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插画师三可马凯丽 彩铅画出城市的灵魂

“艺术圈中有朋友直言:三可马,要是你单飞,你马上完蛋。”三可马很健谈,一旁坐着眼含笑意的凯丽。三可马凯丽,不是一个人,是两个并肩作战的战友,情比金坚。这两位不喝咖啡的插画师,画了64家本土咖啡店。一路走走画画,与老建筑的不解之缘由此展开。她们不是单纯的勾画线条、填色而已,而是将画注入灵魂。她们会留意堂号匾额,会探索屋顶的石狮子,会找寻建筑背后的历史。“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建筑是跑不了的。”

三可马一落座便打开话匣子,凯丽永远坐在一旁安静地倾听,偶尔附和一两句。两个人一动一静,性格对比鲜明。看似应水火不相容的两人在创作中却无比默契。

“三可马凯丽”这个名字大有来头。凯丽本名是邓逸苹,Kelly是英文名。三可马其实叫郑栎慧,在马来西亚艺术学院读书的时候,学校靠近国家动物园。她很喜欢《快乐天堂》那首歌:河马张开口吞掉了水草,烦恼都装进它的大肚量。下了课便常常跑去看河马。“学生票才5块钱,我很喜欢去看河马。”“河马Hema”便成了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笔名。再后来两人合作插画,组合的名字便叫三可马凯丽。三可马打趣道:“凯丽嫌弃河马上不了台面,拆开来就是三可马。”一旁的凯丽笑说,“很多人都以为三可马凯丽是三个人。”

三可马(右)和凯丽(左)。(拍摄:王茜)

同样毕业于美术系的两人于2019年8月18号正式出道。她们分工明确,三可马负责画线稿,凯丽上色。凯丽说,分工取决于插画主题,让风格来决定由谁画线稿。

别看她们日夜笔耕不辍,产量极高,但插画只是副业。“插画和我们的主业和睦相处。主业是品牌设计,帮人家设计品牌、做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设计是工作,而插画是兴趣,她们分得清清楚楚。三可马快人快语,“难道你打工是为了兴趣?”

性格天差地别的两个人。(摄影:王茜)

三可马很坦诚,“画画也要自恋才行。你要爱上自己的作品,别人才会喜欢你的作品。有时候我会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我就会询问凯丽的意见。”

凯丽就是定海神针,她言语不多,却异常坚定。每每在三可马拿不定主意时,她就会说,“不会啊,我觉得很好啊。只要上了颜色就会变得很好。”

艺术圈中一个朋友一阵见血:“三可马,要是你单飞,你马上完蛋。你话太多了,正经事不做,需要凯丽这样的镇住你,你才可以专心创作。”

得一知己确实是人生幸事。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彼此扶持,互相成全。

三可马凯丽的原稿画册。(摄影:王茜)

彩铅与画画的赤子之心

在马来西亚画建筑的插画师很多,但是用彩铅的不多。“很多人用水彩作为媒介,我们为什么要选彩铅呢?我问你,你小时候画画用的第一个媒介是什么?学素描一定是用铅笔。铅笔是三岁小孩到八十岁老人都可以用的一个工具。”

三可马凯丽使用彩铅作为绘画工具。(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另外一个因素是这些插画常常是在旅行中随时随地记录下来的。“我们两个去旅行的时候可以随手画下来,彩铅笔是最容易携带的,马上就可以作画。” 而且彩铅上错的颜色容易改正。交谈中她们拿出画本和胶擦,当场擦掉色彩。

笔袋中装着满满的彩铅笔。(摄影:王茜)

三可马表示彩铅是人生中第一个使用的绘画工具,坚持使用这种材料,代表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作画。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她们偶尔会画美食,大部分时间都在画建筑。两人本身爱旅行,常结伴出游。很多老建筑随着社会发展慢慢消失了,用画笔是以自己的方式将老建筑保留下来。“2019年才正式发布作品在大众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之前都是发布在自己的脸书。”

三可马和凯莉不单单是描绘老建筑,也探索建筑背后的故事,对历史建筑的细节之处颇有心得。“马来西亚的南洋建筑和新加坡有何不同?画的久了,我可以一眼看出是哪里的建筑。新加坡的建筑太工整了,翻新、刷新,没有岁月的痕迹,少了生活的气息。 你会感觉像仿制出来的。”

三可马凯丽大部分时间都在画建筑。(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我们两个都很喜欢逛书店。接下来的计划,我们想把全世界的书店画下来。”

三可马说,当你去一个地方,人是流动的,建筑是跑不了的。一座建筑它历经千秋万代,依然在那个位置。“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透过一砖一瓦,能够触摸到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三可马凯丽画笔下的老建筑。(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我们去越南的时候,它的屋子是瘦瘦干干的,四层楼,很瘦很瘦。建筑可以代表城市的特征,建筑是第一印象。我画了这个建筑,你就知道我人在哪里。”

她们在居銮画老建筑,孜孜不倦地画了十座石狮子。“大概年份在1920年至1930年左右,只有大户人家才可以放石狮子在屋顶。居銮当时有很多知名人士、商人,张,林,颜这三大家族最为显赫。为什么放狮子呢?是为镇煞。狮子不是中国所有的物种,是西域作为友好的礼物进贡来的,所以居銮的石狮子也代表中西文化交融。”三可马饶有兴趣地讲述老建筑的历史故事,当地人可能都慢慢遗忘的风景,在她们的画笔下熠熠生辉。

居銮老建筑屋顶的石狮。(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她们背来一摞作品,一张一张不厌其烦地讲述背后的故事。“太平的建筑又不一样。太平的美门茶餐室,看到阳台就想起电影《贝隆夫人》里面的阳台。”兴起之时三可马哼唱起电影主题曲《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果真是性情中人。

太平的美门茶餐室与《贝隆夫人》里略有相似的阳台。(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落跑画家的《马来西亚特色店铺》:纪念独立64周年

三可马从一摞画册中抽出已出版的《马来西亚特色店铺》,“这本画册有64家咖啡店,因为我们出版的那个时候正逢马来西亚独立64周年。”

图为《马来西亚特色店铺》的原稿。(摄影:王茜)

最初的时候这本画册只有50家店铺。三可马的记忆像录像机一样,时间记得真真切切。“其中的50家是我们在EMCO期间画的,2021年6月1日到6月14号这段时间。我和凯丽在5月31日的时候,在工作室简单收拾了一下,我们回到家,看在家里能够创造什么东西。”

“6月1日,回到家一翻开这个空白的本子,发现有50张画纸。于是给自己一个挑战,在14天完成50幅作品。6月1号第一天我刚在脸书上发线稿,还没有上色,就有粉丝跑来留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们为什么不出Colouring Book填色本?跟着你们一起上色。这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每画一个线稿,在没上色前就扫描进电脑。结果,我们真的在年尾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本书。”

又恰逢马来西亚独立64周年,于是二人便在画册中又增添了14幅画,这本画册也变得更有分量。

线稿(左)与上色后的画稿。(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这本《马来西亚特色店铺》在各大书局和一些文创市集均有售卖。她们带了印刷版和原稿来,“这个是原稿,你要看一下分别吗?”手持原稿和印刷版的画册,两人异口同声:“不比较就没有伤害!”

“印刷出来后色彩有点偏差,没有办法。”三可马解释道。她们画图通常不打稿,直接画。有一些原稿已经卖出了。

已出版的《马来西亚特色店铺》。(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在画过的店铺中,有一家店于她们而言格外有意义。“我要特别介绍这一家礼品店,在槟城Hin Bus Depot。为什么要介绍这家呢?我们出第一版画册的时候只有100本,心想卖完就算了。第一版我们没有申请书号的。拿了钱就落跑,没有想要为他们负责任的那种。”三可马一贯的语气认真,又不正经。

结果这间店的店主看到她们的画册很喜欢,店主说,“你们的书放在我的店卖。我帮你们卖。”他很快就卖完了。

用画收藏遗忘的村落与遗失的爱情

三可马凯丽的作品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目前她们总共出版了两本画册,《马来西亚特色店铺》和《Bukit Pelan鹿-外婆的家》。《Bukit Pelan鹿-外婆的家》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本出版的画册,于2019年发行,收录了武吉不兰律(Bukit Pelandok)及双溪立百新村的老屋画像。

双溪立百新村也是被人们逐渐遗忘的一个地点。“这个村子在森美兰,是立百病毒的发生地。在1999年的时候,这里发生过瘟疫。就以地方命名——立百病毒。”那时她们参与当地的一个市集活动,游览立百之后觉得很有意义便画了下来。

《Bukit Pelan鹿-外婆的家》是三可马凯丽出版的第一本画册。(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就像我们外婆的家,家家户户都是小木屋,一间又一间独特的独立木屋。”三可马与凯丽都是在亚答屋长大的,记忆中屋顶的棕榈叶、五角基的躺椅、外婆软糯的方言……于是她们用画笔构建了曾经的美好时光。

好的插画会让时间慢下来,童年的美好记忆都悄悄藏在这本画册里。“外婆的家“为三可马凯丽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不少灵感。

2019年出版的《Bukit Pelan鹿-外婆的家》。(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三可马与凯丽是那种即便世界以痛吻我,也会抱之以歌的乐天派。她们总是温柔地对待这个世界,总是想着不单单要卖画,还要传递温暖。

如何被更多人看见,于她们而言也是一个难题。文创市集中售卖插画明信片的艺术家很多,“大家都在卖明信片,谁要买你的明信片?我和凯丽商量,不如把邮局一并带去。有的人担忧写了明信片,邮寄很麻烦。我们把邮票准备好,还准备了12个邮箱,拿到现场去。大家可以写上家里的地址,寄到未来去。”

三可马凯丽在文创市集布置的“寄给未来的自己”。(图片来源:截自受访者脸书)

“人家就觉得很有趣,写一封信寄给未来的自己。2019年8月18日第一场,在一天的时间内我们成功售出200封情书。我们要有一个Selling Point(卖点),让他们觉得值得拥有。”

也有热恋中取消寄信的男女,仅隔三个月,信都还未寄出。“不好意思,我想要取消之前寄的那封信。可以吗?”

三可马难免觉得遗憾,“我将信收起来,我觉得有点可惜,可有一天会复合呢?我们总是要相信,相信有,就一定会有。”

三可马凯丽,不仅是遇见。若你在阴郁的日子里走去文创市集,她们定会坐下来温柔倾听。

三可马凯丽保持每日画画的频率,产量极高。(摄影:王茜)

作为自由职业者,她们产量却极高。三可马又不正经,“因为这是一双天使的手。”

这两个人每天7点就要起床,晚上11点就准备就寝,作息规律。“有的人说创作时间必须是晚上,这从未发生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两个是朝九晚五的。”

问起如何找寻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三可马一脸轻松,“当你还在聊天的时候,我已经有了题材了。我在外面看到事物,便会装到脑中的柜子里面,回家的时候拉开柜子,看看采集到什么。”听起来奇幻莫测。

她们兴奋地指着一幅画说,“本来想约你去这家咖啡店——N.16 Bus Café。它在稻田边,是用旧巴士改装成的餐馆,后面就是稻田,也是很浪漫。”

三可马凯丽,人情味很足。

版权声明 本文或视频乃原创内容,版权属《访问》网站所有,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否则将视为侵权;若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请注明出处来源及原作者;不遵守此声明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或视频者,本网站将保留依法追究权利。
分享文章

您觉得这篇文如何?

评级 4.6 / 5. 评分人数: 14

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的话

请订阅我们的频道

请告知我们可以改进的地方

王茜

《访问》编辑兼记者,撰稿人,留学英伦。想与《午夜巴黎》中的小作家一样,搭上路边的老爷车去往上个世纪的花神咖啡馆。

我有话说
加入会员追踪您喜欢的作者,
或收藏文章稍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