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透过“冷门音乐”看全世界 专访大马电子音乐推手张维元

大家提起电子音乐的第一印象,无非就是夜店或声色场所里的“摇头乐”:吵闹、并且难以理解。但对于张维元而言,它却是温暖的,随时听着都能感到像在家里窝着一样舒服的一种音乐。因此,他自创了一家电子乐的厂牌——mü-nest,即为音乐鸟巢的意思,让更多马来西亚人也能感受到电子乐的温暖。

第一次看到他,是在一间天台酒吧的演出。戴着鸭舌帽,低头转着碟,像是凭空打造了另一个空间似的,现场的听众都沈醉在他的音乐中,缓缓起舞。

但当他走下舞台,脱下鸭舌帽时,更像是个平凡大叔。舞台之外,他是一名公务员、爱看日剧漫画、偶尔过得很文青。但最让人好奇的,还有他身为电子乐(电子音乐)厂牌mü-nest创办人身份。

“音乐人也要好好管理生活。”对于这些兴趣,张维元是这样解释的。

后来跟他又更熟了些,也听说了他和音乐之间更多的故事。事实上,张维元从小就在音乐的熏陶下成长,父亲玩得一手好音乐,曾在全国古筝比赛中获得第五名。然而遗传在他身上的,似乎只有对音乐的那份热爱。他没有依循同样的音乐风格,在年轻的时候就一头栽入了电子乐的世界——“因为我喜欢那种节奏、旋律的走法,比较时髦、时尚。”

mü-nest社长——张维元。(图片来源:受访者)

mü-nest——音乐鸟巢的创立

在那之后,他对电子乐的热忱就不曾间断。一直到mü-nest厂牌的创立,更是笃定他对这门乐类的投入。

“mü-nest,是音乐鸟巢的意思。”他说,意指“music”和“nest”的结合。“我们的标语是:where our daily music nest,”在电子音乐里,其实还有很多种的风格,而mü-nest希望发展的是要创造出最适合随时聆听的,“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就如在家里、在鸟巢听的音乐一样温暖。”

回望20年前,张维元初入社会,当时他对电子乐的渴望已经非常强烈。为了接触更多,他开始通过Napster与世界各地的电子乐迷交流。他从那时候发现,即使同样是电子乐,却在欧美和日本等地发展出不同的样貌,借此,他不断开拓着自己的音乐观。

即使纯粹的兴趣使然,但长期对电子乐动态的关注,也让他等到了机遇。有一次,他得知自己钟爱的两大日本音乐厂牌——Noble和Plop,都有在马来西亚开设厂牌的计划。于是透过一场大马音乐节,张维元担任了招待Noble厂牌老板的负责人,因此结下了与日本电子乐市场的缘分。

此后在2006年成立的mü-nest,就是他和该音乐节的主办人麦伟豪所共同创立的。两人携手之下,不只与台湾电子乐的先行者林强合作,发行了独家版本专辑;当时推出的Flica《Windvane & Window》,也在日本市场创下不俗的销售成绩。

Flica的专辑《Windvane & Window》。(图片来源:mü-nest)

隔年,麦伟豪退出mü-nest后,厂牌就交由张维元独自经营,从音乐制作、市场行销到品牌的建立,都由他一手包办,以每年一、两张专辑的步伐,逐渐开拓电子乐市场。

如今的张维元,不只是在舞台上转碟的DJ,更是大马电子乐的幕后推手。

然而纵观大马的音乐市场,电子乐始终是相对冷门的,即使在张维元的口中,它被形容为“温暖音乐”。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如今的mü-nest除了继续在本地扎根以外,更多的时候,机遇都在国际市场上发生。

那年的金马奖之后,与电影产业的不解缘分

单是回顾这两年,mü-nest出品的音乐就已登上数个知名国际舞台。

2020年的金马奖典礼上,马来西亚的名字多次发光,不只是新晋导演张吉安和造型设计师郭子胜,mü-nest的音乐也被典礼上的多部宣传片和预告片采用。

在金马影展中释出的预告配乐,就是mü-nest旗下的日本音乐家福岛章嗣(Akitsugu Fukushima)和澳门小提琴家洪逸宇(Iat U Hong),为吉隆坡长大的韩裔音乐人Dae Kim作品〈Ethereal Cosmos〉(虚无宇宙)所制作的混音版本。根据张维元的计算,那一届的金马奖上,mü-nest的音乐前后一共出现了36次。

来到2021年,世界面临更严峻的疫情威胁,mü-nest也随之拓展了新的计划,”去年因疫情的居家期间、我们为记录心情及氛围创作了‘Music For Home系列’,由京都、首尔及吉隆坡的独立音乐人操刀,一共发行了四张迷你专辑。“此外,他们也延续和电影产业的缘分,为张吉安导演的微电影《疫外》及台北电影展的宣传片提供了配乐。

透过大马的发迹,厂牌的作品也踏足台湾,更不时在其他地区开拓。张维元眼中,电子乐早已经不只是”西方的玩意儿“。

mü-nest的电子乐逐渐开始发光发热。(图片来源:受访者)

大马电子乐不只是摇头乐

回顾自己的中学生涯,张维元发现,即使身边被大量的台湾流行音乐包围,他依然能在那些声音中,寻找到电子乐元素的存在,尤其像李正帆、涂惠源等音乐人的作品。时至今日,让他无法忽视的,还有台湾不断冒出电子乐新势力的趋势。

”我觉得台湾乐坛,已经在主流以外开拓更多非主流的音乐,像是金音奖就特别开设了‘最佳电音专辑奖’和‘最佳电音歌曲奖’。“

张维元就认为,台湾是继日本以外,亚洲电音歌手崛起的新兴地。不过,面对台湾电子乐市场的热闹,长期生活在大马的他,却提到大马听众对这类型音乐没有相同反应的观察。

普遍上,大马听众对于电子乐仍有些误解,或是聆听管道的缺乏、音乐教育的贫瘠,甚至仍有不少人将电子乐与夜店”摇头乐“挂上等号。”电子音乐非常丰富,包括不是跳舞类的,还有实验性比较强的电子乐。但如果不是刻意去找来听,确实这里没有平台让乐迷接触到多元的电子乐。“张维元分析。

事实上,创立mü-nest的初衷之一,就是主打和推动大马的电子音乐,不过张维元却在事后发现,这个场景和自己的想像有不少落差。

“大马电音音乐人对于音乐,也只是抱着来玩玩的心态,有演出就好了,少了要开拓电音事业版图。我是觉得可惜的,因为有的本地音乐人的电音真的玩得相当好!”

张维元凭著电子乐走入国际市场,图为他们在东京演出。(图片来源:受访者)

在冷门的市场,做出温暖的音乐

想在大马全职投入音乐的事业,向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以张维元为例,他必须在兼差公务员的情况下,先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才能靠着热忱,继续去经营和推广音乐事业。

因为mü-nest,他开始有机会到外国各地巡演,也借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乐迷或音乐人朋友。当专辑的发行获得不俗的评价,也代表着他的眼光和音乐品味得到了肯定,”这种认同是一种莫大的回馈,那种喜悦非常大。“

因为电子乐,因为mü-nest,让张维元可以和国际音乐人一起“玩”音乐,闯事业。(图片来源:受访者)

那么,mü-nest的未来呢?又或是,大马本土电子乐的未来?

张维元透露,他目前并没有太”商业化“的规划,反而期望mü-nest可以形成一个大家庭,将所有电子乐爱好者凝聚,透过音乐,彼此连结感情。

除了成立厂牌,借此推动本土电子乐的发展以外,张维元多数时候,还是以静观其变的态度看待:”我觉得mü-nest的音乐还不是主流,需要一些时间去推广和让大众消化。但这次和金马合作获得不俗的反应,也有媒体的关注。这让我们的厂牌和音乐获得更多的曝光,这对好音乐而言是一种肯定!“

话语之间,他不只散发对音乐的热忱,还蕴藏感染力。我想,就算过了十几年,电子乐在大马仍属”冷门音乐“,而张维元也渐近大叔的年纪,但他对电子乐的投入和推广,一定会在世界的某处,继续留下深刻的印记。

(本文封面插图:农夫)

编按:本文乃《访问》与《台湾东协造音行动》(TAMA)合作刊登之内容,TAMA为台湾文化部和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主办,由Roar Media策划执行,旨在东南亚推广台湾好音乐。

你也可以看: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ihacvet.com)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5 / 5. 评分人数: 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陈伟智

电视制作人,影评人;爱旅游忙生活,跑影展看电影。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