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88电台到ONE FM电台,走过9年的电台主持人生涯,如今DJ盈盈身处这个资讯爆炸的年代,对资讯与网络作为一把双面刃一事深有体悟。这些东西运用得当便能传递知识,却也可以变作他人的武器。盈盈说,我们身处在认知作战的世界,一旦混乱了就会失去信念与判断的能力。面对资讯碎片化的网络世界,我们要如何自处?有能力去改善现况的人,你可以做什么?盈盈自己给出的解答是,去标记出问号。
“荧光笔 Hi!Lighter” 工作室由DJ盈盈主导的团队进行运营,从2022年8月开始正式发片,截至本文发布时已经累积了三千个订阅。这是一个知识型内容频道,这类内容在本地非常少见,相较于国外网络生态的百花齐放,马来西亚的中文YouTube圈子仍以娱乐型内容为主,其中更有不少内容围绕炫富、Prank(恶作剧),部分网红也在近几年引起一些社会事件,诸如诈骗、性骚扰、恶作剧等等。
回顾自己浏览网络的经历,盈盈认为马来西亚的网络环境有太多的负面情绪,有的内容还会牵涉种族分裂或仇恨,这样的内容让她怀疑,马来西亚人都这么糟糕吗?所有马来人都是坏人吗?华人就一定是受害者吗?
“比方说你看到一个华人和马来妇女买椰浆饭时有说有笑,但去到网络却骂人家马来猪。”盈盈不由得皱眉说:“现实和网络的分裂是怎么回事?哪里出了问题?”
盈盈所举的例子之贴切,也发生在笔者的身边朋友当中,意味着盈盈所提的情况并不只是个个案,而是一种“现象”。在盈盈看来,导致种族对立的原因离不开教育,再来则是政客玩弄种族课题等等。种族之间的对立与对彼此文化的不理解,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其历史脉络可以探寻。
这一现象无法一时半刻地改变,但如果没有人去填补中间的空洞,矛盾与对立的问题就会继续分裂下去。这个洞必须有人去填补,而盈盈就站了出来。
从本土出发,挖掘马来西亚的美好
“成立荧光笔并不是因为一件事情,而是有好几件问号出现,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为这些问号做一些事情。”
盈盈找了身边擅长不同领域的朋友,拍摄了《我的马呀~小科普系列》,并发布在自己的个人频道。有的年轻人答不上现任首相是谁,更不知道现任首相是第几任首相。问起马来西亚有多少个州属,又有哪三个直辖区,有者也可能支支吾吾答不出来。《我的马呀~小科普系列》内容正好能填补这期间的空洞,该系列以介绍马来西亚本土文化为主,好比马来人的名字学问、大宝森节的又来、华人籍贯分布等等。盈盈尝试用比较轻松的方式,鼓励大家去关注马来西亚的本土文化。这些内容也奠定了荧光笔工作室的雏形:带观众认识马来西亚的美好。
“别人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特色呈现到很好,但为什么我们不行?”
盈盈在吉隆坡鬼仔巷开了一家以本土元素概念为主的咖啡馆“青青”,青青将传统的市井小吃搬上咖啡馆的台面,希望做到更好的融合与推广。这样的概念,也同样能衍生到马来西亚的YouTube环境。从马来西亚这片土地出发,挖掘这片土地的文化,探寻更好的呈现方式,便是从青青衍生到荧光笔工作室的,盈盈的理念。
荧光笔工作室的起步,源自于圆梦工厂的创业比赛,盈盈的荧光笔工作室企划在2021年第五届圆梦工场创业大赛中晋级,并获得了该届最多的赞助人数与众筹资金。这场比赛与众筹对盈盈与荧光笔工作室来说都影响最大。
“我们做的内容是有意义的,但大家都有各自的目录,如果义务去做走不远也走不久。”盈盈以剪接师为例,在凭着热血制作荧光笔影片的同时,如果突然接到了其他有收入的工作案子,那为了讨生活,剪接师也得做出取舍。而有了比赛与众筹资金的支持,之后的荧光笔才能继续运作。
爆点与深度的取舍
荧光笔工作室维持一星期更新一部影片的速度。盈盈感慨表示,知识型内容的影片生产并不容易,从企划发想到影片正式发布,前后有二十几个步骤,耗时三个星期才能制作好一部影片。而今年8月时遇上了纳吉入狱与英女皇过世的突发事件时,荧光笔工作室也紧追时事制作影片。
“如果要迅速成长就要抓热点,你去找热点就能蹭热度,但我们没有。”
盈盈举例,不论是纳吉或英女皇相关的影片,都是以不偏离频道定位的形式去制作的,即帮助大众整理应该留意的观点或资料。若以媒体新闻的内容为例,从一开始,荧光笔工作室的影片内容就以“深度报导”的形式制作,而非“时事新闻”。
“时事要快,但我们目前没那个能力,所以做深度报导,它不会过时,可惜没有爆点。”
盈盈分析道,网络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一般有热点或爆点,能吸引大量流量的内容都具有时效性,过了时效性就会失去价值;反之,深入报导类型的内容尽管难有贴近时事的爆点,却如同鱿鱼干一样耐嚼,能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力。
除了YouTube频道,荧光笔工作室也有自己的面子书、Instagram和小红书,其中又以小红书为最新也最难抓摸的平台。盈盈分享道,荧光笔工作室会将原本的影片拆成三段,分开发布在小红书上,一来是小红书的阅听众偏爱短视频,二来则是小红书具有严厉的系统审核,导致某些影片遭到限流,无法发布,因此将长影片分段发布也是一种风险分散的方式。
“我觉得我们的内容足够温和了,但小红书还是会觉得我们有的内容是敏感的。”盈盈的苦笑中透露出自媒体人在这个时代无可避免的烦恼:演算法。不论是YouTube、面子书或小红书,都有各自的演算法,要如何在演算法的喜好与自身的坚持中找到平衡,是盈盈仍在学习的。
好内容 VS 好读者
聊及内容创作与社群经营,我们不由得去思考,马来西亚这片土地到底是缺乏制作好内容的人,还是缺乏好的读者?
“我觉得都是。”盈盈不假思索。
她以台湾为例,作为单一语系的社会,台湾公民可以在中文环境中专注学习表达能力,也有足够成熟的社会去包容各种声音,让人们在各自的专长中做到发挥与成长。而反观马来西亚,或许是语言、教育、社会环境等多种原因,在盈盈看来,多数的马来西亚人并不擅长表达,她认为这也是本地缺乏知识型内容的原因之一。
“你做知识型内容,你要找资料,整理观点,这个过程所需的精力和成本,比你去Prank别人或记录生活来得多。”盈盈进一步指出,如果一个内容创作者想要以影片赚钱,就更不可能制作知识型内容,只因其投资与回报的比例并不成正比。
停顿了一下,盈盈又补充:“不是说做不成,还是有市场,但需要更长的成长期,和投入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而对阅听众来说,因为内容创作者偏好创作的类型有限,因此阅听众所能选择的内容也自然有限。此外,盈盈也强调,在如今资讯碎片化的网络时代,资讯的取得变得过于容易,随手Google就能得到,而这也导致了部分读者失去了求知的谦卑之心。
盈盈举例,如今网络有很多所谓“三分钟说完一个电影”的影片,这正是资讯碎片化的例子。在盈盈看来,电影是结合了文字、音乐、画面、剪辑等多种艺术的结合,若仅靠几分钟的影片去看一部电影,是不可能看到作品本身的价值的。
“人因为太容易得到资讯了,所以也太自大了,会觉得说,不就是这样咯?”她顿了顿,“但其实不只是这样。当你这样觉得时,就看不到事情背后的底蕴。你以为你知道,但其实你不知道。你没有谦卑的心,就没有空间能装进更多的东西。”
媒体识读的醒觉
媒体识读这四个字放在本地,能立即会意的人恐怕不多,而这却恰巧是盈盈推动荧光笔工作室的初衷。
后疫情时代,原本就存在的虚假信息围绕着与疫情相关的内容加速涌现,疫情同时也增加了人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如何在茫茫讯息中辨识内容的真假,成为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技能。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以具有批判性思考的方式去评估自己所接收的内容,尝试去理解为何会看到某个讯息,而讯息背后的含义又是什么?
媒体识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让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在接收什么资讯,又将吸收什么养分,并以此为思考的基础,去有效地选择媒体内容。
“其实我们最开始就是要做媒体识读的内容,因为现在的网络环境太恶劣了。有的人被喂养了太多充满仇恨的内容,说话来的话都能吓死人。”
盈盈以反送中事件为例,该事件在不同国家的媒体报导中呈现了不同面貌,而从不同平台接触该事件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她曾听闻有者指责香港人民是暴民,应该被坦克者碾死,让她不寒而栗。
“有的长辈平时很善良的,却能无意识说出很残暴的话。她到底看了什么?”
盈盈认为,一个人平时所阅读、理解、消化的内容,会成为形塑价值观的养分。若一个人只接触单一、封闭且充满仇恨的内容,这些内容就会反映到那个人的言行举止中。这绝非个案,而是发生在马来西亚社会中的普遍现象。
“我们觉得社会很乱,很担心如果大家不懂媒体识读就被喂养这样(仇恨、恶意)的内容,我们就失去了马来西亚人的可爱,怎么办?”
盈盈与一群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聚在一起,围绕媒体识读的醒觉讨论了七个小时。与此同时,盈盈也意识到媒体识读的醒觉并非能一朝一夕即见效的教育,这对媒体素养普遍不高的大部分马来西亚人来说太“硬”了,因此,盈盈与荧光笔工作室决定先从其他内容着手。
“我们先把会对这类内容感兴趣的人聚在一起,等到他们愿意听我们说话了,再说深一点。”盈盈笑了笑,打趣地将这样的铺陈形容为“渣男套路”。尽管不太好听,却很贴切,因为媒体识读能力的醒觉,就等同于教育,而教育本来就得循序渐进,无法一步登天。
荧光笔工作室接下来要做的,是透过影片、图文、交流、教育、活动等形式,去完成媒体识读的醒觉这一愿景。她分享道,荧光笔工作室未来会举办线下活动,如进行问卷调查或倡导活动。
“比方说我们找商家赞助东西,假设是面包,我们可以找阿姨,问她:你觉得这三个新闻,哪个才是真的?答对了就给你一个面包哦!”盈盈笑称维持频道运营需要赞助,而赠品也能吸引大众参与,进而将媒体识读导入民间。
批判谁都会给,但你到底能做什么?
盈盈把自己看见的社会问题形容成一个又一个的问号,而问号需要被解答。
“我们好像很习惯性去批评,却没有问自己能做什么。”盈盈的这番见解,尤其适用于马来西亚的网络环境。网民们对许多课题都有意见,盈盈对此也表示同意,在她看来,不论是国家本身或政府都有许多可以进步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提出批评后的建设是什么?
盈盈认为要求所有人都有对国家与社会的理想与抱负是困难的,但她相信每个人在不同的身份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觉知。大家能做的,或许正是以自己对所见所闻的体悟为思考基础,去摸索自己可以付诸的行动是什么?兴许多关注与关心,少一些仇恨,就是一种形式。盈盈选择的,是一新媒体的方式,去填补空洞,点亮希望。
“我是解决不到那个问题的。”盈盈很坦然,言下之意是社会问题的问号之巨大,绝非一人之力或一时半刻就能改变。接受这一点的她一直在做的,就是扮演抛砖引玉的身份,先去标记出问题,让大家意识到问题存在。只有先看到问题,才能开始解题。
“如果马来西亚社会是密密麻麻的课文,我们希望可以帮助大家Highlight出值得关注的重点。”
在资讯爆炸的年代,从茫茫讯息里标记出值得关注的内容,做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便是DJ盈盈与荧光笔工作室想要扮演的角色。
你也可以看: