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从淡水河边到唭里岸的自我实践——专访“有河book”创办人詹正德

2013年前后,在人来人往的台湾淡水老街上,我曾到过这样一家书店——它有一大面落地窗、上面是以立可白写就的“玻璃诗”。走到阳台外,湛蓝河水、辽阔天际线,以及远方的观音山一一在眼前铺展开来,不负“台湾最美书店”盛名。

那几年,许多爱书人、写作人会在社交媒体贴出他们到“有河Book”与玻璃诗的打卡照。走进店里,才发现里头主打的是诗集、电影相关书籍。除了书籍,店内还有不少来此休息的慵懒“河猫”和咖啡。

十年后,我才知道这家书店的背后推手,是一对写作人夫妻——影评人詹正德与诗人隐匿。这时,有河book已在2017年因隐匿旧疾复发而转手,易名为“无论如河”,继续成为淡水河边的一道艺文风景。詹正德则在休憩数年后,于唭里岸捷运站旁重新挂上了“有河书店”的蓝色招牌,老顾客称之为“有河2.0”。只是这次,门前的风景从湛蓝换成了一抹绿,玻璃诗还在。

2023年杪,詹正德受邀来马分享独立书店经营甘苦谈。他告诉《访问》,18年来坚守独立书店岗位,正因为笃信:纸本不会消失,实体书店也难以被网络书店所取代。 

詹正德在1969年出生于台北市,18岁那年台湾才解严。年少时期,他习惯流连于彼时的台北市“书街”重庆南路,曾在纪念书街重庆南路的一档展览中写道: “没有重庆南路,就没有有河book”。

毕业于逢甲大学航空工程系,詹正德真正热爱的却是电影与文字。第一份工作,他进了台湾知名导演杨德昌的剧组,发觉自己更适合当个“看电影的人”,尔后投身广告业,以文字维生。惟十来年文字工作,对他而言并不自由;创意点子碰上客户要求,常像以卵击石。

大约是在2005、2006年,他挣扎一阵后离开薪资不错的工作岗位,在家休息大约半年。从事美术设计的妻子隐匿见状,也在不久后离职。两人一起“失业”的第一天,詹正德灵机一动,跟太太说:“不如我们来开书店吧”。

“这不是计划很久的事,也不是终于实现年少梦想的情节。就是忽然灵光一闪——我们都看书、都写作。当时我太太的反应是,好像可以哦。所以这计划就这么定了。”

许多爱书人、写作人会在社交媒体贴出他们到“有河Book”旧址与玻璃诗的打卡照。(图片来源:网络)
有河书店当年在玻璃上写诗后,掀起一波效仿浪潮。(图片来源:“有河書店”脸书专页)

完全没有开店经验的两人,给自己设了个“目标”,说好若无法达成,便回归老本行。但这目标不是书店营业额、投资回报率等常见商业指标,而是要把店开在淡水河畔这个旅游业一级战区。

他们想在一个大家都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开一家特别的书店, “就是开了以后,路过的人都会惊呼说: ‘没错,这里就是需要一家书店’。”

“如果有什么台湾八景,淡水夕阳绝对是一景,而且当时那边没有书店。所以我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开在淡水河滨,这对我们当时来说是个近乎不可能的目标。”

“那边本来就没什么店面,即便有(租金)也很贵。我们那时候就想说,如果真的找不到,就回去做老本行。”

如同宿命一般,一家二楼的店面就在那年来到他们面前,房租是一楼的五分之一。

居住在八里的詹正德,当时除了选址之外,对自己要开一家“怎样的书店”毫无概念。八里距离淡水仅12公里,但中间隔着一条淡水河,往返两地最快的方式是乘渡轮过河,只需10分钟。

“二楼实在太适合书店了。一楼租金贵、观光客也未必买书……可以说如果那房东没有把二楼的店面释出,我们也不可能开成有河book。所以我太太都说,是店面找到我们,不是我们找到它。”

淡水到八里的距离。(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就这样,詹正德和隐匿入驻淡水老街,边开书店,边接些写作、设计或演讲的案子度日。在上百只河猫、淡水河、与观音山的无敌美景陪伴下,撑了十一年。间中他们还涉足出版,出版自己的著作,比如詹正德的《看电影的人》、隐匿的《猫隐书店》等。

卖书的生活虽然还算过得去,但确实赚不到多少钱。他坦言,有时未能达到损益平衡、入不敷出,也需要亲友协助。但老本行却是回不去、也不愿再回去了。

从航空工程、广告业,到开书店维生,詹正德似乎为了追寻心中的理想之光,距离社会主流价值所定义的优渥生活越来越远。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我觉得其实人这一生短短几十年,那你会去检讨自己到底在这几十年间,做了些什么事是觉得还不枉活此一生的?有没有白活?我一直都会这样想。”

“那我觉得会这样想的人,多半不会把薪水达到什么程度作为人生的最大意义,可能还是有,但应该不多啦。因为你想到的已经是哲学上的存在的意义了嘛。”

“逛书店是一种向上运动”,曾是淡水有河book楼梯口一道著名的“警世标语”。(图片来源:季风带马来西亚)

那书店、或开书店这件事,于他又有否什么特殊意义?

“每间书店都具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功能,但我不觉得那是书店存在的全部意义。当然可以是其中之一,但总还是有一些重要的其他事情。“

“我觉得到底还是一个自我实践啦。”

“从对开店卖书一无所知,到坚持了十几年,间中还多做了一些其他的事,后面还有机会可以继续做……就觉得说,好像我的生命已经跟书店连结在一起了。“

”我的命运就是书店的命运,我的生命就是书店的生命,已经可以这样讲。”

店主与书店的连结如此紧密,詹正德认为,这是独立书店独有的风景。

“一般读者很少知道连锁书店或网络书店的老板名字。反过来说,这类书店的老板是否会觉得书店的生命就是他的生命?可能有,但很多事情还是回到商业上来做抉择。这种抉择难免会伤害很多人。”

“比如当一间书店关闭,许多员工就会被辞退、原本支持它的读者也会失望。但对大型书店来说,读者与店家之间,只是卖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詹正德正是眼见诚品士林店结束营业后,当地售卖新书的书店出现真空,才选择在唭里岸捷运站附近开设“有河2.0”。

2020年,因疫情缘故,诚品在全台关闭了10家门店。除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敦南诚品、还有台东诚品、诚品高雄医学院店等。

2017年,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及知名歌手万芳曾到淡水“有河book”写玻璃诗。(图片来源:“有河書店”脸书专页)

回想起诚品士林店的结业,詹正德感叹:“他就是说收就收啊,就发个新闻稿,周遭居民都一片哗然。可能他们认为当地民众不需要一间书店吧。当然从商业角度,很少人会去苛责店家。 也有读者会惋惜或怀念,但这些跟诚品士林已经完全无关了。”

“但独立书店就不一样了,如果真的经营困难,大家会想办法支持;如果有不可抗拒的因素非关不可,他也会跟读者做些交代,就像我们2017年那样。那我现在重开,很多老客人就会回来。”

“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是全商业了。我跟这些老读者有的很熟了、有的根本叫不出名字,只知道他常常会来。以前他去过淡水有河,现在我开了‘有河2.0’他又回来了。说明他对我的店是有感情的,虽然我对他所知不多,但(开回来)也算是对他有个交代了。”

2017年7月,有河book宣布即将于10月停止营业。过程中,他们不仅处理了会员权益事务,也广发英雄帖,为那处无敌海景店面物色下一个主人,并从四五十组申请者中,选中了如今“无论如河”书店团队。

2020年,为“有河2.0”选址时,詹正德也特别考虑要选在与“无论如河”有一定距离、且方便老顾客搭公交抵达的唭里岸捷运站附近。这些或许就是他所坚持的情感与交代。

詹正德2023年曾到八打灵再也“季风带书店”分享开书店的经验谈,讲题为“独立才能存在,合作才有未来”。(摄影:叶蓬玲)

开店十数载,詹正德如今对书店除了理想与情感,也多了许多务实心得。回望过去,开店前先选址,确实是个好方法。

“你如果完全对开书店毫无概念、不知道要卖什么书,却先开始想要开一家怎样的店,是没办法做事的。虽然这听起来好像比较合理,但你只会陷入这道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实在的空间让你去想像。”

“你脑海只会浮现去过的书店,但要怎么把它们的各种优点集中到你的空间呢?那空间你根本还不知道在哪、它里头和周遭环境有什么,所以你想不出具体内容。如果有人跟我当初一样,毫无概念但想开书店,我都会跟他们说先去找地点,比较好决定选书和其他东西的设定。”

“但如果你已经知道要卖怎样的书,比如要开一家绘本书店,你就可以根据这点去规划,那书店气氛一定是快乐、明亮的,能够同时吸引小朋友和大人的。它就不会在菜市场旁边、不会氛围嘈杂或复杂,你会去找比如学校附近的地段。”

玻璃诗依然是有河2.0的特色。照片来源:“有河書店”脸书专页
玻璃诗依然是“有河2.0”的特色。(图片来源:“有河書店”脸书专页)

选在疫情期间、生活成本高涨、网络书店和电子书崛起之际重启”有河2.0”,在旁人看来是勇气;惟詹正德从不认为,实体书店与纸本书会彻底被淘汰。

“许多人网购书,但也还是有人想摸摸看实体书才买,那就需要书店空间。纸本书本身的存在就已是某种召唤……像现在也有歌手开始出黑胶,这就还是诉诸人对于物的那种爱恋。”

“人是有机的实体,我们不可能完全活在虚拟的世界,也不可能像电影《骇客任务》一样 ,都住胶囊里、但脑袋意识驰骋在另个世界。实体的存在本身就有种反派意识,现实世界一旦在开始往完全虚拟的方向发展,就会有人不断去反对,很难发展到那个地步。”

“在网路买书之余,如果人们认同实体的存在还有意义,你还是会选择有些书在实体书店买,而且会在特定的书店买。书作为实物的存在,不只是一个占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而已,它还连结到很多人,让人产生联系。”

“比如今天有人拿书给我签名,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纸本书的存在。如果全是电子书,今天就不用来了。为什么我们要办跟读者见面的活动?因为实体空间的存在、人作为实体的基本样态是不会改变的。许多东西网络化后,还是会有人想参加活动。”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5 / 5. 评分人数: 10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叶蓬玲

叶蓬玲是《访问》特约记者。出生于柔佛居銮,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曾投入政治新闻,但依然心系风花雪月,期许以报导写作,探讨人的故事和情感,拼凑那些鲜为人知的生活肌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