为什么要结束?”

郭于珂的房间里还挂着采访民俗疗法时带回家的“法器”,这些道具是由不同的叶子编织而成。她提到,半岛原住民传统上以植物编织服饰,与东马原住民鲜艳的布制服饰有显著的差异。(摄影:叶蓬玲)

“早上、晚上、几根烟?”

要报导原住民,就必须到村子小住并走入森林。

自小在雪隆城市区长大的郭于珂,曾因此发生不少趣事,也让她看见了另一种生活的形态。

几个月前,她透过电话和简讯与柔佛兴楼的一名巫师沟通,约好隔天9点到对方的诊所考察民俗疗法的治病过程。

于是,她一早从吉隆坡驱车数个小时南下,一边懊恼着出发得不够早,位于内陆的目的地亦无法以电子地图找到,必定会迟到。

不料,她终于抵达目的地时,才发现由于涉及民间信仰的仪式,“诊所”营业时间其实是晚上9时,而非身在城市的我们一贯认知的早上9时。

她还常因原住民朋友计算路程、时间的方式而啼笑皆非。比如:从A点移动到B点的距离是三根烟的时间。

“我走完后觉得,那根本是一包烟的时间吧!”

“然后他们跟我解释说,‘你不需要一直吸到目的地为止,而是吸一下、吐一下,休息一下’。”

“后来我跟着他们走森林就明白了,他们从一开始走到第一个休息点,就会吸根烟,有时也不会抽完。可能走个15分钟到20分钟就吸一根烟,然后启程再走到第二个休息点,再吸第二根。”

“所以三根烟差不多是一个小时。这是他们计算时间的方法。”

吸取这些教训后,她打趣道,如今与原住民朋友约时间见面,都会直接问对方“早上、晚上、几根烟”。

为了原住民文化研究 克服”城市病“

郭于珂自认原本是个“城市病”重度患者,一开始也害怕虫子,也怕被虫咬。

如今的她,却能说出水蛭与蚂蟥是前者生活在水里、后者生活在陆地上,更曾与这两种节肢动物“亲密接触”。

走入雨林常会遭遇水蛭”攻击“。(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她笑说,“有时(研究)到一个程度,你会掏空自己。”

“也是因为大家都很淡定,你会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躁动的那个人,会不好意思。”

“另一方面是,如果真的要了解原住民的世界、让他们接纳我这个外人,我觉得自己必须跟他们一样(与大自然共处)。

“所以后来就觉得,受伤就受伤、跌倒就跌倒,let it be吧。只要专注在自己关心的事上,这些干扰慢慢就看不到、感觉不到了。”

她也笑说,“当然每次进入那个场域,还是会一阵挣扎。”

攀山涉水的深入雨林(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文化与森林的唇齿相依

从雪州玛美里族文化的报道、吉兰丹巴迪族集体死亡事件里原住民的改教情况、到目前正进行的原住民民俗疗法电视节目,郭于珂的作品大多着墨在不同原住民族的文化与传统上。

不同的是,新闻媒体中所呈现的原住民,则是多数着重于他们面对伐木、失去土地、被迫搬离原乡、或承受森林开发的后果等社会课题。

我因此询问她是否计划跨到“硬新闻”的范畴来处理原住民的抗争或权益问题?

郭于珂说,两者其实密不可分,因为原住民要先保有森林与土地,才能实践文化与信仰,而她选择了从文化面切入,这样更容易接近读者,“我们要先了解原住民文化,就会明白他们为何不能失去土地和森林。”

原住民巫医为病人治疗以前,村民们聚集起来以树叶编织”武器“及”军队“。(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她举例,一些族群相信人生病时,灵会被卡在天、地、水之中。因此巫医治病时会以特定的树叶或树枝,去编织出一整个”军队“,再结合施念咒语及特定的舞蹈等,协助找回病人的灵。

当中,一些树叶代表武器、另一些则是海军、陆军或空军。

换言之,若特定的树木消失了,巫医就再也无法重现这类仪式。

“如果我只是写大马的森林每年锐减多少、原住民被迫搬迁,读者很难去感受。因为城市人跟土地常常是没有连结的,我们住在哪并没有差别。不管搬去蒲种或八打灵再也,我们都不会觉得这会影响我们的华裔身份。”

“但原住民是森林之子,他们的身份是跟森林绑在一起的。如果失去了某片森林,就没有办法实践文化了。”

“如果你让他们都住进现代的楼房里、离开森林,他就必须舍弃森林之子的身份、失去了原本的信仰、文化和语言。这些文化和信仰对他而言依然重要,(强迫现代化)就是在摧毁他们的身份认同。”

原住民用叶子编织出精细而复杂的“武器”,让巫医在治病仪式中使用。郭于珂感叹,原住民还能凭双手制作陷阱、三岁小孩已能生火,五六岁即可带着巴冷刀进森林以便防身,但城市人的双手似乎仅剩下敲键盘的功能。(摄影:叶蓬玲)

回首深耕原住民课题的这些年,郭于珂认为,原住民教会了她有舍有得(give and take),也改变了她看待其他生命的态度,变得更尊重他们、与之共存。

“世界本来就不是绕着人类转,可是人类发展到一个境界后,会有种优越感。原住民的观念不一样,他们是跟这世界一起转,会平视、甚至仰视动物。”

“我以前在家看到一些昆虫,会下意识要拍死它们冲进马桶。但现在有马陆跑进家里,我就让它爬上纸张,再把它放到户外回归自然。只要不是害虫,就不会刻意去打了,反正它自己会走开。”

郭于珂参与特姆安族(Temuan)朋友的婚礼,一对新人都是混血儿,拥有华裔与特姆安族的血统。(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郭于珂感叹,比起现代化的城市人,原住民熟知动植物的名字与功能、熟悉脚下的土地,与大自然有强烈的连结,因此会尽量避免破坏它,只从中拿取足够的食材及资源。

“当你知道这棵树的名字、这朵花的名字、这个菌类的名字,你就是认识了它们。就像我们今天结识一个人,一定会问他叫什么名字。”

“名字是你跟另一个生命体、动植物、甚至是非生物相连结的媒介。一旦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就跟他有了连结。”

或许,在跟随原住民的脚步逐一认识这些名字、慢慢叫得出半岛不同原住民族的文化、仪式与用具的同时,郭于珂也渐渐与“马来西亚”这片家乡水土,建立起更为切实而深入的关系。

“身为移民后代,马来西亚华裔的国家认同感常常是缥缈的;而原住民跟土地连结很深,了解他们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国家。”

编按:郭于珂将于10月14日登上TEDxPetalingStreet 2023 年会【衡】的舞台,分享大马原住民族的智慧、传统和文化。

关注第9届大马中文TEDx分享大会【衡 BALANCE
TEDxPetalingStreet 2023|【衡】
活动详情:
日期 :2023年10月14日(六)
地点 :马华大厦三春礼堂
购票链接:tedxpetalingstreet2023.peatix.com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7 / 5. 评分人数: 55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叶蓬玲

叶蓬玲是《访问》特约记者。出生于柔佛居銮,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曾投入政治新闻,但依然心系风花雪月,期许以报导写作,探讨人的故事和情感,拼凑那些鲜为人知的生活肌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